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1229发布日期:2022-07-23 08:1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涉及菜籽油精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


背景技术:

2.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经过近10年努力,使传统的劣质高芥酸菜籽油变革成了在大宗植物油中营养品质最好的低芥酸菜籽油,到2010年我国油菜双低率达到了90%以上。
3.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快速进行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菜籽油转运步骤较多,影响了工作效率,转运时菜籽油容易受到污染,影响了菜籽油的质量,不能够对转运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进而影响了菜籽油下阶段处理工作,不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为现有技术中,操作复杂,实用性弱,不便于推广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包括菜籽油精炼用的处理座,所述处理座上设有抽取设备,所述抽取设备连通热置换仓,所述热置换仓上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连接用于给导热管加热的加热仓,所述加热仓上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将热置换仓内菜籽油导出,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设在加热仓上的导热棒,所述导热棒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导油的通管,所述通管上端转动贯穿至热置换仓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转动连通有用于热置换仓和通孔连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设在固定座上。
6.优选的,所述抽取设备用于连通处理座和热置换仓。
7.优选的,所述抽取设备包括一端转动套接处理座外壁的丝杆,所述丝杆自由端螺纹贯穿支架,所述支架连接硬管,所述硬管下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上设有过滤棉,所述硬管自由端连接软管,所述软管连接热置换仓。
8.优选的,所述导热棒贯穿至热置换仓和加热仓之间,所述通管转动设在处理座上,所述通管在处理座外侧的一端上设有阀门。
9.优选的,所述通孔与贯穿孔形状和尺寸均相同,所述通孔为竖长条形通孔,所述贯穿孔数量与通孔数量相同。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固定设在热置换仓底部的处理座上,所述固定座为内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固定座内设有密封垫。
11.优选的,所述丝杆用于推动支架竖向移动,所述水泵进水口在水泵的上端面,所述过滤棉为中空圆柱形结构,所述过滤棉用于限制菜籽油杂质进入水泵进水口。
12.优选的,所述处理座上设有用于菜籽油沉淀的凹槽,所述热置换仓位于加热仓的
长方,所述热置换仓与加热仓均设在处理座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14.1.首先将菜籽油倒入处理座的凹槽内,然后静止沉淀,沉淀完成后,通过转动丝杆,丝杆螺纹连接支架,推动支架移动,支架移动使硬管跟随移动,进而使水泵移动,水泵向下移动接触菜籽油沉淀物,停止转动丝杆,然后驱动水泵,菜籽油通过过滤棉过滤后进入水泵进水口,水泵将过滤后的菜籽油抽入硬管中,通过硬管进入软管中,再由软管进入热置换仓中,通过加热仓给导热管加热,导热管通过热传导对热置换仓的菜籽油进行加热处理,此时完成了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工作,使得能够快速进行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减少了菜籽油的转运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转运时菜籽油受到污染,提高了菜籽油的质量。
