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生松露培植的方法

文档序号:9592725阅读:2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生松露培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野生食用菌培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野生松露培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松露(Truffles)是地下生真菌的统称,其成员隶属于真菌的3个主要类群: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内囊霉目(Endogonales)、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盘菌目(Pezizales)和大团囊菌目(Elaphomycetales)以及担子菌门(Basid1mycota)的腹菌纲(Gasteromycetes)的几个目,还包括半知菌门(Deuteromycota)中的少数成员。其中,子囊菌门中的块菌被称为真松露(true truffle),担子菌门的块菌称假块菌(falsetruffle)。本文的松露是指狭义块菌类,即块菌属(Tuber )的种类。分类学上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目(Pezizales),块菌科(Tuberaceae),是一类珍贵的野生食用菌。楚雄州永仁县、禄丰县、双伯等地区都有松露分布。种类主要是印度块菌(Tuberindicum),其次是中国块菌(T.sinense)、假凹陷松露(T.pseudoexcauatum),有少量的会东松露(T.huidongense);
云南楚雄地区的松露主要发生在4种林型下(1)云南松纯林:主要在海拔1600—2600米内的次生林内,树种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占90%以上,树林从10年一40年都有松露发生。(2)松栎混交林:林分中乔木树种主要是锥连栎(Quercusfranchetii Skan)、漠油杉(Keteleeria euelyniana Mast)、高山拷(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黄毛青 R (Cyclobalanopsis delavayi (Franch.)Schottky)、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灌木主要是水马桑(Coriaria sinica Maxim)、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mb)。这样的林分主要以壳斗科为主,间或有单株云南松出现,是块菌发生的主要林分;
(3)栎类阔叶林:林分以小乔木和灌木为主,郁闭度在60%左右;
(4)漠油杉林:林分中乔木树种主要以漠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 Mast)为主,其他有少量维连栎(Quercus franchetii Skan)、毛叶青同(Cyclobalanopsiskerrii(Craib) Hu)、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野坝子(Elsholtziaciliata(Thumb.) Hyland)。也是松露菌发生的主要林分;
松露是一年生长一次,菌丝生长缓慢松露的成长期是到每年的4月一11月,在7月可以有少量的松露上市但松露内核是白色花纹的,一直要长到10月内核变为宗色花纹再到11月变为黑色花纹,松露传播种是靠没有挖掘完的松露在传播种的,松露菌是长在松树根部,松露的主要土壤是泥碳土,和宗色土壤,但泥碳土壤要更香一点,黑松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锰?铁?钙?磷.砸等必需微量元素,以及鞘脂类,脑苷脂,神经酰胺,三萜.雄性酮.腺苷松露酸.留醇.松露多糖.松露多肽等大量的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其中雄酮有助阳,调理内分泌的显著功效鞘脂类化合物在防止老年痴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抗种瘤细胞毒性方面有明显活性多糖.多肽.三萜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皮劳等作用,可用于保健养生;
黑松露在欧州通常用于顶及食材其身价是与鱼子酱?鹅肝酱等高级美食并列号称美食“三大天王”。由于其生长条件苛刻,每年全世界产量非常稀少故价格高昂贵,谌比黄金,被称为餐桌上的黑色钻石;
