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2959发布日期:2022-06-29 06:3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菌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预防医学主要研究传染病和流行病的病因、预防、筛查、控制和消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染病和人群流行病的防控、病因调查和疾病监测等,在预防医学中细菌监测是对环境中细菌含量的检测,查询传染源、进行有效预防以及控制疾病传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发现和预防是通过针对水源空气等进行集菌检测来实现的。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防医学用的细菌监测设备,(授权公告号cn211947042u),该专利技术通过在风管中部设置v型结构,能够使得过滤膜的清洗液不会从风管两侧流出,避免了环境污染,通过在风管的进风口设置滤网,能够有效隔离空气中灰尘杂质,避免灰尘杂质沾覆在过滤膜上,提高了检测准确度,通过设置插接形式的膜安装框架,能够方便更换过滤膜,但是,上述装置通过清洗液完成监测腔室的清洁,提高监测的精准度,清洗结构的清洗洁净度较低,污染物不能完全清除,监测的精准度较低,且清除过程耗时较长,下次监测前需要等到装置干燥,不利于监测效率,一般装置不能及时把采集的气体导出,采集的气体长时间滞留在监测腔内,污染物会粘附到监测腔的内部,不利于下次监测的精准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主体、支撑脚、进气口、气泵与插管,所述支撑脚位于监测设备主体的下侧位置处,所述进气口位于监测设备主体的上侧一端,所述气泵位于监测设备主体的上侧临近进气口的位置处,所述插管位于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上端位置处,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前侧上端设置有透窗,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前端安装有第一密封构件,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后端对应第一密封构件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构件,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上端前后端均设置有采集膜输出辊,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前后端位于采集膜输出辊的下方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下端前后端均设置有采集膜收集辊,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前后端位于采集膜收集辊的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杆,所述采集膜输出辊的外侧设置有一次性采集膜,所述插管的内部设置有输气管,所述插管的下侧临近输气管的位置处安装有细菌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下侧安装有排气扇。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设备主体的一侧对应采集膜输出辊与采集膜收集辊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传动电机,所述第一密封构件包括压环,所述压环的前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压环的上端设置有卡夹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次性采集膜的下端通过第一导向杆与第二导向杆的内侧缠绕于采集膜收集辊的外侧位置处,所述一次性采集膜位于第一密封构件与第二密封构件的对应侧位置处。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口的输出端与气泵的输入端相贯通,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输气管的输入端相贯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采集膜输出辊与采集膜收集辊分别通过传动电机转动于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位置处,所述电动推杆的前端固定于监测设备主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构件通过电动推杆安装于监测设备主体的内部位置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第二密封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第二密封构件均由压环、支撑架、电动推杆与卡夹环构成,所述卡夹环的内径与插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卡夹环卡合于插管的外侧位置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通过一次性的一次性采集膜对外部气体采集,第一密封构件与第二密封构件完成一次性采集膜的密封使其形成临时监测腔,一次监测后把使用完的一次性采集膜收卷,展开新的一次性采集膜,避免监测的气体混合,提高监测的精准度,避免清洁监测腔的麻烦,提高装置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中的透视图;
15.图3为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图2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中第一密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监测设备主体;2、支撑脚;3、进气口;4、气泵;5、插管;6、透窗;7、第一密封构件;8、第二密封构件;9、一次性采集膜;10、采集膜输出辊;11、第一导向杆;12、第二导向杆;13、采集膜收集辊;14、排气扇;15、输气管;16、细菌传感器;17、传动电机;18、压环;19、支撑架;20、电动推杆;21、卡夹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准确度高的预防医学用细菌监测设备,包括监测设备主体1、支撑脚2、进气口3、气泵4与插管5,支撑脚2位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下侧位置处,进气口3位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上侧一端,气泵4位