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装饰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3445发布日期:2018-09-29 05:00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墨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喷墨打印的胶水。



背景技术:

随着陶瓷喷墨打印在陶瓷生产中应用,陶瓷砖的表面效果越来越丰富,其中采用功能胶水和干粒(高温熔块)相结合的施干粒方式,在需要施干粒的地方喷上胶水,然后将80~100目的干粒撒在砖面上,再用压缩空气吹砖面,喷有胶水地方的干粒被胶水粘在砖面上,没有被胶水粘结的干粒被吹掉,最后砖面上只剩下喷有胶水位置的干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干粒布施在砖面的特定位置上。目前,使用的喷墨胶水的主要成分为有机物,胶水在升温过程中不断碳化,逐步丧失对干粒的粘结作用。因陶瓷生产过程中辊道窑依靠窑炉前段的排烟风机将窑炉内的抽出辊道窑,从而实现将高温段的热空气带到窑炉前段,达到加热的效果,因此辊道窑里面存在剧烈的气体流动,这样就会导致干粒被吹掉或者偏离预先设定的位置,造成砖面效果没有达到里面的设计。因此,目前使用的胶水存在很大改进空间,如何改善喷墨打印胶水的高温粘结性,防止砖面上的干粒在烧成过程中被吹掉或者吹移位成为行业一大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其可避免干粒被窑炉中的气流吹掉或者吹偏离预设的位置。同时提供该功能胶水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了该功能胶水的装饰陶瓷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纳米无机材料选用液相沉淀法生产的纳米无机材料,其呈不规则板状结构,具有表面积大的特点,其比表面积为250~300m2/g,利用了纳米无机材料在1180℃左右开始出现液相和烧成后具有较好透明效果的特点,实现了在不降低陶瓷砖质感的同时有效提高后期烧成过程中干粒与干粒之间及干粒与陶瓷砖面之间的粘结效果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低粘型原料,其具有提高胶水流动性的作用。本发明中的分散剂为表面湿润分散剂,其通过附着在纳米无机材料表面产生位阻效应,有效提高了纳米无机材料在胶水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效果,且其在高温下易于碳化,即易于失去对纳米无机材料的粘附作用。本发明中的二羟甲基丙酸,其具有提高水性树脂水溶性、降低树脂水溶液的粘度的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无机材料选自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铁、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钙长石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优选所述纳米无机材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其不仅具有针对干粒与陶瓷砖表面之间的粘结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同时其烧成后具有透明度高的特点使其对陶瓷砖的表面效果没有影响。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无机材料的粒径为10~50nm。具体地,该粒径范围内的纳米无机材料,在后期分散处理过程中兼具优异的分散剂附着性能及分散剂高温解离性能。

一种如上所述的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水性丙烯酸树脂与二羧甲基丙酸混合均匀,得树脂溶液,备用;

2)按3%的混合比例将原料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40~60℃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得甲基溶液,备用;

3)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分散剂喷洒在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后与丙烯酸共同置于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同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得树脂基体;

4)将步骤1)所得树脂溶液、步骤2)所得甲基溶液、步骤3)所得树脂基体和适量水共同加入到砂磨机中,球磨处理1~3h,得成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饰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在施过面釉的陶瓷砖面上进行喷墨印花,再将本发明的功能胶水施在需要用干粒装饰的位置;

2)将干粒施在整个陶瓷砖面上,再用压缩空气吹砖面,砖面上没有被胶水粘住的干粒进入干粒回收装置中;

3)在布施了干粒的陶瓷砖面上喷一层透明釉层,透明釉的施釉量为40~60g/m2

4)将喷过透明釉的陶瓷砖进入烧成窑进行高温烧成,然后进行抛光、磨边处理,得装饰陶瓷砖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喷墨胶水存在胶水在受热过程中碳化失去粘性,造成砖面上的干粒被窑炉里面的气流吹掉或者吹移位的问题,通过在有机胶水基体中加入适量的纳米无机材料,利用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小、表面能高的特点,在高温阶段有机胶碳化后,利用胶水中纳米颗粒表面能高所产生的吸附作用,将干粒吸附在陶瓷砖上,从而避免干粒被窑炉中的气流吹掉或者吹偏离预设的位置,从而有效提升后期陶瓷砖成品的图案和干粒形成的凸起效果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陶瓷砖的质感和触感。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纳米无机材料表面喷洒分散剂再加入胶水,避免了纳米无机材料在水溶液中大量团聚,从而可以有效发挥其吸附作用。该功能胶水在低温时依靠有机物的粘性将干粒粘结在陶瓷砖表面,在高温烧成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胶水中纳米无机材料表面的分散剂碳化,失去对纳米无机材料的位阻作用,使其更好地发挥表面能高的特点将干粒与砖面或干粒与干粒粘结起来,避免窑炉中气流将干粒颗粒吹走或者吹移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制备方法:

