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离保护膜及其剥离方法、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87908发布日期:2020-08-07 20:3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可分离保护膜及其剥离方法、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光学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离保护膜及其剥离方法、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简称oled)逐渐成为显示面板的首选,其具有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保证屏幕具有一定柔性与可适应性。随着柔性显示屏幕的发展,人们对可折叠及曲面显示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

由于oled显示面板的柔性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就其可选用的保护膜的要求极高。在显示面板发生弯折时候,保护膜跟随oled显示面板中的显示单元的形变而发生变形,会出现分离、剥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分离保护膜及其剥离方法、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其可避免在跟随显示单元形变时发生分离和剥落的现象。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包括保护层和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保护层粘接;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具有粘贴状态和剥离状态;

在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粘贴状态时,所述粘贴层的厚度为第一厚度,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

在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剥离状态时,所述保护层带动所述粘贴层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拉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厚度方向,所述粘贴层的厚度为第二厚度,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小于等于50克力每英寸;所述第二厚度与第一厚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

进一步的,在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粘贴状态时,所述保护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当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剥离状态时,所述保护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二长度;

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3。

进一步的,当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剥离状态时,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小于等于10克力每英寸。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层的表面,所述粘贴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的剥离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的断裂伸长率大于200%;和/或,

所述保护层的断裂伸长率大于300%。

进一步的,在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粘贴状态时,所述粘贴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微米,并且,小于等于30微米;和/或,

在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处于粘贴状态时,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10微米,并且,小于等于30微米;和/或,

所述粘贴层的模量小于等于50千帕;和/或,

所述保护层的模量大于等于1兆帕,并且,小于等于500兆帕;和/或,

所述粘贴层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10兆帕;和/或,

所述保护层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50兆帕;和/或,

所述保护层和所述粘贴层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0%;和/或,

所述保护层的软化点大于50℃。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咪唑离子,所述咪唑离子的含量小于等于5%。

进一步的,所述可分离保护层还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粘接于所述保护层的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端;和/或,

所述可分离保护层还包括离型层,所述离型层可分离地粘贴于所述保护层的远离所述粘贴层的一端,和/或,所述离型层可分离地粘贴于所述粘贴层的远离所述保护层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单元和上述的可分离保护膜;

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固定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上方,所述粘贴层的第二粘贴面粘接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分离保护膜的剥离方法,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包括保护层和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保护层粘接,所述第二粘贴面与显示单元粘接;

所述剥离方法包括:

沿第一方向拉伸所述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带动所述粘贴层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使所述粘贴层的厚度由拉伸前的第一厚度调整为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粘贴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厚度;

将所述保护层自显示单元剥离。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前,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所述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小于等于50克力每英寸;和/或者,

所述第二厚度与第一厚度的比值小于等于0.5。

进一步的,所述可分离保护膜为上述的可分离保护膜;

或者,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前,保护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一长度;沿所述第一方向拉伸后,保护层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与所述第一长度的比值大于等于3。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上述设置中,第二粘贴面用于将可分离保护膜粘贴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上;当可分离保护膜处于粘贴状态时,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通过上述设置,当可分离保护层处于粘贴状态时,可保证可分离保护膜和显示单元的可靠连接,使其可紧密贴合于显示单元的表面,避免可分离保护膜和显示单元之间出现分离、剥落的现象;当可分离保护膜处于剥离状态时,粘贴层的厚度减薄,第二粘贴面的剥离力减小50克力每英寸,通过上述设置,当可分离保护膜处于剥离状态时,粘贴层和显示单元之间的黏性减小,便于将可分离保护膜自显示单元的表面剥离下来,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的更换。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可分离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显示面板10

显示单元100

基底层110

第一粘合层120

支撑层130

第二粘合层140

发光结构层150

有机封装层151

无机封装层152

阴极层153

有机发光层154

间隔支撑层155

像素定义层156

阳极层157

平坦层158

源漏层159

中间层1591

第一绝缘层1592

栅极层1593

第二绝缘层1594

多晶硅层1595

缓冲层1596

功能层160

第三粘合层170

盖板层180

表面硬化层190

可分离保护膜200

粘贴状态201

剥离状态202

保护层210

粘贴层220

第一粘贴面221

第二粘贴面222

离型层230

第一离型层231

第二离型层232

第一厚度d1

第二厚度d2

第一长度h1

第二长度h2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为手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其他的带有显示面板的设备,例如:电脑、平板、电子书以及具有智能显示功能的手表等等。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也可以为不可发生形变的显示面板。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单元100和可分离保护膜200。可分离保护膜200固定于显示单元100的上方,以对显示单元100进行保护。