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上侧临近进气口3的位置处,插管5位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上端位置处,监测设备主体1的前侧上端设置有透窗6,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前端安装有第一密封构件7,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后端对应第一密封构件7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密封构件8,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上端前后端均设置有采集膜输出辊10,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前后端位于采集膜输出辊10的下方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杆11,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下端前后端均设置有采集膜收集辊13,监
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前后端位于采集膜收集辊13的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杆12,采集膜输出辊10的外侧设置有一次性采集膜9,插管5的内部设置有输气管15,插管5的下侧临近输气管15的位置处安装有细菌传感器16,监测设备主体1的下侧安装有排气扇14,一次性采集膜9的下端通过第一导向杆11与第二导向杆12的内侧缠绕于采集膜收集辊13的外侧位置处,一次性采集膜9位于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对应侧位置处,进气口3的输出端与气泵4的输入端相贯通,气泵4的输出端与输气管15的输入端相贯通,首先,取出装置,把装置通过支撑脚2放置到使用位置处,然后,开始使用,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转动,把采集膜输出辊10上的一次性采集膜9下拉,一次性采集膜9通过第一导向杆11与第二导向杆12的内侧覆盖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内侧,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运行,挤压到一次性采集膜9的外侧,把两片一次性采集膜9固定于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内侧,把一次性采集膜9固定到插管5的外侧,气泵4运行,通过进气口3抽取外部气体,通过输气管15导入一次性采集膜9的内部,细菌传感器16运行,检测采集的气体细菌含量,最后使用完成,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展开,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转动,把使用后的一次性采集膜9绕到采集膜收集辊13的外侧,排气扇14运行排出监测设备主体1内部的气体,工作过程通过透窗6观看监测设备主体1内部的工作情况。
19.在图2、4中:监测设备主体1的一侧对应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的位置处均安装有传动电机17,第一密封构件7包括压环18,压环18的前侧设置有支撑架19,支撑架19的前侧安装有电动推杆20,压环18的上端设置有卡夹环21,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分别通过传动电机17转动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位置处,电动推杆20的前端固定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外侧,第一密封构件7通过电动推杆20安装于监测设备主体1的内部位置处,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结构相同,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均由压环18、支撑架19、电动推杆20与卡夹环21构成,卡夹环21的内径与插管5的外径相适配,卡夹环21卡合于插管5的外侧位置处,传动电机17运行带动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转动,把采集膜输出辊10上的一次性采集膜9下拉,一次性采集膜9通过第一导向杆11与第二导向杆12的内侧覆盖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内侧,第一密封构件7上的电动推杆20运行,通过支撑架19推动压环18挤压到一次性采集膜9的外侧,第二密封构件8上的电动推杆20运行,通过支撑架19推动压环18挤压到一次性采集膜9的外侧,把两片一次性采集膜9固定于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内侧,卡夹环21把一次性采集膜9固定到插管5的外侧,气泵4运行,通过进气口3抽取外部气体,通过输气管15导入一次性采集膜9的内部,细菌传感器16运行,检测采集的气体细菌含量,最后使用完成,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展开,传动电机17带动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转动,把使用后的一次性采集膜9绕到采集膜收集辊13的外侧。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把装置通过支撑脚2放置到使用位置处,然后,开始使用,传动电机17运行带动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转动,把采集膜输出辊10上的一次性采集膜9下拉,一次性采集膜9通过第一导向杆11与第二导向杆12的内侧覆盖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内侧,第一密封构件7上的电动推杆20运行,通过支撑架19推动压环18挤压到一次性采集膜9的外侧,第二密封构件8上的电动推杆20运行,通过支撑架19推动压环18挤压到一次性采集膜9的外侧,把两片一次性采集膜9固定于
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的内侧,卡夹环21把一次性采集膜9固定到插管5的外侧,气泵4运行,通过进气口3抽取外部气体,通过输气管15导入一次性采集膜9的内部,细菌传感器16运行,检测采集的气体细菌含量,最后使用完成,第一密封构件7与第二密封构件8展开,传动电机17带动采集膜输出辊10与采集膜收集辊13转动,把使用后的一次性采集膜9绕到采集膜收集辊13的外侧,排气扇14运行排出监测设备主体1内部的气体,工作过程通过透窗6观看监测设备主体1内部的工作情况。
21.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