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0417发布日期:2022-08-03 02:1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背景技术:

2.反光织物(以反光布为代表)是一种具有逆反射功能的反光产品,一般通过将具有逆反射功能的透明玻璃微珠植入到反光织物表面的树脂层内制成,现有技术非常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安全、消防防护、广告装饰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3.由于反光织物只能通过回复反射外接光源被动反光,因此使用环境受到限制(限于灯光环境)。为此,有人利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蓄能发光原理,通过在织物表面涂布或复合长余辉发光层来制作长余辉发光织物,使之具有余辉发光功能,但由于反光功能缺失,仅适用于时尚、装饰、美化、玩具,使用范围有限。
4.也有人通过在反光织物的树脂层内添加长余辉发光粉,从而制成了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反光发光织物。该反光发光织物通过蓄光在暗黑环境中能够自主发光,因此扩大了使用范围(可用于黑夜环境)。
5.但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反光发光织物由于工艺限制,其发光层上设有玻璃微珠,如专利号201310024558.9提出的多功能复合反光布及制作方法,专利号202023347334.6提出的蓄光阻燃反光布,专利号201621201901.8 提出的反光蓄光布,均在长余辉发光层上设有具有反光功能的透明玻璃微珠从而兼具反光和长余辉发光功能,但其结构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6.1、下部(至少部分)表面带有反射镀层的透明玻璃微珠植入(半嵌入)到长余辉发光层内,阻碍了其下方长余辉发光层的激发(感光)效果和余辉发光效果,从而影响了长余辉发光亮度和发光效果,目前仅用作普通装饰性为主的材料,满足不了特殊行业高标准要求,目前仅用作普通装饰性为主的材料,满足不了特殊行业高标准要求;
7.2、又由于透明玻璃微珠下方的长余辉发光层为浅色无机物层,相比铝粉或银粉的金属反射层,反光效果差;
8.现有产品要么发光亮度、反光亮度只有其中之一性能较理想,另外一个不理想,要么两者都不理想,限制了其实际使用范围;
9.3、现有的反光发光织物上包含有长余辉发光粉和结合树脂的混合涂层,而长余辉发光涂层的发光亮度是与长余辉发光粉的添加量和涂层厚度相关联的,特别在制作高亮度的反光发光织物时,由于热压转移后长余辉发光粉、结合树脂与基底材料三者的收缩率不一致,导致水洗烘干后产品收缩起皱,耐水洗性能差;
10.4、现有的反光发光织物相对普通织物,表面透气性差;
11.5、现有反光发光织物的表面都呈平面型,立体感不强,在制作标识类产品如log等产品方面有所欠缺;
12.6、透明玻璃微珠的折射和反射会影响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机器视觉,夜视、红外成像识别等),缺点更明显。
13.综上所述,现有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发光亮度低,目前仅用作快时尚、新颖装饰等侧重于服装用途的面料;但在充当特殊用途的光功能性拼料或光功能性辅料等方面各项性能尚不达标,特别其发光亮度或反光亮度等性能难以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主要起标识、警示作用的各种特殊要求(尤其在弱光源激发条件下),也与行业检测标准差距大,尤其现有产品不能满足智能穿戴织物和ai识别的技术融合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光发光功能织物,通过创新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材料、结构及其制作工艺,反光区域的反射效率和发光区域的发光亮度互不影响,可同时保持两者的发光亮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在发光区域由于没有透明玻璃微珠层折射和反射引起的光衰减,使长余辉发光层更易被外界光源激发,向外余辉发光亮度衰减更小,余辉发光亮度更高(对比现有技术,发光亮度提高30%以上),弱光源激发条件下发光亮度更具优势,并可通过在长余辉发光层下方设置白色增亮层,进一步提高余辉发光亮度和色彩饱和度(相对现有技术可提高20%以上),结合裁切、雕刻、打孔、分区热压转移等工艺,既可以制成各种版型,还可以释放局部应力,减少了因收缩率不一致所导致的隐患,避免织物起皱,使织物表面有透气效果,可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主要起标识、警示作用所需材料的各种特殊要求,并能满足行业检测标准。
15.特别可与荧光材料结合(使之可用于日光环境)制成具有反光、发光、荧光功能的光功能材料,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可充当面料、辅料、拼料用于服装、鞋帽、箱包或其他穿戴类用品或器具上起反光发光的功能。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图1-8所示,一种反光发光功能织物,所述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为包括织物基底层、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和复合胶层的长余辉发光层、底部带有复合胶层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复合卷材或复合片材,
17.所述的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的长余辉发光层通过复合胶层复合在织物基底层上,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通过复合胶层复合有呈条纹或图形或文字或其组合形状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即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被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所覆盖】使得入射到该区域的外界入射光经过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折射和反射后形成回归反射形成反光区域(表面),所述的反光区域呈条纹或图形或文字或其组合形状,未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其余区域形成发光区域(表面),表面发光区域和反光区域有凹凸立体感,可具有浮雕效果,尤其适合于制作标识类产品,其中,织物基底层上全幅复合长余辉发光层,使得织物基底层表面不外露,且织物基底层表面积s1、长余辉发光层累计表面积s4、反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r、发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p满足:s1=s4=sr+sp,或织物基底层上局部区域复合长余辉发光层,使得织物基底层局部表面外露,且织物基底层表面积s1、长余辉发光层累计表面积s4、反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r、发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p满足:s1>s4=(sr+sp);
