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394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击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医药仪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细胞电转仪设备,特别是电转仪中的电击管。
【背景技术】
[0002]电穿孔是利用电脉冲向细胞内引入无法穿透细胞膜的大分子的技术,它是一种广泛采用并得到强烈推荐的用于细胞试验和基因疗法的方法。在施加强电场时,细胞膜暂时变成多孔性质并且可以透过外界材料,诸如大分子。细胞膜电穿透作用取决于电场的各种参数,诸如脉冲类型、脉冲电压、脉冲持续时间、脉冲数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目前用于细胞电穿孔的设备主要有细胞电转仪、电极杯等。
[0003]我国专利CN1965079B公开了一种具有长中空件的电穿孔装置,该电穿孔装置包括长的中空件,以便在电穿孔过程中提供均匀的电场,其中特别是,执行电穿孔是通过在中空件充满包括细胞和将要注入细胞的物质的液体样本之后,由一对电极从长的中空件两个末端施加电脉冲。
[0004]申请人曾申报过一篇名为“电穿孔的方法和装置"(METHODSAND DEVICES FORELECTROPORAT1N;US 2013/0052711 Al)的美国专利,该专利中记载了一种样品容器,在这里以电击管代称,电击管即相当于前述美国专利申请中的样品容器,其作用是在管内加入含有细胞和将要注入细胞的物质的液体样本,在电击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电极和下电极,通过细胞电转仪与上电极和下电极相连接,从而使电击管内形成电场,进而使细胞外的物质注入细胞内。电击管内装满液体样本后,样本形状被固定,不会像传统的开放式电极杯那样液体表面在电极间形成弯曲,消除了液体曲面后的液体内电场更加均匀,可以提高电穿孔效率。而在将液体样本注入电击管内后,在开始电击之前,电击管内需要防止有空气残留形成气泡影响电流分布。在该专利中,申请人于电击管的管壁上设计有一与电击管腔体相连通的环形凹槽,实验者可持续向电击管腔体中注入液体样本直至液体表面凸出电击管腔体后,再将上电极盖下与液体凸面接触直至压到电击管腔体的上沿,形成对腔体里面液体的密封,而少量溢出的液体流到环形凹槽中。这种设计一般可以防止电击管内有残留空气影响实验。
[0005]但是,申请人在不断实践中发现,上述专利中的电击管对制造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同时实验者操作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在制造上不够精确,容易导致电极与腔体上沿的密封性不好,可能在电极盖下以后发生电极上翘重新离开腔体上沿导致外部空气重新进入腔体的情况。另外如果操作者使用不当的时候也容易导致管内有残留空气气泡,影响细胞电穿孔的效果。科研实验对仪器设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此,上述电击管需要在制造上增加一些提高可靠性的设计来提高细胞电融试验的实验效率和实验效果。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击管。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电击管密封性的同时提高第二电极与塞头连接的稳定性。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种电击管,所述电击管包括管体和塞头,所述管体内部具有用于容纳目标液体样本的腔体,所述管体的一端或者中部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一电极,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具有和所述腔体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塞头内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杆体和帽体,所述帽体的一端面能够与开口边缘的环形端面相贴合,所述帽体的另一端面与所述塞头之间设有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插设在所述塞头内且与所述塞头滑动连接,所述杆体的内端与所述帽体固连,所述杆体的外端能够通过所述塞头的开口与外部电联接,在所述第二电极与塞头之间还设有能够防止杆体脱离塞头的限位结构,将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压缩形变使第二电极压紧在开口上。
[0009]其工作原理如下:本电击管在使用时,从管体的开口向腔体内填注包含细胞和将要注入细胞的物质的液体样本,然后将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并使第二电极的帽体外端面与管体开口边缘的环形端面相贴合,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一端均与腔体内液体相连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另一端能够与外部电联接,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与脉冲电源连接,放电使电击管的腔体内形成电场并使细胞膜具有一定通透性,从而使液体样本中的目标物质能够进入细胞中。本技术方案中,当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时,弹性件位于塞头与第二电极的帽体之间,能够在帽体与塞头之间形成密封,而第二电极的杆体插设在塞头内且与塞头滑动连接,通过限位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第二电极脱离塞头。
[0010]在上述的电击管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杆体外端沿杆体径向延伸的凸沿,所述凸沿径向尺寸比所述塞头开口的口径略大;所述凸沿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挤压所述塞头产生形变并穿出所述塞头的开口。凸沿在外力挤压塞头形变后能够顺利的穿过塞头,塞头恢复形变后凸沿能够与塞头保持限位,有效防止第二电极的脱落。
[0011]在上述的电击管中,所述塞头的开口处具有与所述凸沿相抵靠的抵靠面。凸沿在外力挤压塞头形变后顺利的穿过塞头与抵靠面相配合保持限位,防止第二电极脱落。
[0012]在上述的电击管中,所述凸沿呈锥形,所述凸沿的外侧面具有由凸沿的端面向外侧面倾斜延伸的导向面一。通过导向面一的导向作用,能够方便第二电极的安装放置。
[0013]在上述的电击管中,所述塞头包括具有通孔一的管状部分,所述杆体插设在所述通孔一内,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管状部分内侧壁上的环形凸起,所述帽体呈圆盘状且所述帽体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径,所述帽体能够穿过所述环形凸起使帽体的外端面位于环形凸起的上侧面上。作为另一种限位结构方案,帽体在外力挤压管状部分上的环形凸起形变后能够顺利的穿过环状凸起的内孔,然后环状凸起恢复形变,帽体的外端面与环形凸起的上侧面相抵靠并保持限位,有效防止第二电极的脱落。
[0014]在上述的电击管中,所述塞头的管状部分的高度大于所述弹性件的高度。这样弹性件位于管状部分内,且第二电极的帽体也位于管状部分内部,通过管状部分对第二电极和弹性件起到限位的作用,进一步的,还能够使第二电极的帽体与管状部分的内壁形成密封,从而提高密封性。
[0015]在上述的电击管中,在管状部分内设有呈管状的安装座,上述的第二电极滑动地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的高度大于安装座的高度,将塞头固定于管体端部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压缩形变使弹性件的上端面与塞头抵靠,弹性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帽体的上端面抵靠。弹性件位于塞头的管状部分与安装座之间而且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塞头和第二电极相抵靠,弹性件产生压缩形变,使得弹性件与塞头以及第二电极形成密封,可避免第二电极与管体的开口之间出现间隙,避免空气进入腔体内的液体样本,并且当塞头出现略微上翘的时候,弹性件也可作一定的复原形变,保证第二电极仍然与开口边缘的端面相贴靠,从而使腔体内的液体样本在实验者加样操作有些偏差的时候仍然不会产生空气气泡;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第二电极与开口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避免在加入液体样品时外界的空气进入腔体内。
[0016]由于弹性件位于塞头的管状部分和安装座之间,上下两端又分别与塞头和第二电极相抵靠,因此弹性件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同时弹性件能够对第二电极的帽体进行限位,防止第二电极过度移动。
[0017]本技术方案中的管体、塞头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导电材料制成,该部分为现有技术,具体应用的材料在此不加以赘述。另外,第一电极既可以直接固定在管体中,也可以与第二电极一样安装在一个塞头里面再对管体的腔体进行密封。
[0018]在上述的电击管中,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壁上具有由所述安装座的端面向内侧壁倾斜延伸的导向面三。通过导向面三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