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低粘着性胶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71044发布日期:2021-12-31 19:4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胶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初期低粘着性胶水。


背景技术:

2.胶水薄膜通过牢固地粘在被粘体上,用于被粘体之间的粘结、被粘体上物品的固定、被着体的强化等为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从粘贴的初期开始就使用发挥高粘着力的胶水。另外,提出了在粘贴到被粘体的初期显示低粘着力,之后,能够使粘着力大幅上升的胶水;具有这种特性的胶水,在粘结力上升之前,可以抑制由于粘贴错误或贴坏导致的成品率下降,发挥再粘贴性能。而且,在粘着力上升后,可以发挥胶水本来强粘着性能的使用目的。关于同时具有初始低粘着性和使用时强粘着性的胶水,主要从粘接剂的性质和组成方面进行讨论,但是却没有满足性能的胶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初期低粘着性胶水,贴在被粘体上后,在室温范围(例如20℃~30℃)内,可暂时抑制其较低的粘着力,由于在此期间可以发挥良好的再粘贴性能,所以可以在抑制良品率和包括该增强膜在内的产品的高品质化方面做贡献;而且,粘着性能可以通过老化(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组合等)大大提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成分: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100份、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0.05

20份、交联剂0.05

20份。
5.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的单体为丙烯酸2

异辛酯(2eha)、n

乙烯
‑2‑
吡咯烷(nvp)以及含有羟基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6.进一步地,所述的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在10000

35000。
7.进一步地,所述的交联剂是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8.进一步地,所述的胶水在粘贴后在80℃温度下加热5分钟然后在23℃温度下放置30分钟后的粘着力(n2)是粘贴后在23℃温度下放置30分钟后的粘着力(n1)的10倍以上。
9.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如下:在配套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及冷却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丙烯酸2

异辛酯(2eha)60份、n

乙烯
‑2‑
吡咯烷(nvp)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份、丙烯酸2

羟乙酯(hea)15份、以及作为聚合溶剂的醋酸乙酯200份在60℃的氮气环境下搅拌2小时后,投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 0.2份,在60℃温度下进行6小时反应,得到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该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的mw是100万;在配套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却器、滴水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甲苯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4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bma)20份、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
(2ehma)20份、含有官能基当量为900g/mol的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7份、含有官能基当量为4600g/mol的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1.3份、以及作为连锁反应剂的巯基乙酸甲酯0.51份;然后,在70℃的氮气环境下搅拌1小时后,投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 0.2部投入后,在70℃温度下反应2小时后,再投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 0.1份,接着,在80℃反应5小时,获得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该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的mw是2万;在上述每100重量份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的溶液中,加入2.5重量份的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2.5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1,1,1

三羟甲基丙烷的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附加体),均匀混合调配成胶水。
10.采用上述组分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初期低粘着性胶水,贴在被粘体上后,在室温范围(例如20℃~30℃)内,可暂时抑制其较低的粘着力,由于在此期间可以发挥良好的再粘贴性能,所以可以在抑制良品率和包括该增强膜在内的产品的高品质化方面做贡献;而且,粘着性能可以通过老化(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组合等)大大提高。
11.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如下重量份成分: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和交联剂;在配套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及冷却器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丙烯酸2

异辛酯(2eha)60份、n

乙烯
‑2‑
吡咯烷(nvp)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10份、丙烯酸2

羟乙酯(hea)15份、以及作为聚合溶剂的醋酸乙酯200份在60℃的氮气环境下搅拌2小时后,投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 0.2份,在60℃温度下进行6小时反应,得到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该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的mw是100万;在配套有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冷却器、滴水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甲苯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4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bma)20份、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2ehma)20份、含有官能基当量为900g/mol的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8.7份、含有官能基当量为4600g/mol的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1.3份、以及作为连锁反应剂的巯基乙酸甲酯0.51份;然后,在70℃的氮气环境下搅拌1小时后,投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 0.2部投入后,在70℃温度下反应2小时后,再投入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aibn 0.1份,接着,在80℃反应5小时,获得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该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的mw是2万;在上述每100重量份玻璃转移温度tg0℃未满的聚合物的溶液中,加入2.5重量份的具有聚有机硅氧烷框架的单体与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的聚合物、2.5重量份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1,1,1

三羟甲基丙烷的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附加体),均匀混合调配成胶水。
12.采用上述组分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初期低粘着性胶水,贴在被粘体上后,在室温范围(例如20℃~30℃)内,可暂时抑制其较低的粘着力,由于在此期间可以发挥良好的再粘贴性能,所以可以在抑制良品率和包括该增强膜在内的产品的高品质化方面做贡献;而且,粘着性能可以通过老化(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组合等)大大提高。
13.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