18.或者所述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通过复合胶层复合有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的长余辉发光层形成发光区域(表面),织物基底层上的其他局部区域通过复合胶层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使得入射到该区域的外界入射光经过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
珠反光层的折射和反射后形成回归反射形成反光区域(表面),所述的反光区域或发光区域呈条纹或图形或文字或其组合形状,其中,织物基底层局部表面外露,且织物基底层表面积s1、反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r、发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p满足:s1>sr+sp,sp=s4;
19.其中,所述的长余辉发光层为长余辉发光粉与液态或熔融态透明介质混合固化层;
20.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反射镀层、调色增反复合层,其中,所述的调色增反复合层上植入有透明玻璃微珠,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的上半部分裸露在调色增反复合层外,下部植入到调色增反复合层表层内,透明玻璃微珠的下部还设有反射镀层;
21.或者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透明聚焦层、反射镀层、调色增反复合层,其中,调色增反复合层上植入有透明玻璃微珠,所述的透明玻璃微珠的上半部分裸露在透明聚焦层外,下部植入到调色增反复合层表层内,透明玻璃微珠的下方还设有与透明玻璃珠同球心的透明半球壳聚焦层,所述的反射镀层设在透明半球壳聚焦层的下方。
22.进一步,织物基底层为白色织物基底层或带有白色涂层的织物基底层,充当白色增亮层。
23.进一步,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设有荧光层从而形成荧光区域(l),长余辉发光层上未设有荧光层的区域外露形成发光区域。
24.进一步,织物基底层为至少包括化纤类或棉布类或t/c布或锦纶类或氨纶类或芳纶类材料其中之一的织物,或所述的基底层为无纺织物;或所述的织物基底层为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织物,或为纺织带或针织带或编织带,或为带有预涂层的纺织物(如防雨布、人造革等)或针织物或编织物,或为带有预涂层的纺织带或针织带或编织带;织物基底层与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结合形成反光发光复合面料或反光发光复合织带。
25.进一步,织物基底层为含有荧光材料的荧光基材(此时,织物基底层表层充当荧光层)或织物基底层上还设有荧光层(荧光印染层或荧光涂层),并与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结合形成荧光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白天、晚上都适合人眼识别或机器视觉的全功能复合材料);
26.或所述的织物基底层为阻燃材料制成的阻燃基材或织物基底层上还带有阻燃层,并与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结合形成阻燃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27.进一步,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和其下方的复合胶层部分陷入到长余辉发光层的表层内(长余辉发光层的热塑性、复合压力和复合温度决定了陷入深度,可按需控制浮雕效果和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与长余辉发光层的结合牢度)。
28.进一步,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的长余辉发光层通过复合胶层复合在织物基底层上,所述的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使得入射到该区域的外界入射光经过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折射和反射后形成回归反射形成反光区域(表面),未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其余区域上的长余辉发光层被入射到该区域的外界入射光激发或向外余辉发光形成发光区域(外露表面)。
29.所述的反光区域的形状呈沿长度方向或幅宽方向的一个条纹或多个间隔条纹(例如直边条纹或波浪边条纹,其宽度、间距按需设计),可与发光区域互补形成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30.或所述的反光区域的形状沿长度方向呈多个与长度方向成一定倾角的间隔条纹(有时也叫斜纹,其形状、宽度、角度、(间距)按需设计),可与发光区域互补形成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31.或所述的反光区域为形状呈图形或文字或其组合形状的多个反光单元按规律排列而成的反光区域(各反光单元的形状、大小、间距按需设计),可与发光区域互补形成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32.或所述的反光区域的形状呈带有网孔(网孔的形状、大小、间距按需设计,优选呈几何图形的网孔,如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或椭圆形及其组合形状)的网格(有时也叫格栅,网格的形状、宽度按需设计),可与发光区域互补形成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对比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两者的反光区域和发光区域类似于互为正负版),
33.进一步,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长余辉发光层,使得该区域的长余辉发光层被入射到该区域的外界入射光激发或向外余辉发光形成发光区域(表面),织物基底层上的其他局部区域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使得入射到该区域的外界入射光经过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折射和反射后形成回归反射形成反光区域(表面);
34.所述的反光区域与发光区域的形状呈沿长度方向或幅宽方向间位排列的多个条纹,所述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为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35.或所述的反光区域与发光区域的形状呈沿长度方向或幅宽方向间位排列的多个条纹,所述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为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36.或所述的反光区域与发光区域为(多个)反光单元和(多个)发光单元间位排列的组合版型,所述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为反光发光组合版型反光发光功能织物。
37.进一步,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复合层呈多个离散的区块分区复合在织物基底层上,各区块上的局部区域分别通过复合胶层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形成多个离散的反光发光单元区块;
