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病理演变前期miRNA-200c水平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839248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胃癌病理演变前期miRNA-200c水平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与胃癌病理演变mRNA表达改变 (病理演变过程)的相关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提供的资料,我国每年癌症的新增人数260万,死亡人数近 210万,患者700多万,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800万,死亡人数接近800万,患者约有8400 多万人,到2020年以上人数将翻一番,这是一组可怕的数字。癌症诊治成本越来越高,按癌 症患者的年治疗费用20万(贫穷地区可能偏高,发达地区可能远远高出20万),700多万患 者,每年的花费是1. 4万亿人民币,扣除成本35%约4千亿,每年约有1万亿人民币白白消 耗了。而且,癌症患者大部分会在治疗后不久死亡。因此,现有的临床癌症诊治模式一定要 改变,本发明的创新点是提前做到预防性筛查,然后及时介入预防性调控和预防性治疗,做 到基因水平癌症的治未病。
[0003] 2005年美国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院、疾控中心等八家单位做了一个年度报告,对 1972年发起的抗癌大战进行回顾,报告认为人类在抗癌大战中是失败,结论是癌症死亡率 没有降低,其列举出造成抗癌大战失败的几个因素是:1.肿瘤细胞异质性(多态性);2.肿瘤 细胞耐药性;3.抗癌药物设计思路不完善(动物模型设计不科学)等。同时,该报告中亦提 出应重新审视现有诊治癌症的措施。
[0004] 本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导致癌症死亡率不降的重要原因是不能做到真正的 早期诊断。依照现有的临床医学影像(B超、CT、核磁共振成像等)及和其它生化(癌抗原、 癌胚抗原、糖类激素、细胞膜因子、细胞核因子、细胞流式技术)指标来诊断癌症,都是肿瘤 形成后诊断,前者要有组织学变化或已有占位性病变,后者大部分是肿瘤形成后所分泌、释 放、或肿瘤的标记物。传统临床观念认为占位性癌块在2公分下是属于早期癌症的诊断,这 一概念值得认真讨论,2公分以下癌块属早期这一界定科学性是不够严谨的,从细胞学角度 来分析,1公分的肿块约有一亿个肿瘤细胞,2公分的肿块其三维空间的细胞叠加数远不止 2亿个肿瘤细胞,从癌变前期到单克隆癌细胞产生及形成2公分的癌块,其病理演变过程相 当长,可能是5年或10年、甚至是10年以上(特殊病例除外),很难证实的是在这个病理演变 过程中,肿块是癌症唯一的发生地和单独的病灶,可能癌细胞早已迁移到其它组织或器官 生长。临床研究早已证实,一旦形成肿块的同时,其它癌细胞通过不同途径迁移到其它部位 克隆生长,一旦切除原发灶后,其它器官复发灶或多发癌块灶先后形成。因此,在临床上以 2公分以下的癌肿块大小来界定早期与否,不够严谨(有些病例,在发现原发病灶时,同时发 现转移病灶,不在我们表述的内容中),其实这时已经是晚期诊断和晚期治疗,这是导致癌 症死亡率不降的真正原因。
[0005]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日益完善,功能基因组学,癌症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展开,为 了寻求更早期的诊断癌症、治疗癌症、以及预防癌症,已取得长足进步。至今,我们已有可能 在基因的一级转录功能产物(mRNA水平或microRNA)上做更精确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在癌 变前期或癌细胞形成(单克隆)前,就可以做到早期预测和筛查。
[0006] 微小核醣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寡核醣核酸分子, 它们可以藉由调控mRNA来抑制转译作用或是造成mRNA的降解来降低基因的表现。近来有 许多研究发现,miRNA与癌症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推论miRNA可能是癌化过程的一个 导因。到目前为止,在人体上有超过700个miRNA被发现,而大约有100左右的miRNA被 确认与人类癌症具有相关性,这其中包含有食道癌、乳癌、血癌、肺癌、脑癌、肝癌、直肠结肠 癌、胶质细胞瘤、垂体瘤等多种肿瘤在食道癌细胞中,miR-17-92家族等microRNA在多种肿 瘤中表达上调。种miR-21在成胶质细胞瘤、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癌、肺癌、前列腺癌、 胃癌等多恶性肿瘤中上调表达。
[0007] 虽然肿瘤组织microRNA表达谱与肿瘤发病及预后相关,但是检测技术复杂、创伤 大,难以真正应用于临床诊断。相比较而言,外周血血清较易获得和检测,临床应用便捷,利 于推广。血清中是否存在血清microRNA的表达谱与对应肿瘤组织microRNA表达谱关联? 2008年至今已报道多项血清microRNA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工作,为血清microRNA作为分子 标记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了工作基础。 microRNA在血清中可长期稳定存在,耐RNA酶降解,煮沸、反复冻融、酸碱环境、长期 保存等各种处理方法均不会造成血清microRNA的损失。血清microRNA的来源尚无定论, 现在普遍认为其来源于组织细胞的主动分泌过程。成熟的microRNA在细胞内被脂质或 脂蛋白包被成外切酶体(Exosome),分泌至胞外并进入血液;进入血液的外切酶体可经内 吞作用进入受体细胞并去包被,释放出microRNA发挥生物学功能。外切酶体介导的细胞 间microRNA的交换,是细胞通讯的一种新的途径,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重要作用血清 microRNA作为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主要有以下优点:检测的损伤小、稳定性好、灵敏 度高,可应用于早期肿瘤的检测。但是,由于血清中microRNA的表达量较低,寻找一种灵敏 度高、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是目前血清microRNA应用于肿瘤临床检测亟待解 决的问题。micro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主要通过结合靶基因mRNA的5pUTR、 编码区或3pUTR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行负调控功能,microRNA参与基因表达调 控的方式主要是抑制翻译过程的进行,少数情况下也可引起mRNA降解,生物信息学分析表 明,每个microRNA可能调节数百个祀基因,提示microRNA可能参与调节细胞生命活动中众 多的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免疫反应及血管生成等一系列过程中发挥作 用,miR-16-l,miR-143,miR-145等可因p53,p68与Drosha复合物相互作用而表达上调,从 而抑制细胞增殖。microRNA表达异常会严重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功效,导致细胞增殖 和分化失去控制,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
[0008]miRNA_200c是肿瘤抑制基因,在胃癌患者细胞中被发现,在其他癌症表达降低。之 后的研究表明,miRNA-200c是一个抑癌功能的miRNA。 本发明选择多组临床标本(癌 症病人、高危人群、正常对照)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miRNA-200c与胃癌 的早期预警进行检测分析。
[0009] 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miRNA-200c在胃癌患者、癌症高危人群、正常对照人有明 显的表达量变化,将miRNA-200c作为早期筛查胃癌变前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miRNA-200c在胃癌变前期过程中低表达。他作于癌变前期筛查、及胃癌治疗后的复发、转移 预警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0010] 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得出了一种新理念,癌症和其它临床的重大疾病的临床 诊治模式一定要改变,不能只停留现在治已病(发病后诊治),要做到预防性诊治,做到治已 病,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社会成本和医疗成本。因此,发明 人在开发和生产重大疾病的RNA水平筛查试剂盒及治疗药物中,在理论和技术上都做了创 新。特别是筛选临床标本(正常人群、癌症高危人群、肿瘤患者),突破了正常组织与肿瘤组 织比较的一贯性研发思路,来寻找和开发癌前变的RNA水平,与癌症早期基因病理生理学 演变密切相关,而且临床意义非常重要靶标,将临床上肿瘤形成后诊治模式变成肿瘤的预 防性诊治,争取了肿瘤诊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