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97711发布日期:2020-04-21 22:31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淀粉是一种有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为白色粉末,化学式为[c6h10o5]n,由直链淀粉及支链淀粉两大组分构成,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淀粉胶粘剂有着原料来源广泛、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降解、可再生、环保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耐水性能差、贮存稳定性差、流动性差、粘合强度不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木材粘结领域的应用(王俊丽,扶雄,黄强,等.淀粉基木板胶粘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06,15(1):45-48.)。

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且其价格低廉、能生物降解,还具有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需求等优点而被广泛利用(郭庆兴,交联羟丙基羧甲基淀粉的制备、性质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3.)。原淀粉具有不易溶于水、糊化温度较高,糊化溶液不稳定、保质期短、容易老化等问题,还具有抗剪切性能差、不易成膜和耐水性能差等缺点,使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刘东亚,金征宇.变性淀粉在我国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粮食与油脂,2005,(10):7-10.)。

淀粉糊化,一般指淀粉颗粒受热膨胀,直至其颗粒瓦解,溶于水形成均一溶液的这一特性(ratnayakews,jacksonds.starchgelatinization[j].advancesinfoodandnutritionresearch,2008,55:221-268.)。生淀粉在热能的作用下,淀粉分子内部结合力减弱,淀粉分子游离到水中,并与水分子相结合成溶液状态。

影响淀粉糊化度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温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种类的淀粉糊化温度不同,溶液粘度的变化值也不同。在同一糊化温度下,不同种类淀粉溶液的粘度值也不同。傅晓丽等指出,淀粉糊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淀粉品种、淀粉生长环境、结构等(傅晓丽,王顺喜,龙蕾.不同因素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2(3):54-57.)。

增塑剂是指加入到聚合物体系中能改善聚合物体系的塑性,能提高其在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及其柔韧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增塑剂一般不与聚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但要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相容性越好,其增塑效果也就越好。增塑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提高聚合物分子链的韧性,降低聚合物的结晶度,从而增加了聚合物的可塑性。按照增塑剂分子量大小,可将增塑剂分为单体型增塑剂和聚合型增塑剂。单体型增塑剂是分子量较低的简单化合物,一般有明确的结构和分子量,分子量多数在200-500之间。聚合型增塑剂是分子量较大的线型聚合物,分子量在1000以上,可以改善制品的机械强度。

刘现锋等人(刘现峰,王等,于磊,相刚.甘油增塑淀粉泡沫材料的塑化性能及力学性[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21(3):50-53)研究了甘油含量对淀粉材料的增塑作用以及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热和机械剪切作用下,甘油分子破坏了淀粉分子的结晶结构,减弱了淀粉分子间的氢键缔合,有效地减小了淀粉分子间作用力。马晓飞(马骏飞,于九皋.甲酞胺塑化热塑性淀粉的性能研究高分子学报,2004,(2):240-244)以甲酞胺作为增塑剂,研究了它对淀粉性能的影响。王佩璋(王佩璋,王澜,李田华.淀粉的热塑性研究,中国塑料,2002,16(4):39-43)等人通过在淀粉中加入甘油、山梨醇、乙二醇、聚乙烯醇等几种增塑剂,研究了增塑剂对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可溶性淀粉的增塑作用。研究发现,不同的淀粉品种及不同的增塑剂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不同。淀粉经增塑剂塑化后,使它分子链上的次价键发生了断裂,结晶区被明显破坏。

淀粉胶黏剂是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功能性胶黏剂,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制作淀粉胶黏剂的关键流程是要将淀粉糊化,传统的淀粉糊化需要高温条件,比较耗能。研究发现,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能被多种非水溶剂所破坏,如乙醛、双氧水、液氨等一些非水溶剂能和淀粉形成具有可溶性的混杂悬浊物,进而使淀粉糊化(r.l.惠斯特勒,j.n.贝密勒,e.f.帕斯卡尔合.淀粉的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8.)。张俐娜(张俐娜,蔡杰,常春雨,等.氢键驱动的分子自组装导致纤维素低温溶解,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2007)等人基于氢键理论研究了水为溶剂的低温溶解技术,并提出溶解机理,创新出天然高分子在低温溶解的新手段,解决了传统手段中需要加热的弊端,绿色节能,对推进淀粉低温糊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制得的淀粉胶粘剂往往出现粘度不易控制,储存不稳定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粘度易于控制,储存稳定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淀粉的挤出增塑:将增塑剂与淀粉按质量比5:95-40:60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80-190℃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2)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糊化器中,糊化器内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的糊化剂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的改性剂温度为50-95℃水,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50-95℃下继续搅拌糊化1-2h,冷却得固含量为15~45%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3)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填料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分散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5‰乳化剂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所述消泡剂购买于;

所述交联剂购买于

优选的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中的任一种或者组合;

