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85163发布日期:2021-12-31 22:0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日用化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自动洗碗机也开始逐渐应用于宾馆、快餐店及工厂食堂等场所,自动洗碗机的洗涤循环过程主要包括浸泡或预洗、主洗、漂洗、杀菌和干燥等步骤,在其漂洗过程中,一般会添加含催干剂的漂洗液进行漂洗,以达到更优的清洗干燥效果。
3.相关技术中催干剂由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低级醇、色素、防腐剂和去离子水组成,其中表面活性剂在催干剂中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器皿表面能量或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使得漂洗溶液可以以均匀薄水帘状从器皿表面上快速流下,继而减少了器皿上的斑点、斑膜的产生,且器皿干燥速率较快。
4.上述催干剂,其产生的泡沫较小但仍会随漂洗过程的进行积累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的累积除会降低催干剂的使用效果之外,还有可能溢出机械,对机械的运行和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除能保障催干效果,漂洗过程中还不易产生泡沫的催干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保障催干、漂洗效果的同时,使其不易产生泡沫,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表面活性剂增溶剂2

3份;洗涤剂0.8

1.2份;防腐剂0.1

0.5份;色素0.0002

00005份;去离子水80

100份;表面活性剂6

7份;所述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lf403中的两种及以上组成。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组分组成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其各组分间的复配效果最优,可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的同时,还可通过相互抑制消泡,显著减少泡沫的产生,继而赋予了机洗餐具催干剂优良的漂洗性能。
8.上述配比下的机洗餐具催干剂,主要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及其协同作用,显著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继而使得漂洗过程中,可以快速干燥,不易产生斑点或斑膜,且泡沫产生量较少,机洗餐具催干剂的漂洗性能不易受到影响。
9.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组成。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四种组分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其能通过四者的复配作用,显著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继而减少了漂洗后斑点或斑膜的产生,其污损面积仅为0.004

0.013%,且泡沫产生量较少,均高于ii级,保障了催干剂的漂洗性能。
11.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6

1.7):(31

32):(7

9)组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述比例四种组分表面活性剂复配得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其四者的复配作用更易,能显著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的同时,可减少了漂洗后斑点或斑膜的产生,其污损面积仅为0.004

0.008%,且整体泡沫产生量较少,均高于i级,综上赋予了催干剂优良的漂洗性能。
13.优选的,还包括0.3

0.5份的含磷螯合助剂,所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复配而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含磷螯合助剂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干剂的漂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含磷螯合助剂除具有螯合钙、镁离子的能力,可将硬水软化的同时,还能通过三者的复配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能力,继而进一步减少器皿上的斑点或斑膜。
15.优选的,所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3

0.5):(0.05

0.15)复配而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配比及含量的含磷螯合助剂,其三者的复配协同效果更优,可显著软化硬水,改善水质的同时,还能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能力,继而显著减少器皿上的斑点或斑膜,其污损面积仅为0.003

0.005%,优选的,所述含磷螯合助剂的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混合,并按固液比1:(2

3)混合加入至水中,加热至90

100℃后,以800

1000r/min混合45

60min,制得混合料a;ii、再将所得混合料a与聚醚胺进一步混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2000

3000r/min混合60

90min,制得乳化料b后,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其含水量低于0.05%后,即可制得含磷螯合助剂。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工艺制得的含磷螯合助剂其性能稳定均一,能稳定发挥改善水质,并促进表面活性剂分散润湿的功效,且各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因而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18.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为异丙基苯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和烷基萘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见上述组分复配而成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干剂的漂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促进了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溶解、润湿等性能,继而强化了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效果。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增溶剂按对应重量份数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5

10min;s2、再加入除色素外的其余组分,继续搅拌5

10min;s3、待溶解完全后,最后加入色素,并加热至60

80℃,搅拌10

20min,然后通过200

250目过滤网过滤出料,即可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工艺整体较为简易,各项条件易于控制和达到的同时,所得产品的性能较为均一稳定,因而适用于以较低的成本去批量化产业化的生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复合的表面活性剂配合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组分,可显著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的同时,还能通过相互抑制消泡,以此减少泡沫的产生,继而赋予了机洗餐具催干剂优良的漂洗性能;2、本技术通过含磷螯合助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催干剂的漂洗效果,除能通过螯合钙、镁离子,改善水质外,还能通过三者的复配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能力,继而进一步减少器皿上的斑点或斑膜;3、本技术中的制备方法较为简易,各项操作条件易于控制的同时,所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的性能较为稳定均一,均具有较优的漂洗消泡性能,因而适用于大批量产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外本技术的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
24.aeo

7、aeo

9,均采购自济南汇锦川商贸有限公司;lf221、lf403,均采购自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聚醚胺,cas编号:9046