中国产地:我国黑松露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与四川省及其周边地,其中产量区包括云南省的会理,高黎贡山,四川攀枝花等地(目前攀枝花市被益为中国的松露之乡)。中国黑松露品种多达几十种但实际具有较高食用价质的仅为5种左右,一般黑松露在没有完全成熟之前,表皮柔软而细滑,横切面呈乳白色或灰色;成熟之后,表皮坚硬且有密集的疣状突起,横切面白色大理石纹路较为明显。品质较高的黑松露菌香味十足,给人一种较为独特的嗅觉感受,根据国内外生物学家的检测与分析,成熟的黑松露会多达十几种以上的芳香族天然化合物,目前随着中国松露产业的块速发展,云南与四川的松露资源已日益枯竭,其市场商业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还没有实现种植的方法,因此开发一种野生松露菌菌种培植的方法,是满足人们及市场所需要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实现松露生产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生松露菌菌种培植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野生松露菌种,该菌种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CGMCC )保藏,保藏号为,CGMCCN0.11601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松露菌菌种培植的方法,经过下列步骤:A,采摘新鲜个头大的野生松露,把表皮层用小刀刮干净泥土后,在用体积浓度75%酒精清理松露表皮,在无菌调件下把表皮层用小刀削去,用酒精清洁表面,在用小刀切成小块状;
B,将步骤A所得块状的松露接种于下列培养基中;玉米面1200?1500份、黄豆粉1200?1500份、松油1440?1600份、葡萄糖粉1200?1500份、维生素B1 5.2?8份、酵母46?66份、亚砸酸纳1.2?1.5份、碳酸|丐1.2?1.5份、硫酸镁4.8?6.5份、磷酸二氢钾4.8?6.5份、于23?26°C下进行斜面培养25?40天,得到松露菌种,其保藏号:CGMCCN0, 11601 号。
[0004]所述步骤A中块状的松露长度为1?1.5cm厚度0.2?0.5cm宽度0.3?0.6cm。
[0005]所述步骤B的斜面培养是在试管中完成的。
本发明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松露菌菌种培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保藏号为CGMCCN011601号的野生松露菌种接种到营养袋的培养基中同时将消毒处理的云南松松树根插入该营养袋培养基中,于22?25°C下培养40?60天,在松树根部培育得到第二代松露菌种:所述的营养袋的培养基由下列质量的组分组成:松木1400?1600份、玉米200?400份、黄豆粉200?400份、麦麸50?60份、石膏10?15份、白糖50?60份、松油50?60份、酵母25?50份、磷酸二氢钾5?10份、硫酸儀5?10份、;
(2)、取出步骤(1)所得第二代松露菌种,并将第二代菌种分成数份撒播在有松树且消过毒的腐植土表层,腐植土的水分要保持湿透为好,撒播时间在夏天雨季及秋季进行,得到扩繁后由它自然生长,光度在500?650lux,夏季及秋季日均温度在17?26°C,湿度70?80%,风力1?2级,直到第二年的雨季7月一 11月松露就会长在松树根部,11?12月采摘内核是黑色花纹,也是采摘松露的最佳时期;
(3)、采摘时使用齿距稀疏的耙子,轻挖细刨,挖完后在把刨开的土壤埋上等第二年的11?12月又能采摘松露,如此实现了云南野生松露培植的方法;
所述步骤(1)中消毒处理的松树根是指将成活的长25?35cm直径1?1.5cm的松树根剪成斜面,去出分叉,再用体积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清理和消毒,直至无泥土附着,然后将树根插入营养袋中10cm,并封口,保持干操通风;
所述步骤(2)撒播是将菌种整袋分成10?20小块状撒播在有松树的腐植土表层,每一颗松树撒播3?5袋松露菌种。
[0006]所述步骤(2)中消毒处理的腐植土是用100°C的软水进行消毒处理后覆盖在松树土表层。
[0007]所述步骤(2)撒播时间是在每年的6月?11月进行。
[0008]所述步骤(2)的松树是指移栽在平地或斜地松树,且土壤来自松林地土壤,具体操作是:将来自松树林地土壤移运平地或斜地进行铺平,并排列有序将松树栽种在平地或斜地上,并按常规管护使松树生长一年以上,在将泥碳土土壤移运置松树土表层铺平30?35cm之间厚,将消过毒的腐植土覆盖在泥碳土表层。
[0009]所述步骤(2)松树为云南松松树,树龄为5?25年。
[0010]所述步骤(3)土壤为海拔在1600?2600m,PH值为5?6.5之间,有机质为50%?80%松树林中的泥碳土壤;
本发明具备的优点及效果:本发明可通过菌种撒播在有松树根的腐植土表层,菌种将永远存在松树根部扩繁,利用人工营造出大自然的自然生长规律,在通过移栽培育营造成松露自然生长的环境,以5?25年云南松及泥碳土土壤为条件,营造出山林一样的沙石土壤,再以斜面菌种培育的方式可以大量获得松露菌种,如果产量低可以再撒播一次菌种。使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松露不会变异,口感香味与野生松露是完全相同,保证了松露的原有香味和营养,本发明生产松露的成活率高,能达到95%,且无需要使用农药化肥,采摘期跟野生松露一样一年采摘一次,实现了野生松露菌菌种培植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1]实施例1
A、,采摘新鲜个头大的野生松露,把表皮层用小刀刮干净泥土后,在用体积浓度75%酒精清理松露表皮,在无菌调件下把表皮层用小刀削去,用酒精清洁表面,在用小刀切成小块状长度为1cm厚度为0.2cm宽度为0.3cm ;
B、将步骤A所得块状的松露接种于下列培养基中;玉米面1200份、黄豆粉1200份、松油1440份、葡萄糖粉1200份、维生素B5.2份、酵母46份、亚砸酸纳1.2份、碳酸钙1.2份、硫酸镁4.8份、磷酸二氢钾4.8份、于26°C下进行斜面培养25天,得到松露菌种,其保藏号:CGMCCN0,11601号;
C、将保藏号为CGMCCN011601号的野生松露菌种接种到营养袋的培养基中,将成活的长25cm、直径为1cm的松树根剪成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