38.或所述的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复合层上设有贯穿孔洞,所述的复合层上贯穿孔洞以外的局部区域通过复合胶层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
39.或所述的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复合层呈多个离散的区块分区复合在织物基底层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发光单元区块,所述的复合胶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复合层呈多个离散的区块分区复合在织物基底层上形成多个离散的反光单元区块,
40.或所述的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复合层上设有贯穿孔洞,或者所述的复合胶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的复合层上设有贯穿孔洞;
41.即可通过各光功能单元之间的露底区(织物基底层颜色外露,或基底层表面外露)释放局部应力,减少了因收缩率不一致所导致的隐患,避免织物起皱,使织物表面有透气效果。
42.优选的,长余辉发光层为长余辉发光粉、丙烯酸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改性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或为长余辉发光粉、聚氨酯类树脂或聚氨酯类
改性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或为长余辉发光粉、热熔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或为长余辉发光粉、pvc粉末树脂、增塑剂、助剂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
43.进一步,长余辉发光层为通过二次涂布复合工艺制成的双层或多层复合发光层。
44.优选的,白色增亮层为白色颜料(如钛白粉、碳酸钙等)、丙烯酸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改性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或为白色颜料(如钛白粉、碳酸钙等)、聚氨酯类树脂或聚氨酯类改性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或为白色颜料(如钛白粉、碳酸钙等)、热熔树脂、溶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
45.优选的,白色增亮层为添加有荧光增白剂的白色增亮层,可起进一步增亮作用。
46.优选的,复合胶层为包含有热塑性材料的溶剂型涂布烘干胶层或为包含有热塑性材料的热熔挤出型贴膜胶层,或为pes热熔胶层或tpu热熔胶层或eva热熔胶复合层或上述之二或之三的组合(至少一层)。
47.优选的,反射镀层为真空镀铝反射层或真空镀硫化物(如硫化锌等)反射层或真空镀氧化物(以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铝等为代表)反射层或真空镀氟化物(如氟化镁等)反射层。
48.进一步,反射镀层为厚度不一的渐变镀层,从而具有渐变反光效果。
49.优选的,所述的调色增反复合层为可添加颜填料(铝粉、银粉等)的、丙烯酸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改性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或为可添加颜填料的、聚氨酯类树脂或聚氨酯类改性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
50.进一步,长余辉发光层内还含有荧光颜料层或荧光染料层【有机或无机,具有荧光功能,可通过白色增亮层的反衬提高色彩饱和度,满足颜色要求】或金属络合物染料(色精)层,从而形成荧光反光发光功能织物,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特别的,长余辉发光层本身可以充当荧光颜料层或荧光染料层或金属络合物染料层;
51.进一步,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其中之一或之二或之三或之四还含有阻燃层,从而形成阻燃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特别的,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其中之一或之二或之三或之四本身可以分别充当阻燃层;
52.进一步,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其中之一或之二或之三或之四还含有弹性材料层,从而形成弹性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特别的,复合胶层、白色增亮层、长余辉发光层、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其中之一或之二或之三或之四本身可以分别充当弹性材料层。
53.优选的,织物基底层的厚度在0.1mm~3mm之间。
54.优选的,复合胶层的厚度在20μm~100μm之间。
55.优选的,白色增亮层的厚度在20μm~100μm之间。
56.优选的,长余辉发光层的厚度在50μm~500μm之间。
57.优选的,透明玻璃微珠的折射率在1.91~1.95之间、粒径在25μm~75μm之间,反射镀层的厚度1nm~10μm之间。
58.优选的,反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r、发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p之比在1:5~5:1之间。按
需(所需发光亮度或发光亮度等)设置反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r、发光区域累计表面积sp的占比。
5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相比现有产品,性能更优越,可充当反光发光功能的面料、辅料,不仅可以做成各种拼料、包边、镶嵌条、log或标贴、警示带、背带等用于制作服装、鞋帽、箱包等传统用途产品,还可用于制作救生、消防、户外运动和其他特种领域的穿戴物或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6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上满幅复合(全覆盖)有长余辉发光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一个或多个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上满幅复合有长余辉发光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一个或多个不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局部覆盖)有长余辉发光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多个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长余辉发光层、长余辉发光层的局部区域上复合有多个不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