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胶结构及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3576发布日期:2022-06-02 03:3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背胶结构及电子产品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背胶贴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胶结构及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2.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握持手感的追求越来越高,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由此,电子产品侧边的弧度也越做越大,电子产品的后盖也往往通过背胶粘贴到电子产品上。
3.而电子产品的后盖的配合端面往往是曲面结构,背胶一面先粘到后盖的配合端面上,做成后盖组件,背胶的另一面则贴有蓝膜保护膜。当需要将后盖装到电子产品上时,把背胶上的蓝膜撕掉就可以粘到电子产品上面,组装成整机。
4.蓝膜是一层塑料材质的保护膜,材质较硬,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屈服能力,一方面起到保护背胶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起到支撑背胶的作用。但由于后盖的配合端面为曲面结构,蓝膜本身具有的弹性和抗屈服性,使蓝膜与背胶之间很容易出现气泡,甚至使蓝膜与背胶脱开,当蓝膜脱开背胶后,蓝膜对背胶粘性的保护作用便消失,背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背胶粘性降低,使得后盖与电子产品无法牢固的粘接。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胶结构及电子产品。
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胶结构,包括背胶本体和保护膜;
7.所述背胶本体一侧贴附所述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薄膜层和柔性支撑层,所述薄膜层一侧贴附在所述柔性支撑层上,另一侧贴附在所述背胶本体上。
8.可选的,所述保护膜还包括薄膜背胶层,所述薄膜背胶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层与所述柔性支撑层之间,所述薄膜层和所述柔性支撑层通过薄膜背胶层相互粘接。
9.可选的,所述薄膜层的厚度为0.01mm。
10.可选的,所述柔性支撑层由纸质材质制成。
11.可选的,所述薄膜层为塑料材质制成,所述薄膜层朝向所述背胶本体的一侧具有光滑面。
12.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包括上述所述的背胶结构。
13.可选的,所述电子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本体和后盖;
14.所述电子产品本体上设有中框,所述后盖粘接在所述中框上,所述背胶结构设置在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框配合的端面上。
15.可选的,所述背胶结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背胶结构沿所述后盖的所述端面设置。
16.可选的,所述背胶结构为长条形结构,所述背胶结构围绕所述后盖所述端面设置。
17.可选的,所述后盖的所述端面上设有定位柱或定位孔,所述保护膜上设有与所述
定位柱或所述定位孔配合的避让孔。
1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公提供的背胶结构通过在背胶本体上设置保护膜,使得保护膜可以对背胶本体形成保护,防止背胶本体被外界环境污染,影响背胶本体的粘结性能。通过将保护膜设置成薄膜层和柔性支撑层的形式,薄膜层可以紧密贴附在背胶本体上,可以有效防止薄膜层与背胶本体之间出现气泡、起翘或脱开的问题,避免背胶本体暴露在空气中;柔性支撑层可以对薄膜层形成稳定支撑,使薄膜层可以方便地贴附到背胶本体上或者从背胶本体上分离。
附图说明
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背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电子产品上设置背胶结构的示意图。
24.其中,10、背胶本体;20、保护膜;21、薄膜层;22、柔性支撑层;23、薄膜背胶层;30、后盖;40、中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胶结构,背胶结构用于贴附在电子产品需要粘接配合的粘接面上,尤其适合应用在粘接面为曲面的情况,背胶结构可以保证背胶的有效性,防止背胶暴露在空气中导致粘接力下降的情况发生。