10

0,采购自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异丙基苯磺酸钠(scs

40)型号bp

8166,采购自山东邦普进出口有限公司。
25.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含磷螯合助剂,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0.2kg柠檬酸钠和0.02kg三聚磷酸钠混合,并按固液比1:2混合加入至水中,加热至95℃后,以800r/min混合60min,制得混合料a;ii、再将所得混合料a与聚醚胺进一步混合,聚醚胺为1.0k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3000r/min混合60min,制得乳化料b后,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其含水量低于0.05%后,即可制得含磷螯合助剂;即上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2:0.02复配而成。
26.制备例2一种含磷螯合助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0.3kg柠檬酸钠和0.05kg三聚磷酸钠混合,并按固液比1:2混合加入至水中,加热至95℃后,以800r/min混合60min,制得混合料a;ii、再将所得混合料a与聚醚胺进一步混合,聚醚胺为1.0k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
以3000r/min混合60min,制得乳化料b后,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其含水量低于0.05%后,即可制得含磷螯合助剂;即上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3:0.05复配而成。
27.制备例3一种含磷螯合助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0.4kg柠檬酸钠和0.10kg三聚磷酸钠混合,并按固液比1:2混合加入至水中,加热至95℃后,以800r/min混合60min,制得混合料a;ii、再将所得混合料a与聚醚胺进一步混合,聚醚胺为1.0k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3000r/min混合60min,制得乳化料b后,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其含水量低于0.05%后,即可制得含磷螯合助剂;即上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4:0.10复配而成。
28.制备例4一种含磷螯合助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0.5kg柠檬酸钠和0.15kg三聚磷酸钠混合,并按固液比1:2混合加入至水中,加热至95℃后,以800r/min混合60min,制得混合料a;ii、再将所得混合料a与聚醚胺进一步混合,聚醚胺为1.0k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3000r/min混合60min,制得乳化料b后,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其含水量低于0.05%后,即可制得含磷螯合助剂;即上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5:0.15复配而成。
29.制备例5一种含磷螯合助剂,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制备方法如下:i、先将0.6kg柠檬酸钠和0.20kg三聚磷酸钠混合,并按固液比1:2混合加入至水中,加热至95℃后,以800r/min混合60min,制得混合料a;ii、再将所得混合料a与聚醚胺进一步混合,聚醚胺为1.0kg,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以3000r/min混合60min,制得乳化料b后,真空干燥,除去水分,使其含水量低于0.05%后,即可制得含磷螯合助剂;即上述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6:0.2复配而成。
30.性能检测试验分别取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得到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各20g用于洗碗机的漂洗作业中,待清洗样品均为5个大小、型号、材质均一致的陶瓷盘,然后对其进行性能检测:1)观察漂洗完成后样品表面有无斑点或斑膜,若有,则计算其占器皿总面积的百分比,取平均值,计作污损面积a%;2)观察漂洗过程中,有无泡沫产生,并根据泡沫产生量进行评级;评级标准如下:
其中设备为欧倍力obo

1839sh洗碗机;洗涤剂型号为01,采购自奇妙(广州)清洁用品有限公司,用量按总水耗重量的0.5%加入;洗涤工艺及条件为:洗涤1小时,其中主洗60℃,漂洗68℃,具体操作按设备指示和说明书内容;水耗:8.5l,家用自来水,经检测钙镁离子含量均小于300ppm。实施例
31.实施例1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并通过如下制备方法制得:s1、先将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增溶剂按对应重量份数与去离子水以800r/min混合搅拌10min;表面活性剂由aeo

7和lf221按1:1组成;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为异丙基苯磺酸钠;s2、再加入除色素外的其余组分,继续搅拌5min;其中洗涤剂为一水柠檬酸,防腐剂为山梨酸钾;s3、待溶解完全后,最后加入色素,色素为狮头牌85号亮蓝(rm

4044),并加热至60℃,搅拌25min,然后通过200

250目过滤网过滤出料,即可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
32.实施例2

6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表1所示。
33.表1:实施例1

6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
对比例1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仅为单独的aeo

7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34.对比例2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仅为单独的lf221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35.抽取上述实施例1

6和对比例1

2中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分别记录其污损面积a%和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量等级,测试结果记入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

6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除能有效减少器皿上产生的斑点或斑膜的同时,还大幅度抑制了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生,使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i级,继而保障漂洗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污损面积为0.007

0.018%,相比于对比例1减少了18

68%,相比于对比例2减少了87

94%,可见上述表面活性剂间具有一定复配协同效应。
36.进一步,实施例2

4为较优实施例,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7

0.015%,可见上述组分及含量为较优选配比,该配比下的催干剂其漂洗效果较好。
37.特别是,实施例3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其泡沫产量等级高达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7%,可见上述组分及含量为最优选配比,该配比下的催干剂其漂洗效果最好。
38.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上述配比下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其表面活性剂组分与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等组分的复配效果最优,因而使得表面活性剂除能减少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的同时,还可通过相互抑制消泡,显著减少泡沫的产生,且能快速干燥,综上赋予了机洗餐具催干剂优良的漂洗性能。
39.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对比例1相对于实施例1,由于仅采用单独的aeo

