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及其用胶水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5501发布日期:2018-11-07 10:54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及其用胶水和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胶黏剂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光学与电子行业中,有许多器件或制程过程中需要避免接触到紫外光以及部分蓝光。例如在液晶显示屏、触控屏和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光刻工艺,这一制程中会大量用到光敏蚀刻油墨或光敏蚀刻膜;而在晶圆、芯片、led等模组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uv减粘胶带;在屏幕贴合制程中,则会大量应用到uv固化光学胶;而在光学镜头生产过程中,在许多光敏镜片未完成抗紫外涂层时,也需要严格避免紫外和蓝光的直接照射。

上述这些器件或制程中为了避免紫外光或蓝光造成破坏,往往在车间中使用黄光灯组照明。但黄光灯的照明亮度要弱于相同功率的普通白光灯,许多需要人肉眼检测的缺陷如外观瑕疵、微小裂缝等往往不易发现,造成不良率居高不下;同时由于灯光为黄色,许多色差问题往往在整个黄光制程结束后才发现,进而需要从头返工,浪费了大量产能。因此,行业内亟待一种可以在普通白光灯下可以快速贴合同时本身是透明的且起到屏蔽紫外光与蓝光作用的保护胶带,同时这种保护胶带又不会因胶层中的吸光物质迁移对被保护物造成表面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吸收蓝光与紫外光的胶带及其用胶水和制备方法。

该胶带自上而下依次由基材a、蓝光-紫外吸收胶层、基材b、压敏胶层与单面离型膜构成。

其中蓝光-紫外吸收胶层主要由蓝光吸收剂、紫外吸收剂、聚丙烯酸酯树脂、增黏树脂构成,具体组成如下。

1-15份的蓝光吸收剂、1-10份的紫外吸收剂、10-100份的聚丙烯酸酯树脂、0-70份的增黏树脂、1-20份固化剂,100-250份的溶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蓝光吸收剂为苯基等芳香族基团的改性二茂铁。

进一步地,所述蓝光吸收剂吸收峰范围350-450nm,其中380-420nm为最强吸收区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吸收剂为苯并三唑类化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吸收剂吸收峰范围200-380nm,其中300-380nm为最强吸收区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聚丙烯酸酯树脂为溶剂型聚丙烯酸酯类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的聚丙烯酸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至-1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增黏树脂为c9氢化石油树脂、松香甘油酯或氢化松香甘油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增黏树脂软化点温度为75-110℃。

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类固化剂。

所述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蓝光-紫外吸收胶层厚度为4-7μm,其180°剥离强度为3-5n/cm。

所述压敏胶层为丙烯酸类或有机硅类压敏胶层,厚度为10-35μm,其180°剥离强度为1-3n/c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基材a为pet、pc、pi、pp、pe膜材中的任意一种,其厚度为5-25μm,涂布蓝光-紫外吸收胶水面的表面张力46-54达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基材b为pet、pc、pi、pp、pe膜材中的任意一种,其厚度为25-75μm,上下面的表面张力42-54达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单面离型膜厚度为23-40μm,残余粘着率≥85%,离型力5-18gf/inch。

本发明公开的蓝光-紫外吸收胶水的制备方法为:根据上述配方的物质组成和配比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在搅拌速度在100-350rpm条件下,将蓝光吸收剂与紫外吸收剂溶解在10-20份的溶剂中,之后加入剩余的溶剂和增黏树脂,充分溶解后加入聚丙烯酸酯树脂,完全溶解后加入固化剂,继续搅拌均匀后经孔径大小为0.4-1.5μm的过滤器过滤,即获得蓝光-紫外吸收胶水。

本发明公开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的制备方法为:采用湿法涂布,可采用刮刀涂布,网纹辊涂布,狭缝挤出涂布等方法,首先在基材b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压敏胶水,涂布好胶水的基材b以20-3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b,在压敏胶层表面贴覆单面离型膜,收卷待用。

之后在基材a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蓝光-紫外吸收胶水,将涂布好胶水的基材a以20-3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a,在蓝光-紫外吸收胶层表面贴合基材b的无胶面,即获得最终五层结构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

烘道分为4段,第一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60-75℃;第二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100-115℃;第三段为上吹风,温度为110-125℃;第四段为上吹风,温度为60-70℃;烘道末端距离收卷辊距离不低于6米。

