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文档序号:30999593发布日期:2022-08-03 04:2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培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背景技术:

2.厌氧培养(anaerobicculture)指把微生物置于与分子态氧隔绝状态下所进行的培养,适用于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
3.由于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培养方法,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4.(1)与空气隔绝或尽量少接触空气的培养法:在三角瓶瓶颈以下装满液体培养基,通过煮沸把溶解的空气赶出后,立即冷却进行细菌接种。由于发酵而产生h2和co2时,就可进一步确认是厌氧细菌。另外,把琼脂培养基加入普通试管约10厘米高度进行穿刺培养,或移植于液体培养基和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以后,再加一层液体石腊或矿物油,用这些方法可防止与空气接触。
5.(2)除掉空气的方法:把微生物装入耐压容器中进行真空培养,或充满二氧化碳、氢气、氮气、氩气等。这些气体可把事先混入的微量氧气除掉。在氢存在时,可用置换后飞溅火花等方法来除掉残存的氧气。
6.(3)去氧的方法:使用碱性邻苯三酚(pyrogallol)、黄磷、金属铬和稀硫酸进行化学除氧,或使用好氧细菌及发芽的种子,使通过呼吸而消耗掉氧气。
7.(4)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如0.1%的巯基乙酸钠盐,0.01%的硫化钠等)。以上各种方法进行适当组合就能进一步确认厌氧细菌。为了确定厌氧性,可在碱性条件下加入葡萄糖并加热,与配制的还原型次甲蓝(美蓝)溶液一起加入,保持脱色状态即可。
8.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9.但这种厌氧培养箱存在设备笨重、消耗气体多、操作复杂、生成厌氧环境时间长、设备体积大难以移动等缺点。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


技术实现要素:

1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该装置设置了供氧泵能将外界含氧气体导入主箱体,外除氧泵能够将外界气体除氧后导入主箱体,内除氧泵能够对主箱体内气体进行循环除氧,三者配合氧气浓度传感器能够将氧浓度在零至大气氧浓度之间调节;设置了控温元件,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温度稳定在预设值,窗口处设置按压开关,开窗即触发外除氧泵工作,放置外界含氧气体进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调控和显示。
12.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包括主箱体和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为四棱柱状空心箱体,主箱体侧壁设置出气口和窗口,窗口边缘铰连接窗体;铰连接主箱体下端的底板上安装控温元件,主箱体内侧壁安装传感器,主箱体上表面安装供气模块和电控制箱,控温元件、传感器、供气模块电连接至电控制箱共同组成电控装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窗体边缘设置密封条,窗口和窗体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扣,窗口和窗体接触面上设置按压开关;所述窗体外侧设置把手;所述出气口处安装单向阀。
14.进一步的,所述控温元件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至少为两块,一块发热端朝主箱体内,另一块制冷端朝主箱体内。
15.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
16.进一步的,所述供气模块包括供氧泵、外除氧泵、内除氧泵。
17.进一步的,所述供氧泵联通主箱体内外两侧,外除氧泵联通箱体内外两侧,外除氧泵通道内拆卸安装除氧剂,内除氧泵联通主箱体内部两端,内除氧泵通道内拆卸安装除氧剂。
18.进一步的,所述电控制箱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控制面板、电源、半导体制冷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供氧泵、外除氧泵、内除氧泵、按压开关电连接至控制单元。
1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电控制箱上表面,控制面板包括屏幕、按键和指示灯;所述电源安装在电控制箱内部。
20.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采用硬质无色透明的隔热材料制成。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该装置设置了供氧泵能将外界含氧气体导入主箱体,外除氧泵能够将外界气体除氧后导入主箱体,内除氧泵能够对主箱体内气体进行循环除氧,三者配合氧气浓度传感器能够将氧浓度在零至大气氧浓度之间调节;设置了控温元件,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温度稳定在预设值,窗口处设置按压开关,开窗即触发外除氧泵工作,放置外界含氧气体进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通过控制面板进行调控和显示。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1、主箱体;11、底板;12、窗体;2、电控装置;21、电控制箱;22、控制面板;23、供氧泵;24、外除氧泵;25、内除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实施例1
31.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包括主箱体1和电控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为四棱柱状空心箱体,主箱体1侧壁设置出气口和窗口,窗口边缘铰连接窗体12;铰连接主箱体1下端的底板11上安装控温元件,主箱体1内侧壁安装传感器,主箱体1上表面安装供气模块和电控制箱21,控温元件、传感器、供气模块电连接至电控制箱21共同组成电控装置2。
32.所述窗体12边缘设置密封条,窗口和窗体12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锁扣,保证装置气密性,防止外界氧气混入,破坏厌氧环境;窗口和窗体12接触面上设置按压开关,检测窗体12状态,如果窗体12打开,外除氧泵24工作,持续导入无氧气体,防止外界含氧气体进入破坏厌氧环境;所述窗体12外侧设置把手,便于打开和闭合;所述出气口处安装单向阀,导入气体时,多余气体从出气口排出。
33.所述控温元件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数量至少为两块,一块发热端朝主箱体1内,另一块制冷端朝主箱体1内,对箱内进行加热和制冷。
34.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
35.所述供气模块包括供氧泵23、外除氧泵24、内除氧泵25。
36.所述供氧泵23联通主箱体1内外两侧,外除氧泵24联通箱体内外两侧,外除氧泵24通道内拆卸安装除氧剂,内除氧泵25联通主箱体1内部两端,内除氧泵25通道内拆卸安装除氧剂;可以使用碱性邻苯三酚、黄磷、金属铬和稀硫酸进行化学除氧。
37.所述电控制箱21内部设置控制单元,控制面板22、电源、半导体制冷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供氧泵23、外除氧泵24、内除氧泵25、按压开关电连接至控制单元。
38.所述控制面板22安装在电控制箱21上表面,控制面板22包括屏幕、按键和指示灯;所述电源安装在电控制箱21内部;屏幕进行显示,按键进行调控和设置,指示灯用于指示主箱体1内调节是否处于预设值。
39.所述主箱体1采用硬质无色透明的隔热材料制成,便于观察内部状况,减少热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40.实施例2
4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实验室用可调控的微生物厌氧培养箱,该装置设置了供氧泵23能将外界含氧气体导入主箱体1,外除氧泵24能够将外界气体除氧后导入主箱体1,内除氧泵25能够对主箱体1内气体进行循环除氧,三者配合氧气浓度传感器能够将氧浓度在零至大气氧浓度之间调节;设置了控温元件,配合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温度稳定在预设值,窗口处设置按压开关,开窗即触发外除氧泵24工作,放置外界含氧气体进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湿度;通过控制面板22进行调控和显示。
42.实施例3
43.使用方法:通过控制面板22预设所需的氧浓度值和温度,启动装置;在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的反馈作用下,控温元件、供气装置将主箱体1内氧浓度值和温度调控至预设值;打开窗体12,按压开关检测到窗体12打开,外除氧泵24工作,持续泵入无氧气体,使主箱体1内气体从窗口溢出,避免外界含氧气体进入,此时可取放培养基或添加试剂等操作;关上窗体12,外除氧泵24停止工作。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