显示单元100包括基底层110、第一粘合层120、支撑层130、第二粘合层140、发光结构层150、功能层160、第三粘合层170、盖板层180和表面硬化层190。

其中,基底层110起到支撑和散热的作用。第一粘合层120起到固定连接基底层110和支撑层130的作用。第二粘合层140起到固定连接支撑层130和发光结构层150的作用。发光结构层150可以为oled发光结构,当然,也可以为lcd发光结构(背光单元)等等。功能层160可包含用于触控、偏光等功能的结构层。盖板层180的材料可以为玻璃,以对位于下方的材料起到保护作用。第三粘合层170起到固定连接盖板层180和功能层160的作用。表面硬化层190设置于盖板层180的上方,以对盖板层180起到保护的作用,以防其被刮擦产生划痕。

具体的,如图2所示,发光结构层150包括有机封装层151、无机封装层152、阴极层153、有机发光层154、间隔支撑层155、像素定义层156、阳极层157、平坦层158、源漏层159、中间层1591、第一绝缘层1592、栅极层1593、第二绝缘层1594、多晶硅层1595和缓冲层1596。

如图3所示,必要时参考图1所示,可分离保护膜200包括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保护层210配置为对显示单元10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发生损伤。粘贴层220配置为将保护层210通过粘接的方式粘接于显示单元100的表面,以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其中,粘贴层2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221和第二粘贴面222,第一粘贴面221与保护层210粘接;粘贴层220的第二粘贴面222粘接于显示单元100的上方。可分离保护膜200可对显示单元100,特别是盖板层180(含表面硬化层190)起到保护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便可省去表面硬化层190,以减薄显示面板10的厚度。

结合图1和图4所示,可分离保护膜200可自粘贴状态201(参图2)切换至剥离状态202。

如图1所示,在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候,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粘合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当柔性显示单元100发生柔性变形时,例如翻折、扭转等,如若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无法实现可靠连接,两者之间会出现分离,即两者之间会出现一定的间隙,从而导致可分离保护膜200的外表面出现凸起的情况(参考图5所示),甚至出现剥落的现象,严重影响可分离保护膜200对显示单元100的保护作用,同时在视觉上也会造成不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粘贴面222的黏性足够强,使得粘贴层220能将保护层210稳固地粘接于显示单元100上。此时,保证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的可靠连接,换言之,使得可分离保护膜200紧密贴合于显示单元100的表面。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紧密连接,可有效避免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出现分离、剥落的现象,同时保证了显示面板10的视觉效果。

如图4所示,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小于等于50克力每英寸。当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小于等于50克力每英寸时,可分离保护膜200便于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下来,从而实现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的分离。当需要对显示单元100上的可分离保护膜200进行更换时,可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切换至剥离状态202,从而使得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的黏性减小,进而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分离;这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200的更换。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保护层210的表面会出现刮痕,若需要更换保护层210,便可直接将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作为一个整体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再将新的可分离保护膜200粘贴至显示单元100的表面。

继续参考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可分离保护膜200自粘贴状态201切换至剥离状态202时,仅需要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此时,保护层210配置为带动粘贴层220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x拉伸。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10可带动粘贴层220的靠近第一粘贴面221的部分发生拉伸。自第二粘贴面222指向第一粘贴面221的方向,粘贴层220的形变量逐渐增大。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厚度方向h,其可以为平行于水平面的任意方向。

当可分离保护膜200自粘贴状态201切换至剥离状态202的过程中,即在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的过程中,粘贴层220的厚度逐渐减小。通过大量实验可知,当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时,粘贴层220的黏性便会大幅减小。由于粘贴层220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于保护层210的表面,因此,当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时,粘贴层220和保护层210之间的黏性较大,粘贴层22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的黏性大幅下降,换言之,粘贴层220的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大幅下降。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粘贴层220的厚度为第一厚度d1。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粘贴层220的厚度为第二厚度d2。第二厚度d2与第一厚度d1的比值小于等于0.5。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当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为原来的1/2时,粘贴层220的黏性会出现大幅的降低,粘贴层220的黏性会下降至可轻易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下来的程度。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仅需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便可容易实现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的分离,即将可分离保护膜200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下来,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200的更换。

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保护层210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第一长度h1。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保护层210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第二长度h2。第二长度h2与第一长度h1的比值大于等于3。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当第二长度h2与第一长度h1的比值大于等于3时,换言之,当拉伸率大于等于300%时,粘贴层220的厚度可减小为原来的1/2,粘贴层22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的黏性大幅的降低,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200的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指的厚度方向h,即为高度方向。图1和图3中,关于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的厚度和长度的比例仅为示意,不为真实比例。