1)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水性丙烯酸树脂与二羧甲基丙酸混合均匀,得树脂溶液,备用;按3%的混合比例将原料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40℃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得甲基溶液,备用;

2)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分散剂喷洒在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后与丙烯酸共同置于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同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得树脂基体;

3)将树脂溶液、甲基溶液、树脂基体和适量水共同加入到砂磨机中,球磨处理1h,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检测d100位0.42μm,得实施例1成品;

4)在施过面釉的陶瓷砖面上进行喷墨印花,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将实施例1成品施在需要用干粒装饰的位置;

5)将100目干粒施在整个陶瓷砖面上,再用压缩空气吹砖面,砖面上没有被胶水粘住的干粒进入干粒回收装置中;

6)在布施了干粒的陶瓷砖面上喷一层透明釉层,透明釉的施釉量为40g/m2

7)将喷过透明釉的陶瓷砖进入烧成窑进行高温烧成,然后进行抛光、磨边处理,得实施例1装饰陶瓷砖成品。

使用添加3%的该功能胶水的干粒烧成后绝大部分留在预设的位置上,只有极少量的干粒在烧成过程中被窑炉的气流吹走或者吹移位,与普通胶水相比被吹走或被吹移位的干粒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基本上实现了干粒图案与砖面图案协调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陶瓷砖的美观性。

实施例2

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制备方法:

1)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水性丙烯酸树脂与二羧甲基丙酸混合均匀,得树脂溶液,备用;按3%的混合比例将原料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60℃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得甲基溶液,备用;

2)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分散剂喷洒在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后与丙烯酸共同置于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同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得树脂基体;

3)将树脂溶液、甲基溶液、树脂基体和适量水共同加入到砂磨机中,球磨处理1h,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检测d100位0.48μm,得实施例2成品;

4)在施过面釉的陶瓷砖面上进行喷墨印花,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将实施例1成品施在需要用干粒装饰的位置;

5)将80目干粒施在整个陶瓷砖面上,再用压缩空气吹砖面,砖面上没有被胶水粘住的干粒进入干粒回收装置中;

6)在布施了干粒的陶瓷砖面上喷一层透明釉层,透明釉的施釉量为60g/m2

7)将喷过透明釉的陶瓷砖进入烧成窑进行高温烧成,然后进行抛光、磨边处理,得实施例2装饰陶瓷砖成品。

使用添加3%的该功能胶水的干粒烧成后绝大部分留在预设的位置上,只有极少量的干粒在烧成过程中被窑炉的气流吹走或者吹移位,与普通胶水相比被吹走或被吹移位的干粒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基本上实现了干粒图案与砖面图案协调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陶瓷砖的美观性。

实施例3

一种应用于喷墨打印的功能胶水,其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

制备方法:

1)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水性丙烯酸树脂与二羧甲基丙酸混合均匀,得树脂溶液,备用;按3%的混合比例将原料重量百分比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与50℃的水搅拌混合均匀,得甲基溶液,备用;

2)按原料重量百分比计将分散剂喷洒在无机纳米材料的表面,后与丙烯酸共同置于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同时用超声波进行分散处理,得树脂基体;

3)将树脂溶液、甲基溶液、树脂基体和适量水共同加入到砂磨机中,球磨处理1h,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检测d100位0.36μm,得实施例3成品;

4)在施过面釉的陶瓷砖面上进行喷墨印花,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将实施例3成品施在需要用干粒装饰的位置;

5)将200目干粒施在整个陶瓷砖面上,再用压缩空气吹砖面,砖面上没有被胶水粘住的干粒进入干粒回收装置中;

6)在布施了干粒的陶瓷砖面上喷一层透明釉层,透明釉的施釉量为50g/m2

7)将喷过透明釉的陶瓷砖进入烧成窑进行高温烧成,然后进行抛光、磨边处理,得实施例3装饰陶瓷砖成品。

使用添加3%的该功能胶水的干粒烧成后绝大部分留在预设的位置上,只有极少量的干粒在烧成过程中被窑炉的气流吹走或者吹移位,与普通胶水相比被吹走或被吹移位的干粒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基本上实现了干粒图案与砖面图案协调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陶瓷砖的美观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工艺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