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9001发布日期:2022-08-09 19:1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培育箱是微生物领域中最常用的实验器材之一,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培养、组织细胞的传代等,目前常用培育箱一般采用反应皿置于箱内,一般反应皿包括皿底和松弛覆盖于皿底上的皿盖,二者形成的内腔作为培养空间,然后进行配置培养基、杀菌、接种,之后将上述反应皿置入微生物培育箱中,进行培育,但当前实验室常用的培育箱无法有效对反应环境进行封闭式管理,反应空间无法在箱内进行统一有效的区域划分,同时,无法快速进行温度调控以达成不同需求的反应状态,当不同的反应皿产生异常无法单独指出,警示反应有限,一种可调控反应空间随时根据异常反应皿调控示警的培育箱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该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设计合理,能有效解决无法有效封闭式调控反应空间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警示反应有限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5.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包括气液流通装置以及设置在气液流通装置内的培养皿,所述气液流通装置包括微生物培养器、混合液处理器、中轴流通支柱以及套合圈层,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外壁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生物培养器壁面相契合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以及生物培养器的内壁面相互绕合形成反应空腔,所述混合液处理器、中轴流通支柱以及套合圈层设置于反应空腔内;所述混合液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反应空腔底部,所述混合液处理器上设置有热敏控制器,所述套合圈层的外壁面与所述反应空腔的内壁面贴合连接,所述套合圈层上还设置有隔离层,所述培养皿活动设置于隔离层上,所述反应空腔包括蒸发导流腔以及至少两个的培养腔,所述蒸发导流腔位于混合液处理器与隔离层之间,所述培养腔位于所述蒸发导流腔的上方,所述中轴流通支柱安装在微生物培养器上且依次贯穿所述混合液处理器以及隔离层,所述中轴流通支柱与隔离层活动连接,所述中轴流通支柱靠近混合液处理器的一端还连接有轴驱动器,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培养皿培养状态的探测器,所述蒸发导流腔通过中轴流通支柱以及套合圈层与培养腔连接。
6.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轴流通支柱上安装有间隔版,所述间隔版与隔离层、套合圈层以及微生物培养器的内壁面贴合连接,所述微生物培养器上还设置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中轴流通支柱连接。
7.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中轴流通支柱为双轴承流通柱且内部中空,所述中轴流通支柱上安装有气体扩散器,所述中轴流通支柱上贯穿设置有流通通孔,所述流通通孔与气体扩散器连接。
8.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合圈层呈圆环状,所述套合圈层的内壁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上气体扩散孔以及下气体扩散孔,所述上气体扩散孔以及下气体扩散孔之间还活动设置有阻离层。
9.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套合圈层与所述微生物培养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门与微生物培养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10.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微生物培养器上设置有警示器以及中控面板,所述中控面板与警示器以及探测器连接。
11.进一步而言,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门上设置有透明层。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采用微生物培养器、混合液处理器、中轴流通支柱以及套合圈层,优选的,中轴流通支柱以及套合圈层用于流通引导腔体之间各区域气体,无需解除封闭状态即可调整反应腔体的气体空间状态,采用中轴流通支柱进行隔离层的转动,提高气液流通装置操控性。采用气体扩散器提高气体传输效率,有效控制气体输入量。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套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18.图1至图3中各数字标识对应部件名称如下:
19.微生物培养器-1;警示器-11;中控面板-12;混合液处理器-2;中轴流通支柱-3;间隔版-31;气体扩散器-32;套合圈层-4;上气体扩散孔-41;下气体扩散孔-42;阻离层-43;密封层-44;密封门-5;密封条-51;反应空腔-6;蒸发导流腔-61;培养腔-62;隔离层-7;排气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
21.术语“连接”应作为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22.术语“前方”、“后方”、“侧方”、“上方”以及“下方”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2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展开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25.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案是:
26.微生物种群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流通装置以及设置在气液流通装置内的培养皿,所述气液流通装置包括微生物培养器1、混合液处理器2、中轴流通支柱3以及套合圈层4,所述微生物培养器1的外壁面还设置有与所述生物培养器1壁面相契合的密封门5,所述密封门5以及生物培养器1的内壁面相互绕合形成反应空腔6,所述混合液处理器2、中轴流通支柱3以及套合圈层4设置于反应空腔6内;
27.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微生物培养器1、混合液处理器2、中轴流通支柱3以及套合圈层4,优选的,中轴流通支柱3以及套合圈层4用于流通引导腔体之间各区域气体,无需解除封闭状态即可调整反应腔体的气体空间状态。
28.所述混合液处理器2设置于所述反应空腔6底部,所述混合液处理器2上设置有热敏控制器,所述套合圈层4的外壁面与所述反应空腔6的内壁面贴合连接,所述套合圈层4上还设置有隔离层7,所述培养皿活动设置于隔离层7上,所述反应空腔6包括蒸发导流腔61以及至少两个的培养腔62,所述蒸发导流腔61位于混合液处理器2与隔离层7之间,所述培养腔62位于所述蒸发导流腔61的上方,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安装在微生物培养器1上且依次贯穿所述混合液处理器2以及隔离层7,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与隔离层7活动连接,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靠近混合液处理器2的一端还连接有轴驱动器,所述隔离层7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培养皿培养状态的探测器,所述蒸发导流腔61通过中轴流通支柱3以及套合圈层4与培养腔62连接。
29.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中轴流通支柱3进行隔离层7的转动,提高气液流通装置操控性。
30.如图1至3所示,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上安装有间隔版31,所述间隔版31与隔离层7、套合圈层4以及微生物培养器1的内壁面贴合连接,所述微生物培养器1上还设置有排气装置8,所述排气装置8与中轴流通支柱3连接,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为双轴承流通柱且内部中空,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上安装有气体扩散器32,所述中轴流通支柱3上贯穿设置有流通通孔,所述流通通孔与气体扩散器32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体扩散器32提高气体传输效率,有效控制气体输入量。
32.如图3所示,所述套合圈层4呈圆环状,所述套合圈层4的内壁面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上下两端设置有上气体扩散孔41以及下气体扩散孔42,所述上气体扩散孔41以及下气体扩散孔42之间还活动设置有阻离层43,所述套合圈层4与所述微生物培养器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44,所述密封门5与微生物培养器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51。
3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密封层44以及密封条51提高整体密闭性以及各腔体之间的气体封闭性。
34.如图1所示,所述微生物培养器1上设置有警示器11以及中控面板12,所述中控面板12与警示器11以及探测器连接,所述密封门5上设置有透明层。
35.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统一的中控面板12进行统一调控,提高设备易用管理性。
3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