7作为表面活性剂,其漂洗效果大幅度降低,泡沫产量等级虽仍为ii级,但其污损面积较大,为0.022%,相比实施例1增加了22%。
40.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对比例2相对于实施例1,由于仅采用单独的lf221作为表面活性剂,其漂洗效果大幅度降低,泡沫产量等级仅为iii级,且污损面积较大,高达0.112%,相比实施例1增加了522%。
41.综上所述,上述配比下的机洗餐具催干剂,除能通过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及其协同作用,减少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的同时,还可相互抑制消泡,显著减少泡沫的产生,且干燥快速,不易产生斑点或斑膜,继而赋予了机洗餐具催干剂较为优良的漂洗性能。
42.实施例7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5:30:6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43.实施例8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6:31:7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44.实施例9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65:31.5:8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45.实施例10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7:32:9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46.实施例11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8:33:10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47.抽取上述实施例7

11中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分别记录其污损面积a%和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量等级,测试结果记入下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7

11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除能有效减少器皿上产生的斑点或斑膜的同时,还大幅度抑制了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生,使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i级,继而保障漂洗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污损面积为0.004

0.013%,相比于实施例1,减少了28

78%,可见上述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协同效应较好。
48.进一步,实施例8

10为较优实施例,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4

0.008%,可见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
(1.6

1.7):(31

32):(7

9)组成时其漂洗效果较好。
49.特别是,实施例9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其泡沫产量等级高达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4%,可见表面活性剂由aeo

7、aeo

9、lf221和lf403按重量比1:1.65:31.5:8组成时其漂洗效果最好。
50.综上所述,上述四种组分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其能通过四者的复配作用,显著降低液体和固体界面张力,继而减少了漂洗后斑点或斑膜的产生,保障了催干剂的漂洗性能。
51.实施例12

16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如下表所示,其中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2:0.02复配而成。
52.表:实施例12

16中各组分及相应重量(kg)抽取上述实施例12

16中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分别记录其污损面积a%和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量等级,测试结果记入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2

16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除能有效减少器皿上产生的斑点或斑膜的同时,还大幅度抑制了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生,使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i级,继而保障漂洗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污损面积为0.008

0.015%,相比于实施例1,减少了17

39%,可见含磷螯合助剂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干剂的漂洗效果。
53.进一步,实施例13

15为较优实施例,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3

0.005%,可见含磷螯合助剂的用量为0.3

0.5kg时其漂洗效果较好。
54.特别是,实施例14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其泡沫产量等级高达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3%,可见含磷螯合助剂的用量为0.4kg时其漂洗效果较好。
55.综上所述,含磷螯合助剂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干剂的漂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含磷螯合助剂除具有螯合钙、镁离子的能力,可将硬水软化的同时,还能通过三者的复配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能力,继而进一步减少器皿上的斑点或斑膜。
56.实施例17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3:0.05复配而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4相同。
57.实施例18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4:0.10复配而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4相同。
58.实施例19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5:0.15复配而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4相同。
59.实施例20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6:0.2复配而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4相同。
60.抽取上述实施例17

20中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分别记录其污
损面积a%和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量等级,测试结果记入下表:测试结果记入下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7

20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除能有效减少器皿上产生的斑点或斑膜的同时,还大幅度抑制了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生,使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级,继而保障漂洗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污损面积为0.003

0.007%,相比于实施例14,减少了13

63%,可见上述组分复配而成的含磷螯合助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干剂的漂洗效果。
61.进一步,实施例17

19为较优实施例,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3

0.005%,可见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3

0.5):(0.05

0.15)复配而成时其漂洗效果较好。
62.特别是,实施例18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其泡沫产量等级高达i级的同时,污损面积较小,仅为0.003%,可见含磷螯合助剂由聚醚胺、柠檬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按重量比1:0.4:0.1复配而成时其漂洗效果最优。
63.综上所述,上述配比及含量的含磷螯合助剂,其三者的复配协同效果更优,可显著软化硬水,改善水质的同时,还能增强表面活性剂的润湿能力,继而显著减少器皿上的斑点或斑膜。
64.实施例21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为异丙基苯磺酸钠和二甲苯磺酸钠按1:1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65.实施例22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为异丙基苯磺酸钠和烷基萘磺酸钠按1:1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66.实施例23一种机洗餐具催干剂,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除表面活性剂增溶剂为异丙基苯磺酸钠、二甲苯磺酸钠和烷基萘磺酸钠按1:1:1组成外,其他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67.抽取上述实施例21

23中制得机洗餐具催干剂,对其进行性能检测,分别记录其污
损面积a%和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量等级,测试结果记入下表:测试结果记入下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1

23中制得的机洗餐具催干剂,除能有效减少器皿上产生的斑点或斑膜的同时,还大幅度抑制了漂洗过程中的泡沫产生,使其泡沫产量等级均高于ii级,继而保障漂洗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污损面积为0.010

0.016%,相比于实施例1,减少了11

44%。
68.可见上述组分复配而成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其多种组分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间具有一定复配效果,其中三者同时使用时,复配效果最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催干剂的漂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促进了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溶解、润湿等性能。
6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