15.2.转动通管,通管在处理座上转动,通管转动使通孔跟随转动,当通孔与贯穿孔完全连通时,停止转动通管,热置换仓内的菜籽油通过贯穿孔进入通孔,由通孔进入通管,开启阀门通过通管一端导出,加热仓加热同时对导热棒进行加热,导热棒将热量传导至通管上,对通管内流动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此时完成导出保温处理,使得能够对转运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进而避免影响菜籽油下阶段处理,使得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硬管处结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料装置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处理座、2抽取设备、21丝杆、22支架、23硬管、24水泵、25过滤棉、26软管、3热置换仓、4导热管、5加热仓、6下料装置、61导热棒、62通管、63通孔、64贯穿孔、65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菜籽油精炼设备,包括菜籽油精炼用的处理座1,处理座1上设有抽取设备2,抽取设备2连通热置换仓3,抽取设备2用于连通处理座1和热置换仓3,抽取设备2包括一端转动套接处理座1外壁的丝杆21,丝杆21自由端螺纹贯穿支架22,支架22连接硬管23,硬管23下端连接水泵24,水泵24上设有过滤棉25,硬管23自由端连接软管26,软管26连接热置换仓3,丝杆21用于推动支架22竖向移动,水泵24位于处理座1凹槽处,水泵24进水口在水泵的上端面,过滤棉25为中空圆柱形结构,过滤棉25用于限制菜籽油杂质进入水泵24进水口,热置换仓3上设有导热管4,导热管4连接用于给导热管4加热的加热仓5,处理座1上设有用于菜籽油沉淀的凹槽,热置换仓3位于加热仓5的长方,热置换仓3与加热仓5均设在处理座1上,且均位于处理座1凹槽的下方,加热仓5上设有下料装置6。
22.首先将菜籽油倒入处理座1的凹槽内,然后静止沉淀,沉淀完成后,通过转动丝杆21,丝杆21螺纹连接支架22,推动支架22移动,支架22移动使硬管23跟随移动,进而使水泵24移动,水泵24向下移动接触菜籽油沉淀物,停止转动丝杆21,然后驱动水泵24,菜籽油通过过滤棉25过滤后进入水泵24进水口,水泵24将过滤后的菜籽油抽入硬管23中,通过硬管23进入软管26中,再由软管26进入热置换仓3中,通过加热仓5给导热管4加热,导热管4通过热传导对热置换仓3的菜籽油进行加热处理,此时完成了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工作,使得能够快速进行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减少了菜籽油的转运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转运时菜籽油受到污染,提高了菜籽油的质量。
23.下料装置6用于将热置换仓2内菜籽油导出,下料装置6包括设在加热仓5上的导热棒61,导热棒61上端转动连接有用于导油的通管62,通管62上端转动贯穿至热置换仓3部分设有通孔63,通孔63转动连通有用于热置换仓3和通孔63连通的贯穿孔64,贯穿孔64设在固定座65上,导热棒61贯穿至热置换仓3和加热仓5之间,通管62转动设在处理座1上,通管62在处理座1外侧的一端上设有阀门,通孔63与贯穿孔64形状和尺寸均相同,通孔63为竖长条形通孔,贯穿孔64数量与通孔63数量相同,固定座65固定设在热置换仓3底部的处理座1上,固定座65为内中空圆柱形结构,固定座65内设有密封垫。
24.转动通管62,通管62在处理座1上转动,通管62转动使通孔63跟随转动,当通孔63与贯穿孔64完全连通时,停止转动通管62,热置换仓3内的菜籽油通过贯穿孔64进入通孔63,由通孔63进入通管62,开启阀门通过通管62一端导出,加热仓5加热同时对导热棒61进行加热,导热棒61将热量传导至通管62上,对通管62内流动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此时完成导出保温处理,使得能够对转运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进而避免影响菜籽油下阶段处理,使得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首先将菜籽油倒入处理座1的凹槽内,然后静止沉淀,沉淀完成后,通过转动丝杆21,丝杆21螺纹连接支架22,推动支架22移动,支架22移动使硬管23跟随移动,进而使水泵24移动,水泵24向下移动接触菜籽油沉淀物,停止转动丝杆21,然后驱动水泵24,菜籽油通过过滤棉25过滤后进入水泵24进水口,水泵24将过滤后的菜籽油抽入硬管23中,通过硬管23进入软管26中,再由软管26进入热置换仓3中,通过加热仓5给导热管4加热,导热管4通过热传导对热置换仓3的菜籽油进行加热处理,此时完成了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工作,使得能够快速进行菜籽油过滤和加热处理,减少了菜籽油的转运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转运时菜籽油受到污染,提高了菜籽油的质量,转动通管62,通管62在处理座1上转动,通管62转动使通孔63跟随转动,当通孔63与贯穿孔64完全连通时,停止转动通管62,热置换仓3内的菜籽油通过贯穿孔64进入通孔63,由通孔63进入通管62,开启阀门通过通管62一端导出,加热仓5加热同时对导热棒61进行加热,导热棒61将热量传导至通管62上,对通管62内流动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此时完成导出保温处理,使得能够对转运的菜籽油进行保温处理,进而避免影响菜籽油下阶段处理,使得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