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虫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22932发布日期:2022-05-07 09:5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诱虫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蓟马、粉虱、蚜虫和斑潜蝇等小型害虫,一直是蔬菜、花卉和重要经济作物上的主要害虫,其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寄主范围广,对作物危害极大。诱虫板作为一项重要的害虫物理防控产品,遵循绿色、安全、环保的植保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林果生产中,用于害虫的监测和防控。诱虫板的使用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延缓了害虫的抗药性,并降低了环境和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食品质量和品质。
3.现有技术中胶黏剂主要靠添加信息素或植物香精,起到吸引虫类的作用,但信息素和植物香精的成本高;随时间迁移,信息素和植物香精逐渐挥发,吸引虫类的效用逐渐降低,诱虫的有效时间短。
4.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无需添加信息素或植物香精,也可达到理想诱虫效果的诱虫板,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诱虫板主要通过添加信息素或植物香精起到诱虫的效果,其存在信息素和植物香精的成本高,易挥发,诱虫的有效时间短等缺陷,而提供一种诱虫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诱虫板耐水性能、粘结力、初粘力和耐热性较好;以水为溶剂,安全环保;可利用灌装机将胶黏剂压到灌装瓶中,在使用时直接喷涂在黄色或蓝色诱虫板基材的表面,靠颜色吸引虫类,工艺简洁,价格低廉。
6.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本发明提供一种诱虫板,其包括诱虫板基材和涂覆在所述诱虫板基材上的胶黏剂;
8.其中,所述胶黏剂的原料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100~300份水、1~6份聚合型乳化剂、40~280份丙烯酸酯单体、2~5份含羧基单体、0.1~2份引发剂、0.1~1份碳酸氢钠、0.1~1份氧化剂和0.1~1份还原剂。
9.本发明中,所述水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去离子水。
10.本发明中,所述聚合型乳化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可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和所述含羧基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的乳化剂,较佳地为乙烯基磺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烯丙氧基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乙烯基磺酸钠或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11.本发明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单体,较佳地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更佳地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丙烯酸乙酯、丙烯
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或“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
12.当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时,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重量份数比可为(100~110):(25~35):(45~55):(1~3),较佳地为105:30:50:2。
13.当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时,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重量份数比可为(40~50):(170~180):(1~3),较佳地为45:175:2。
14.当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时,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重量份数比可为(140~150):(60~75):(1~3),较佳地为145:70:2。
15.当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所述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混合物时,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的重量份数比可为(40~50):(170~180):(1~2),较佳地为45:175:1。
16.本发明中,所述含羧基单体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分子式中含有羧基,可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发生聚合反应的单体,较佳地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混合物”或“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的混合物”。
17.当所述含羧基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混合物时,所述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的重量份数比可为(1~3):(1~2),较佳地为2:1。
18.本发明中,所述引发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用于引发聚合反应的化合物,较佳地为水溶性引发剂,更佳地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和过硫酸铵中一种或多种,进一步更佳地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19.本发明中,所述氧化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氧化剂,较佳地为过氧化氢和/或叔丁基过氧化氢,更佳地为过氧化氢。
20.本发明中,所述还原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水溶性还原剂,较佳地为吊白块和/或异抗坏血酸,更佳地为吊白块。
21.一较佳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氧化剂为双氧水时,所述还原剂为吊白块。
22.一较佳实施方案中,当所述氧化剂为叔丁基过氧化氢时,所述还原剂为吊白块或异抗坏血酸。
23.本发明中,所述胶黏剂的原料组合物中还可进一步包括苯乙烯。
24.其中,所述苯乙烯的重量份数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小于或等于20份,更佳地为10~20份。
25.本发明中,所述水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230~300份。
26.本发明中,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5~6份。
27.本发明中,所述丙烯酸酯单体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180~230份,更佳地为187~222份,例如,为217份或221份。