进一步的,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当进一步沿第一方向x拉伸保护层210,使得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小于等于10克力每英寸,更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的分离。换言之,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小于等于10克力每英寸,更有利于将粘贴层220和显示单元100分离。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还可以为20克力每英寸、30克力每英寸、40克力每英寸等等。

同时,上文提及,为了避免在沿第一方向x拉伸保护层210时,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之间的黏性变小、出现分离的现象,将粘贴层220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于保护层210的表面,以增强粘贴层220和保护层210之间的黏性。当粘贴层220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于保护层210的表面时,粘贴层220和保护层210之间的剥离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可分离保护膜200可自粘贴状态201切换至剥离状态202的过程中,即在沿第一方向x拉伸保护层210的过程中,粘贴层220不会出现与保护层210分离的现象,从而保证粘贴层220可跟随保护层210的拉伸而拉伸,进而实现其厚度的减小,黏性的减弱。

通常,会在保护层210的边缘处形成向外延伸的把持部(未图示),通过握持于把持部,并向把持部施加沿第一方向x的作用力,并可实现沿第一方向x拉伸保护层210。在可分离保护膜200可自粘贴状态201切换至剥离状态202的过程中,即在沿第一方向x拉伸保护层210的过程中,一旦保护层210发生断裂,便难以一次性将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剥离下来。若在拉伸保护层210的过程中,保护层210发生断裂,那么针对断裂后的保护层210,难以找到另一个施加作用力的位置,不利于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面板10进行分离。或者,也可以是在需要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时,增设一个剥离器。将剥离器粘贴于保护层210的上方,剥离器与保护层210之间的黏性大于粘贴层220与显示面板10之间的黏性。通过沿第一方向x拉动剥离器,使得剥离器带动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x拉伸。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粘贴层220的断裂伸长率大于200%。保护层210的断裂伸长率大于300%。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当保护层210在沿第一方向x拉伸至指定长度的过程中,保护层210不会发生断裂。保证了可分离保护膜200在自粘贴状态201切换至剥离状态202的过程中,保护层210可发生稳定的形变,从而便于在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分离。

进一步的,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粘贴层220的厚度大于等于10微米,并且,小于等于30微米。通过限制粘贴层220的最小厚度,以保证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粘贴层220的剥离力足够大。通过限制粘贴层220的最大厚度,以保证将可分离保护膜200粘贴于显示单元100后形成的显示面板10的厚度在合适的范围。优选的,粘贴层220的厚度可为15微米。

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保护层210的厚度大于等于10微米,并且,小于等于30微米。通过限制保护层210的最小厚度,以保证当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保护层210可具有一定的抵抗表面冲击的能力,以对显示面板10起到保护作用。通过限制保护层210的最大厚度,以保证将可分离保护膜200粘贴于显示单元100后形成的显示面板10的厚度在合适的范围。优选的,粘贴层220的厚度可为20微米。

进一步的,粘贴层220的模量小于等于50千帕;保护层210的模量大于等于1兆帕,并且,小于等于500兆帕。通过限制粘贴层220和保护层210的模量,即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的能力,从而避免当可分离保护膜200粘贴于显示单元100的表面时,由于保护层210过于柔软而出现的表面不平整的现象。

粘贴层220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10兆帕,保护层210的断裂强度大于等于50兆帕。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可分离保护膜200能够较稳定的自粘贴状态201切换至分离状态。

进一步的,保护层210的材料的软化点大于50℃,换言之,当保护层的温度大于50℃时,保护层210会由玻璃态变化为高弹态,当保护层210处于高弹态时,便无法对显示单元100起到保护的作用。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发热从而使得保护层210的温度升高。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电子设备的温度不会高于50℃。因此,通过选用软化点的温度大于50℃的材料作为保护层210,可避免保护层210在非必要时的硬度减小,从而起到保护显示单元的作用。

进一步的,保护层210和粘贴层220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0%。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当在显示单元100的上方增加可分离保护膜200以对显示单元100进行保护时,可分离保护膜200对显示单元100的显示效果不会起到肉眼明显可见的差异,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有利于保证用户的体验感。

