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672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拭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拭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拭子可以集采样、转运、贮存和样本预处理于一体,可以减少标本采集到贮存等多环节中的污染,确保标本在分析前得到有效保护和培养,为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提供有利保障。现在的拭子的密封通常是试管盖直接套合在试管上,如配合不紧凑,会造成试管盖松动甚至于脱落,会对试管内的样本造成污染,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密封效果好的一次性使用拭子。
[0004]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0005]一次性使用拭子,包括试管、拭子和试管盖;所述拭子包括拭子杆和缠绕在其末端的消毒棉;所述试管盖由三层同心环构成,包括由内而外的中心环、第二层环和外层环,夕卜层环与第二层环构成的空腔与试管的端口套合;所述拭子杆紧插与试管盖的中心环内;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试管靠近端口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试管盖外层环内壁与密封圈紧密配合,形成径向密封结构。
[0006]上述结构中,所述密封圈为娃胶O型密封圈。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在试管的端口外壁处增加密封圈,形成试管盖与试管的二次密封,显著提高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样本被污染。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附图所示的一次性使用拭子,包括试管1、拭子2和试管盖3 ;拭子2包括拭子杆2.1和缠绕在其末端的消毒棉2.2 ;试管盖3由三层同心环构成,包括由内而外的中心环、第二层环和外层环,外层环与第二层环构成的空腔与试管I的端口套合;拭子杆2.2紧插与试管盖3的中心环内;试管I靠近端口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为硅胶O型密封圈;试管盖3外层环内壁与密封圈4紧密配合,形成径向密封结构。
【主权项】
1.一种一次性使用拭子,包括试管(I)、拭子(2)和试管盖(3);所述拭子(2)包括拭子杆(2.1)和缠绕在其末端的消毒棉(2.2);所述试管盖(3)由三层同心环构成,包括由内而外的中心环、第二层环和外层环,外层环与第二层环构成的空腔与试管(I)的端口套合;所述拭子杆(2.2)紧插与试管盖(3 )的中心环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I)靠近端口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4),所述试管盖(3)外层环内壁与密封圈(4)紧密配合,形成径向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为硅胶O型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拭子,包括试管、拭子和试管盖;拭子包括拭子杆和缠绕在其末端的消毒棉;试管盖由三层同心环构成,包括由内而外的中心环、第二层环和外层环,外层环与第二层环构成的空腔与试管的端口套合;拭子杆紧插与试管盖的中心环内;试管靠近端口的外壁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试管盖外层环内壁与密封圈紧密配合,形成径向密封结构;进一步改进在于:密封圈为硅胶O型密封圈。本发明密封效果好,有效避免样本被污染。
【IPC分类】C12M1/30
【公开号】CN105219632
【申请号】CN201410241388
【发明人】刘国正, 刘国民
【申请人】江苏康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