28.本发明中,所述含羧基单体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2~3份。
29.本发明中,所述引发剂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0.9~1.2份,更佳地为1~1.2份。
30.本发明中,所述碳酸氢钠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0.5~1份。
31.本发明中,所述氧化剂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0.8~1份。
32.本发明中,所述还原剂的重量份数较佳地为0.6~1份。
33.本发明中,所述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包括如下步骤:
34.(1)“40wt%~60wt%所述水和50wt%~70wt%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的混合物”、所述丙烯酸酯单体和所述含羧基单体混合,得预乳化液;
35.(2)混合物料a与20wt%~30wt%所述引发剂混合,得混合物料b,其中,所述混合物料a为剩余所述水、所述碳酸氢钠、剩余所述聚合型乳化剂、和部分步骤(1)制得的所述预乳化液的混合物;
36.(3)向所述混合物料b中滴加剩余所述引发剂和剩余步骤(1)制得的所述预乳化液,保温,得混合物料c;
37.(4)在温度为65~75℃的条件下,所述混合物料c依次与所述氧化剂和所述还原剂混合,得胶黏剂。
38.步骤(1)中,40wt%~60wt%所述水和50wt%~70wt%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为40wt%~60wt%所述水和50wt%~70wt%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经混合,即可。其中,以40wt%~60wt%所述水为例,所述百分比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认为地,步骤(1)中使用的所述水的质量占所述胶黏剂的原料组合物中所述水的总质量的百分比。
39.步骤(1)中,所述混合的时间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20~40min。
40.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料a的制备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为剩余所述水、所述碳酸氢钠、剩余所述聚合型乳化剂和部分步骤(1)制得的所述预乳化液经混合,即可。
41.步骤(2)中,剩余所述水的重量份数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认为地所述胶黏剂的原料组合物中的所述水的重量份数减去步骤(1)中使用的所述水的重量份数。
42.步骤(2)中,剩余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的重量份数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认为地所述胶黏剂的原料组合物中的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的重量份数减去步骤(1)中使用的所述聚合型乳化剂的重量份数。
43.步骤(2)中使用的所述预乳化液的用量为1.5wt%~10wt%,较佳地为1.7wt%~2.9wt%,更佳地为1.7wt%~2.6wt%,所述百分比为步骤(2)使用的所述预乳化液的质量占步骤(1)制得的所述预乳化液的总质量的百分比。
44.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温度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75~90℃,更佳地为80~89℃,进一步更佳地为85~89℃。
45.步骤(2)中,所述混合的时间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25~55min,更佳地为30~50min,进一步更佳地为40~50min。
46.步骤(3)中,剩余所述引发剂的重量份数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认为地所述胶黏剂的原料组合物中的所述引发剂的重量份数减去步骤(2)中使用的所述引发剂的重量份数。
47.步骤(3)中使用的所述预乳化液的重量份数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认为地步骤(1)制得的所述预乳化液的总重量份数减去步骤(2)中使用的所述预乳化液的重量份数。
48.步骤(3)中,所述滴加的时间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2.5~6h,更佳地为3~5h,进一步更佳地为3~4h。
49.步骤(3)中,所述滴加时体系的温度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75~90℃,更佳地为80~89℃,进一步更佳地为85~89℃。
50.步骤(3)中,所述保温的温度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温度,较佳地为75~90℃,更佳地为80~89℃,进一步更佳地为85~89℃。
51.步骤(3)中,所述保温的时间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时间,较佳地为0.5~1.5h。
52.步骤(4)中,所述氧化剂和所述还原剂的添加方式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为滴加。
53.步骤(4)中,所述混合的操作之后,还可进一步包括降温、调节体系的ph值至6~9和过滤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操作。
54.其中,所述降温的条件和方法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条件和方法,一般可为降温至室温。
55.其中,所述调节体系的ph值至6~9的方法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可为通过添加ph调节剂的方法进行调节。所述ph调节剂可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ph调价剂,较佳地为6.5~7.5。
56.其中,所述过滤的条件和方法可为本领域该类操作常规的条件和方法。所述过滤的目的为去除体系中大颗粒的杂质,收集的滤液为所述胶黏剂。
5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诱虫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胶黏剂喷涂在所述诱虫板基材的表面,即可。
58.本发明中,所述胶黏剂的喷涂厚度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0.005~0.08mm,更佳地为0.01~0.06mm,进一步更佳地为0.015~0.04mm,例如,为0.03mm。
59.本发明中,所述诱虫板基材的颜色可为本领域诱虫板为吸引害虫常规设置的颜色,一般可为蓝色和/或黄色。
60.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61.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62.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诱虫板的原料中包括聚合型乳化剂,聚合性乳化剂在单体共聚过程中参与聚合反应,研发过程中发现,当胶黏剂经涂布,干燥形成乳胶膜后,聚合型乳化剂不会游离至乳胶膜表面,不会影响乳胶膜的耐水性能和粘结力;使用大量丙烯酸酯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可使胶黏剂成膜后具有较佳的初粘力和耐热性;以水作溶剂,安全环保;可利用灌装机将胶黏剂压到灌装瓶中,在使用时直接喷涂在黄色和/或蓝色诱虫板基材的表面,靠颜色吸引虫类,工艺简洁,价格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63.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64.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乙烯基磺酸钠购自于济南汇锦川化工有限公司,cas号为3039-83-6。