28.如图1所示,背胶结构包括背胶本体10和保护膜20。其中,背胶本体10的一侧贴附在电子产品待粘接的粘接面上,另一侧则贴附有保护膜20。保护膜20可以防止背胶本体10暴露在空气中,粘附空气中的灰尘,从而导致背胶本体10的粘接力下降。
29.保护膜20包括薄膜层21和柔性支撑层22,薄膜层21一侧贴附在柔性支撑层22上,另一侧贴附在背胶本体10上,从而对背胶本体10形成保护。
30.优选的,薄膜层21为塑料材质制成,薄膜层21与背胶本体10贴附的一侧具有光滑的表面,从而使薄膜层21与背胶本体10可以比较容易的进行分离,而不会在分离后残留在背胶本体10上。
31.柔性支撑层22的作用是对薄膜层21形成支撑,使保护膜20在贴附在背胶本体10上时,能够成自然展开,较为容易的贴附在背胶本体10上,在与背胶本体10分离时可以较为容
易的从背胶本体10上分离。
32.柔性支撑层22与薄膜层21牢固的粘接在一起,从而使柔性支撑层22与薄膜层21不易分离。当保护膜20从背胶本体10上分离时,柔性支撑层22和薄膜层21能够一体从背胶本体10上分离下来。
33.本公提供的背胶结构通过在背胶本体10上设置保护膜20,使得保护膜20可以对背胶本体10形成保护,防止背胶本体10被外界环境污染,影响背胶本体10的粘结性能。通过将保护膜20设置成薄膜层21和柔性支撑层22的形式,薄膜层21可以紧密贴附在背胶本体10上,可以有效防止薄膜层21与背胶本体10之间出现气泡、起翘或脱开的问题,避免背胶本体10暴露在空气中;柔性支撑层22可以对薄膜层21形成稳定支撑,使薄膜层21可以方便地贴附到背胶本体10上或者从背胶本体10上分离。
34.优先的,薄膜层21的厚度为0.01mm,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背胶本体10上贴附的蓝膜厚度0.1mm。薄膜层21的厚度更小,具有更好的柔韧性,可以根据背胶本体10形状、弧度进行任意改变,而不会在薄膜层21与背胶本体10之间出现气泡、起翘或脱开的问题。
35.可选的,柔性支撑层22为纸质材质制成,纸质材质在使用完后更容易降解,利于环保。而且纸质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通过使用纸质材质可以降低成本,对薄膜层21形成稳定的支撑,同时不会对薄膜层21的柔韧性造成影响,不会影响薄膜层21与背胶本体10之间的粘接。
36.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支撑层2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弹性和抗屈服能力低或者对薄膜层21有一定支撑能力的材料,以在撕掉背胶本体10上的柔性支撑层22时,柔性支撑层22可以被完整的撕掉,以利于清洁,如在应用于电池盖组件时对电池盖的拆卸。
37.优选的,保护膜20还包括薄膜背胶层23,薄膜背胶层23设置在薄膜层21与柔性支撑层22之间,薄膜层21和柔性支撑层22通过薄膜背胶层23稳定地粘接在一起。通过设置薄膜背胶层23使得薄膜层21与柔性支撑层22能够更加稳定的粘接在一起。
38.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如图2所示,电子产品包括上述的背胶结构。电子产品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在电子产品上使用上述的背胶结构,使得电子产品的配件可以牢固的粘附在一起。
39.本实施例提供的背胶结构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的需要设置背胶的地方,例如曲面屏组件上的背胶等。
40.可选的,电子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本体和后盖30。后盖30和电子产品本体通过粘接的形式相对固定。背胶结构设置在后盖30与电子产品本体配合的端面上,后盖30的端面为曲面结构,背胶结构设置在曲面结构的端面上。由于背胶结构包括薄膜层21和柔性支撑层22,并且薄膜层21的厚度仅为0.01mm,所述薄膜层21可以稳定的与背胶本体10贴附在一起,而不会因为薄膜层21弹性过强或抗屈服能力过强而导致薄膜层21与背胶本体10之间出现气泡、起翘或脱开的情况发生。
41.进一步地,电子产品本体上设有中框40,后盖30粘接在中框40上。
42.优先的,背胶结构设置数量为多个,多个背胶结构沿后盖30的配合端面设置,通过设置多个背胶结构,将每个背胶结构的长度进行缩短,使背胶结构更容易与后盖30的配合端面配合。
4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背胶结构设置为长条形结构,背胶结构围绕后盖30配合端面
设置,即仅设置一个背胶结构,通过该背胶结构实现后盖30与中框40的粘接。
44.优选的,后盖30的端面上设有定位柱或定位孔,保护膜20上设有与定位柱或定位孔配合的避让孔,从而避让配合端面上的定位柱或定位孔。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