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尿素、水、甘油、木糖醇、山梨醇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糊化剂为氢氧化钠、硅酸钠中的任一种或者组合;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填料剂为碳酸钙粉体、硅酸钙粉体、钛白粉、滑石粉、白炭黑中一种;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任一种或组合。

上述的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糊化器包括桶、减速机、电机、电加热棒,其中减速机连接搅拌组件上端,搅拌组件下端插入桶内,搅拌组件由搅拌轴、刮板a、刮板座a、叶片a、刮板座b、刮板b、底座、刮板座c、刮板c、叶片b组成,搅拌轴中部安装有叶片a,下端头固定连接底座,底座固定连接叶片b,叶片b左右两端上分别安装有刮板座a,刮板座a内卡入刮板a压上压条拧入螺栓连接,叶片b下圆角处安装有刮板座c,刮板座c内卡入刮板c压上压条拧入螺栓连接,叶片b下面两端分别安装有刮板座b,刮板座b内卡入刮板b压上压条拧入螺栓连接,搅拌轴上端连接减速机,刮板座b、刮板b是弧型与桶内壁接触。

上述的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糊化剂、改性剂、填料剂、分散剂、乳化剂、消泡剂、交联剂添加量为塑化剂和淀粉总量的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增塑技术引入淀粉糊化工艺,将淀粉先与极性增塑剂混合,在螺杆挤出机中高温、高压挤出增塑,破坏淀粉分子之间的氢键,将挤出的增塑淀粉直接导入热水中,快速搅拌均匀后,继续搅拌至糊化,得增塑糊化淀粉,然后以该增塑糊化淀粉为主料,配置淀粉基胶黏剂。本发明提供了淀粉增塑糊化的一条新途径,所得的增塑糊化淀粉粘度易于控制,储存稳定。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配置的淀粉基胶黏剂,解决了淀粉胶黏剂脆性大的问题,综合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

1、桶,2、加水口,3、盖子,4、减速机,5、电机,6、排气管,7、连接座,8、放料口,9、排水口,10、电加热棒,11、搅拌组件,12、搅拌轴,13、刮板a,14、刮板座a,15、叶片a,16、刮板座b,17、刮板b,18、底座,19、刮板座c,20、刮板c,21、叶片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尿素与玉米淀粉按质量比40:60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80℃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氢氧化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聚乙烯醇温度为95℃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50℃下继续搅拌糊化2h,冷却得固含量为15%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碳酸钙粉体、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聚丙烯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2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水与木薯淀粉按质量比35:65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150℃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硅酸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聚乙二醇温度为85℃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75℃下继续搅拌糊化1.5h,冷却得固含量为25%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硅酸钙粉体、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三聚磷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3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甘油与小麦淀粉按质量比5:95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190℃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氢氧化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聚丙烯酰胺温度为50℃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95℃下继续搅拌糊化1h,冷却得固含量为45%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4‰钛白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六偏磷酸钠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4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木糖醇与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20:80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165℃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硅酸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聚乙二醇温度为58℃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80℃下继续搅拌糊化2h,冷却得固含量为35%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滑石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4‰焦磷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5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山梨醇与玉米淀粉按质量比10:90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95℃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4‰氢氧化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6‰聚丙烯酰胺温度为85℃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62℃下继续搅拌糊化1h,冷却得固含量为20%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白炭黑、增塑剂与淀粉总量4‰六偏磷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6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甘油与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按质量比15:40:45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99℃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氢氧化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聚乙二醇温度为70℃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75℃下继续搅拌糊化2h,冷却得固含量为20%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硅酸钙粉体、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三聚磷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7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木糖醇与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20:30:20:30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175℃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硅酸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4‰聚丙烯酰胺温度为65℃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90℃下继续搅拌糊化1.5h,冷却得固含量为40%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硅酸钙粉体、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聚丙烯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十二烷基硫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实施例8

一种增塑糊化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淀粉的挤出增塑:将山梨醇与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或马铃薯淀粉按质量比30:20:10:15:25混合均匀,将混合料加入螺杆挤出机,在185℃的条件下挤出,使淀粉在高温及强剪切力下塑化,得增塑淀粉;

b.糊化:将增塑淀粉直接倒入溶有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氢氧化钠和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聚乙烯醇温度为85℃水中,待增塑淀粉加入完成后,在80℃下继续搅拌糊化2h,冷却得固含量为44%的增塑糊化淀粉浆;

c.淀粉基胶黏剂的制备:向增塑糊化淀粉浆中加入增塑剂与淀粉总量5‰碳酸钙粉体、增塑剂与淀粉总量3‰六偏磷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消泡剂、增塑剂与淀粉总量4‰交联剂及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十二烷基硫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2‰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增塑剂与淀粉总量1‰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搅拌分散均匀后,即制得增塑淀粉胶粘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