经必要的熟化和分切处理后,即获得合格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产品。该胶带可以有效屏蔽普通车间照明用日光灯发出的紫外光与蓝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合理搭配紫外吸收剂与蓝光吸收剂,可以高效吸收和屏蔽节能灯、日光灯、led灯发射的紫外线与蓝光,其中穿透力最强的近紫外与蓝光波段主要由两类吸收剂屏蔽,远紫外波段可以直接利用较厚的基材进行吸收来达到屏蔽效果,不需要使用多类紫外吸收剂复配即可达到全波段覆盖。

2、本技术方案可以使光敏器件直接暴露在常规照明环境中作业而不发生损坏。而常规照明环境更接近人类肉眼观察的最佳环境,可以有效避免光源颜色差异造成的肉眼检测误差,提升产品良率。

3、紫外吸收剂与蓝光吸收剂添加在胶层或基材中容易出现迁移,直接与被保护物体接触,会对被加工器件造成污染。利用夹心结构将吸收剂完全封闭在两层基材内,可以完全避免这类污染。

4、本技术方案中,吸收层粘接强度与压敏胶层的粘接强度经过精心选配,可以确保整个结构不会因作业时的外力撕扯而发生破坏,有效避免了作业失误时造成的损失。

5、本技术方案生产简单便捷,对涂布精度和涂布设备无特殊要求,普通刮刀等涂布设备即可实现生产。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实现光学、电子器件加工过程中快速为光敏器件、光敏物料增加防蓝光-紫外保护,避免器件或物料在常规车间照明环境下的损坏,减少因光照造成的不良率。本发明还具有生产简单便捷,普通涂布设备即可满足生产要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的胶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材a;2-蓝光-紫外吸收胶层;3-基材b;4-压敏胶层;5-离型膜。

具体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蓝光-紫外吸收层胶水组成:蓝光吸收剂为苯基改性的二茂铁,其主要吸收波段为350-420nm,数量15份。紫外吸收剂为主要吸收波段300-390nm的苯并三唑类物质,数量10份。聚丙烯酸酯树脂100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5℃。c9氢化石油树脂70份,软化点温度110℃。固化剂l-75,20份。溶剂乙酸乙酯150份,甲苯80份,丙酮20份。

根据上述配方的物质组成和配比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在搅拌速度在350rpm条件下,将蓝光吸收剂与紫外吸收剂溶解在20份的丙酮中,之后加入剩余的溶剂和松香甘油酯,搅拌15分钟充分溶解后加入聚丙烯酸酯树脂,继续搅拌15分钟完全溶解后加入l-75,继续搅拌均匀后经孔径大小为1.5μm的过滤器过滤,即获得蓝光-紫外吸收胶水。

蓝光-紫外吸收胶带的制备方法:采用刮刀涂布,首先在基材b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水,涂布好胶水的基材b以2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b,在压敏胶层表面贴覆单面离型膜,收卷待用。其中基材b为25μm厚的pet,表面张力为54达因。单面离型膜厚度23μm,粘着残余率85%,离型力5-9gf/inch。涂布胶厚35μm,180°剥离强度3n/cm。

之后在基材a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蓝光-紫外吸收胶水,将涂布好胶水的基材a以2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a,在蓝光-紫外吸收胶层表面贴合基材b的无胶面,即获得最终五层结构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其中基材a为25μm厚度的pet,其涂胶面表面张力为54达因。涂布胶厚7μm,180°剥离强度5n/cm。

烘道分为4段,第一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60-65℃;第二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110-115℃;第三段为上吹风,温度为120-125℃;第四段为上吹风,温度为65-70℃;烘道末端距离收卷辊距离6米。

实施例2。

蓝光-紫外吸收层胶水组成:蓝光吸收剂为萘基改性的二茂铁,其主要吸收波段为350-450nm,数量1份。紫外吸收剂为主要吸收波段280-380nm的苯并三唑类物质,数量1份。聚丙烯酸酯树脂10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松香甘油酯5份,软化点温度75℃。固化剂l-75,1份。溶剂乙酸丁酯50份,甲苯30份,丁酮20份。

根据上述配方的物质组成和配比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在搅拌速度在100rpm条件下,将蓝光吸收剂与紫外吸收剂溶解在20份的丁酮中,之后加入剩余的溶剂和松香甘油酯,搅拌15分钟充分溶解后加入聚丙烯酸酯树脂,继续搅拌15分钟完全溶解后加入l-75,继续搅拌均匀后经孔径大小为0.4μm的过滤器过滤,即获得蓝光-紫外吸收胶水。