可分离保护层210还可包括耐磨层(未图示),在本实施例中,耐磨层粘接于保护层210的远离粘贴层220的一端,换言之,耐磨层设置于保护层210的远离显示单元100的一侧,以增加可分离保护层210的耐磨性,增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可分离保护膜200还包括离型层230。在本实施例中,离型层230的个数为两个。一个离型层230可分离地粘贴于保护层210的远离粘贴层220的一端,并作为第一离型层231。另一个离型层230可分离地粘贴于粘贴层220的远离保护层210的一端,并作为第二离型层232。当无需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固定于显示单元100时,第一离型层231和第二离型层232分别粘接于可分离保护膜200的两端。当需要将可分离保护膜200固定于显示单元100时,可将第二离型层232与粘贴层220分离,并将粘贴层220的第二粘贴面222粘接于显示单元100(参考图1所示)。当需要使用电子设备时,可将第一离型层231自保护层210上撕落,以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仅设置一个离型层230。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210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简称tpu)。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保护层210的材料还可以为聚烯烃。通过大量实验表明,上述两种材料可以满足上文所指出的任意一种性能。设计人员制作了一个测试样条,测试样条的厚度为1厘米,长度为15毫米。测试样条中包括了由tpu材料制成的、厚度为30微米的保护层,以及厚度为15微米的、粘贴于保护层上的粘贴层。测试人员采用300毫米每分钟的作用力对测试样条进行拉伸实验,发现在拉伸到伸长率高达400%时,测试条仍未发生断裂。由此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断裂伸长率,可避免在切换至剥离状态202的过程中,发生断裂。并且,通过实验表明,在5牛的作用力下,对采用tpu材料制成的膜层进行拉伸,以使拉伸变形量为5%,保持一小时后撤去拉力,该膜层可恢复至80%以上。由此说明,由该材料制成的保护层210具有一定的自恢复性能。当保护层210受到较为轻微的刮擦时,其可以起到自动恢复的效果,增长可分离保护膜2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保护层210的材料还包括咪唑离子,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在溶液原料阶段,可在聚氨酯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咪唑离子。咪唑离子本身具有大量的氢键,在受力处断裂后可以自行连接恢复,因此,具有较好的修复功能。同时,由于聚氨酯本身具有异氰酸基团(—nco基团),咪唑离子本身具有羟基(—oh基团)。通过大量实验表明,两者可发生接枝反应,从而实现一体化连接。含有一定咪唑离子的保护层210具有较佳的修复功能,当保护层210受到较为轻微的刮擦时,其可以起到较好自动恢复的效果,增长可分离保护膜200的使用寿命。

咪唑离子的含量小于等于5%。通过控制咪唑例子的含量,可保证保护层210的透过率在90%以上,保证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4所示,必要时可参考图3所示,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可分离保护膜200的剥离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可分离保护膜200。所述可分离保护膜包括保护层和粘贴层,所述粘贴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粘贴面和第二粘贴面,所述第一粘贴面与所述保护层粘接,所述第二粘贴面与显示单元粘接。

剥离方法包括:

步骤1000:沿第一方向x拉伸保护层210,保护层210带动粘贴层220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x拉伸,使粘贴层220的厚度由拉伸前的第一厚度d1调整为第二厚度d2。其中,第一方向x垂直于粘贴层220的厚度方向,第二厚度d2小于第一厚度d1。

步骤2000:将保护层210自显示单元100剥离。

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当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时,粘贴层220的黏性会出现大幅的降低,粘贴层220的黏性会下降至可轻易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下来的程度。由此可知,在本实施例中,仅需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并可实现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的分离,即可轻易实现将可分离保护膜200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下来,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200的更换。

进一步的,沿第一方向x拉伸前,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大于等于1000克力每英寸。

沿所述第一方向x拉伸后,第二粘贴面222的剥离力小于等于50克力每英寸。通过上述设置,沿第一方向x拉伸前,可分离保护膜200能够紧密的紧密贴合于显示单元100的表面,有效避免可分离保护膜20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出现分离、剥落的现象,同时保证了显示面板10的视觉效果。

第二厚度d2与第一厚度d1的比值小于等于0.5。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沿第一方向x拉动保护层210,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当粘贴层220的厚度减小为原来的1/2时,粘贴层220的黏性会出现大幅的降低,粘贴层220的黏性会下降至可轻易自显示单元100的表面剥离下来的程度。

进一步的,可分离保护膜100为上述的可分离保护膜100。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方向x拉伸前,即为在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粘贴状态201时,保护层210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第一长度h1。沿所述第一方向x拉伸后,即为在可分离保护膜200处于剥离状态202时,保护层210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为第二长度h2。第二长度h2与第一长度h1的比值大于等于3。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当拉伸率大于等于300%时,粘贴层220和显示单元100之间的黏性大幅的降低,有利于可分离保护膜200的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