65.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购自于宜兴市嘉腾化工有限公司,型号为np-4。
66.实施例1
67.诱虫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8.步骤1:制备预乳化液:在预乳化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20份,聚合型乳化剂乙烯基磺酸钠4份,室温下开启搅拌,然后在烧杯中称取丙烯酸异辛酯105份、丙烯酸乙酯30份、丙烯酸丁酯50份、苯乙烯20份、甲基丙烯酸3份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份,并加入预乳化釜内一起高速分散20min,即得预乳化液;
69.步骤2:在反应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10份,0.5份碳酸氢钠,聚合型乳化剂乙烯基磺酸钠2份和步骤1制得的预乳化液15份后,制得混合物料a,开始搅拌并加热,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75℃时,再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钾0.3份,继续混合50min,制得混合物料b;
70.步骤3:在75℃条件下,向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料b中同时滴加过硫酸钾0.9份和剩余部分预乳化液,滴加时间为5h,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h,制得混合物料c;
71.步骤4:保温结束后,在65~75℃条件下,混合物料c依次与氧化剂过氧化氢0.8份和还原剂吊白块0.6份混合,对反应体系进行后处理,混合后,降至室温,将反应体系中和至ph值为6~9,过滤,收集滤液,出料,制得胶黏剂;
72.步骤5:采用压力灌装机将胶黏剂压入灌装瓶,每瓶500g;
73.步骤6:将胶黏剂均匀喷涂在黄色的诱虫板基材的表面,其中,胶黏剂的厚度为0.03mm。
74.实施例2
75.诱虫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6.步骤1:制备预乳化液:在预乳化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20份,聚合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室温下开启搅拌,然后在烧杯中称取丙烯酸乙酯45份、丙烯酸丁酯175份、甲基丙烯酸2份、丙烯酸1份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份,并加入预乳化釜内一起高速分散20min,即得预乳化液;
77.步骤2:在反应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10份,0.5份碳酸氢钠,聚合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份和步骤1制得的预乳化液15份后,制得混合物料a,开始搅拌并加热,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80℃时,再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钠0.3份,继续混合40min,制得混合物料b;
78.步骤3:在80℃条件下,向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料b中同时滴加过硫酸钠0.7份和剩余部分预乳化液,滴加时间为4h,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h,制得混合物料c;
79.步骤4:保温结束后,在65~75℃条件下,混合物料c依次与氧化剂过氧化氢0.8份和还原剂吊白块0.6份混合,对反应体系进行后处理,混合后,降至室温,将反应体系中和至ph值为6~9,过滤,收集滤液,出料,制得胶黏剂;
80.步骤5:采用压力灌装机将胶黏剂压入灌装瓶,每瓶500g;
81.步骤6:将胶黏剂均匀喷涂在黄色的诱虫板基材的表面,其中,胶黏剂的厚度为0.03mm。
82.实施例3
83.诱虫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4.步骤1:制备预乳化液:在预乳化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20份,聚合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份,室温下开启搅拌,然后在烧杯中称取丙烯酸异辛酯145份、丙烯酸丁酯70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2份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份,并加入预乳化釜内一起高速分散20min,即得预乳化液;
85.步骤2:在反应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10份,0.5份碳酸氢钠,聚合型乳化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份和步骤1制得的预乳化液15份后,制得混合物料a,开始搅拌并加热,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89℃时,再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2份,继续混合30min,制得混合物料b;
86.步骤3:在89℃条件下,向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料b中同时滴加过硫酸铵0.7份和剩余部分预乳化液,滴加时间为3h,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h,制得混合物料c;
87.步骤4:保温结束后,在65~75℃条件下,混合物料c依次与氧化剂过氧化氢0.8份和还原剂吊白块0.6份混合,对反应体系进行后处理,混合后,降至室温,将反应体系中和至ph值为6~9,过滤,收集滤液,出料,制得胶黏剂;
88.步骤5:采用压力灌装机将胶黏剂压入灌装瓶,每瓶500g;
89.步骤6:将胶黏剂均匀喷涂在黄色的诱虫板基材的表面,其中,胶黏剂的厚度为0.03mm。
90.实施例4
91.诱虫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2.步骤1:制备预乳化液:在预乳化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20份,聚合型乳化剂乙烯基磺酸钠4份,室温下开启搅拌,然后在烧杯中称取丙烯酸乙酯45份、丙烯酸丁酯170份、甲基丙烯酸2份、马来酸1份和丙烯酸羟乙酯1份,并加入预乳化釜内一起高速分散20min,即得预乳化液;
93.步骤2:在反应釜内加入去离子水110份,1份碳酸氢钠,聚合型乳化剂乙烯基磺酸钠2份和步骤1制得的预乳化液10份后,制得混合物料a,开始搅拌并加热,待反应釜内温度升至85℃时,再加入引发剂过硫酸铵0.2份,继续混合30min,制得混合物料b;
94.步骤3:在75℃条件下,向步骤2制得的混合物料b中同时滴加过硫酸铵0.7份和剩余部分预乳化液,滴加时间为4h,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1h,制得混合物料c;
95.步骤4:保温结束后,在65~75℃条件下,混合物料c依次与氧化剂过氧化氢0.8份和还原剂吊白块0.6份混合,对反应体系进行后处理,混合后,降至室温,将反应体系中和至ph值为6~9,过滤,收集滤液,出料,制得胶黏剂;
96.步骤5:采用压力灌装机将胶黏剂压入灌装瓶,每瓶500g;
97.步骤6:将胶黏剂均匀喷涂在黄色的诱虫板基材的表面,其中,胶黏剂的厚度为0.03mm。
98.以上仅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满足国标gbt 24689.4-2009的使用要求,上述实施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他改进与优化,而由此所进行的改进与优化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