蓝光-紫外吸收胶带的制备方法:采用刮刀涂布,首先在基材b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有机硅类压敏胶水,涂布好胶水的基材b以3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b,在压敏胶层表面贴覆单面离型膜,收卷待用。其中基材b为75μm厚的pc,表面张力为42达因。单面离型膜厚度40μm,粘着残余率90%,离型力9-18gf/inch。涂布胶厚10μm,180°剥离强度1n/cm。

之后在基材a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蓝光-紫外吸收胶水,将涂布好胶水的基材a以2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a,在蓝光-紫外吸收胶层表面贴合基材b的无胶面,即获得最终五层结构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其中基材a为25μm厚度的pc,其涂胶面表面张力为46达因。涂布胶厚4μm,180°剥离强度3n/cm。

烘道分为4段,第一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70-75℃;第二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110-115℃;第三段为上吹风,温度为110-115℃;第四段为上吹风,温度为65-70℃;烘道末端距离收卷辊距离7米。

实施例3。

蓝光-紫外吸收层胶水组成:蓝光吸收剂为二甲基苯基改性的二茂铁,其主要吸收波段为360-440nm,数量8份。紫外吸收剂为主要吸收波段200-380nm的苯并三唑类物质,数量6份。聚丙烯酸酯树脂50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氢化松香甘油酯35份,软化点温度95℃。固化剂n3300,10份。溶剂丁酮150份。

根据上述配方的物质组成和配比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在搅拌速度在200rpm条件下,将蓝光吸收剂与紫外吸收剂溶解在20份的丁酮中,之后加入剩余的溶剂和松香甘油酯,搅拌15分钟充分溶解后加入聚丙烯酸酯树脂,继续搅拌15分钟完全溶解后加入n3300,继续搅拌均匀后经孔径大小为0.9um的过滤器过滤,即获得蓝光-紫外吸收胶水。

蓝光-紫外吸收胶带的制备方法:采用刮刀涂布,首先在基材b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有机硅类压敏胶水,涂布好胶水的基材b以25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b,在压敏胶层表面贴覆单面离型膜,收卷待用。其中基材b为50μm厚的pi,表面张力为50达因。单面离型膜厚度32μm,粘着残余率87%,离型力7-13gf/inch。涂布胶厚25μm,180°剥离强度2n/cm。

之后在基材a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蓝光-紫外吸收胶水,将涂布好胶水的基材a以20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a,在蓝光-紫外吸收胶层表面贴合基材b的无胶面,即获得最终五层结构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其中基材a为5μm厚度的pi,其涂胶面表面张力为50达因。涂布胶厚5.5μm,180°剥离强度4n/cm。

烘道分为4段,第一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65-75℃;第二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105-115℃;第三段为上吹风,温度为105-115℃;第四段为上吹风,温度为65-75℃;烘道末端距离收卷辊距离8米。

实施例4。

蓝光-紫外吸收层胶水组成:蓝光吸收剂为蒽基改性的二茂铁,其主要吸收波段为380-420nm,数量11份。紫外吸收剂为主要吸收波段300-390nm的苯并三唑类物质,数量3份。聚丙烯酸酯树脂80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固化剂n3300,5份。溶剂甲苯50份,丁酮150份。

根据上述配方的物质组成和配比准确称取各组分原料,在搅拌速度在250rpm条件下,将蓝光吸收剂与紫外吸收剂溶解在20份的丁酮中,之后加入剩余的溶剂和聚丙烯酸酯树脂,继续搅拌15分钟完全溶解后加入n3300,继续搅拌均匀后经孔径大小为1.1μm的过滤器过滤,即获得蓝光-紫外吸收胶水。

蓝光-紫外吸收胶带的制备方法:采用刮刀涂布,首先在基材b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水,涂布好胶水的基材b以28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b,在压敏胶层表面贴覆单面离型膜,收卷待用。其中基材b为36μm厚的pe,表面张力为48达因。单面离型膜厚度36μm,粘着残余率92%,离型力11-18gf/inch。涂布胶厚19μm,180°剥离强度2.4n/cm。

之后在基材a的上表面均匀地涂布蓝光-紫外吸收胶水,将涂布好胶水的基材a以25m/min的线速度通过烘道烘干,烘干后的基材a,在蓝光-紫外吸收胶层表面贴合基材b的无胶面,即获得最终五层结构的蓝光-紫外吸收胶带。其中基材a为15μm厚度的pp,其涂胶面表面张力为52达因。涂布胶厚6μm,180°剥离强度4.3n/cm。

烘道分为4段,第一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65-75℃;第二段为上下送风,温度为105-115℃;第三段为上吹风,温度为105-115℃;第四段为上吹风,温度为65-75℃;烘道末端距离收卷辊距离8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