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蓝光护眼光学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9385发布日期:2020-05-15 15:28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抗蓝光护眼光学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抗蓝光护眼光学保护膜。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基本采用含二氧化硅的lcd屏、led屏或oled屏等,今年出现的智能手机更是采用天然宝石作为原材料。显示屏凭借其自身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实现良好的显像,达到了清晰的成像效果,并具有光滑、细腻的触感。然而,显示屏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其脆性成为导致易碎的一大特点,往往在磕碰时导致破碎,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损失。

传统的保护膜,只能起到保护显示屏的作用,抵挡一定的冲击,避免显示屏被直接损坏,但不具备吸收或消除蓝光的性能。光是指波长为380nm~480nm的高能量光,其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使视网膜色素的上皮细胞衰亡,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不可逆的视力损伤,并且蓝光在遇到空气中的细小粒子时散射几率较高,容易产生眩光,此外蓝光还会刺激大脑,抑制褪黑素分泌并提高肾上腺皮质素的生成从而破坏激素分泌平衡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部分抗蓝光保护膜,对蓝光进行吸收和滤除,但同时影响前置摄像头的采光,削弱成像效果。

针对钢化膜的技术现状,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提高保护膜在保护显示屏时的对蓝光的吸收,保护人的眼睛,同时不削弱前置摄像头的成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抗蓝光护眼光学保护膜,旨在加强保护膜对蓝光的吸收和滤除强度,提高对人眼的保护性。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抗蓝光护眼光学保护膜,包括基层,设置在基层下表层的粘胶层,基层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抗静电层、防蓝光层、抗指纹疏油层和保护层,所述防蓝光涂层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为高透光区域,所述的防蓝光层的上表面的高透光区域以外的区域涂有抗指纹疏油涂层,下表面的高透光区域以外的区域涂有防蓝光涂层,所述的防蓝光层采用透光率大于90%、雾度小于1.5%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基膜。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防蓝光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防蓝光层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0.8~3μm。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静电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抗静电层包括基材层,基材层采用透光率大于90%、雾度小于1.5%的pet基膜,且基材层的上表面除开与高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均涂覆有抗静电层,基材层的下表面除开与高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均涂覆有胶黏剂。

抗静电层能够消除保护膜上的静电,避免保护膜吸附大量的灰尘等物质。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静电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基材层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的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8~3μm。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粘胶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粘胶层沿基层的下表面边缘延伸,且粘胶层的宽度为1mm~2mm。

优选的,所述的粘胶层为首尾相连的闭合粘条。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基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基层上与摄像头相对的区域为通孔。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静电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抗静电层与摄像头相对的区域为凸透镜结构。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防蓝光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防蓝光层的高透光区域为平面透光结构。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指纹疏油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抗指纹疏油层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为凸透镜结构。

进一步的,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保护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保护层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为平面透光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设置防蓝光层,通过防蓝光涂料实现保护膜对蓝光的吸收和处理,削减透过保护膜的蓝光光量,减少蓝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蓝光层上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设置为高透光区域,其余各层分别设置为透光结构或者凸透镜结构,避免了保护膜对摄像头进光的影响,确保了摄像头的进光采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防蓝光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层结构组成示意图。

上图中,各标号的含义是:1-基层;2-抗静电层;3-防蓝光层;4-抗指纹疏油层;5-保护层;6-平面透光结构;7-凸透镜结构;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抗蓝光护眼光学保护膜,包括基层1,设置在基层1下表层的粘胶层,基层1的上表面依次设置有抗静电层2、防蓝光层3、抗指纹疏油层4和保护层5,所述防蓝光涂层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为高透光区域,所述的防蓝光层3的上表面的高透光区域以外的区域涂有抗指纹疏油涂层,下表面的高透光区域以外的区域涂有防蓝光涂层,所述的防蓝光层3采用透光率大于90%、雾度小于1.5%的pet基膜。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防蓝光层3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防蓝光层3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0.8~3μm。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静电层2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抗静电层包括基材层,基材层采用透光率大于90%、雾度小于1.5%的pet基膜,且基材层的上表面除开与高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均涂覆有抗静电层,基材层的下表面除开与高透光区域对应的区域均涂覆有胶黏剂。

抗静电层2能够消除保护膜上的静电,避免保护膜吸附大量的灰尘等物质。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静电层2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基材层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的抗静电层的厚度为0.8~3μm。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粘胶层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粘胶层沿基层1的下表面边缘延伸,且粘胶层的宽度为1mm~2mm。

具体的,所述的粘胶层为首尾相连的闭合粘条。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基层1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基层1上与摄像头相对的区域为通孔8。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静电层2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抗静电层2与摄像头相对的区域为凸透镜结构7。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防蓝光层3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防蓝光层3的高透光区域为平面透光结构6。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抗指纹疏油层4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抗指纹疏油层4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为凸透镜结构7。

对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保护层5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保护层5与摄像头对应的区域为平面透光结构6。

具体使用时,将粘胶层与显示屏对齐,首先让保护膜的一端与显示屏接触粘合,然后将保护膜整体贴合在显示屏的表面,在确认贴合完成后无气泡、无错误后,压紧保护膜使保护膜与显示屏贴合完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是具有防蓝光和抗指纹功能以及抗静电的保护膜,防蓝光层3上、下表面分别涂有抗指纹疏油层4和防蓝光涂层,其贴合在显示屏幕表面时,不仅能有效阻挡蓝光波长对视网膜的危害,而且手触也不会在保护膜上留下痕迹及指纹的纹路,方便擦洗,视觉效果好,同时抗静电层有效消除了屏幕使用时产生的静电,使触摸显示屏得到更好的应用。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列举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不相矛盾的情况下,上述技术特征可进行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技术方案,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方式相互任意组合得到其他多种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