分区复合有长余辉发光层、各片长余辉发光层上的局部区域分别复合有一个或多个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分区复合有长余辉发光层、各片长余辉发光层上的局部区域分别复合有一个或多个不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分别复合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区块和至少一个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基底层的局部区域上分别复合有至少一个发光单元区块和至少一个不带有透明聚焦层的反光单元区块的反光发光功能织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发光间隔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6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表面外露)的反光发光间隔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两侧和中间空隙处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发光间隔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1.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或织带)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2.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两侧发光区上带有荧光图案
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3.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两侧发光区上带有荧光图案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两侧和中间空隙处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5.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间隔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6.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间隔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织带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7.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两侧和中间空隙处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间隔条纹分区型反光发光复合织带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8.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79.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0.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1.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2.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3.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4.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5.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6.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7.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复合布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8.图2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基底层表面不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89.图3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两侧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90.图3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两侧和中间空隙处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反光多单元排列分区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91.图3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两侧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带有孔洞的荧光反光发光复合织带的平面结构及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92.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93.实施例一
94.一种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或织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底部带有复合胶层(2)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和复合胶层(2)的长余辉发光层(4)、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如图9-15所示。
95.织物基底层(1)采用厚度0.15mm~0.5mm的白色化纤布或t/c布或锦纶布或氨纶布或芳纶布,在织物基底层(1)上满幅或中间区域通过复合胶层(2)复合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的长余辉发光层(4),在长余辉发光层(4)上通过复合胶层(2)等间隔复合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呈条纹状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从而制成条纹状发光区p和条纹状反光区r沿幅宽方向间位排列的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
96.其中,发光区p由上至下包括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50μm的pes热熔胶层,白色增亮层(3)为复合胶层(2)上由钛白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25μm的固化层,长余辉发光层(4)为白色增亮层(3)上由主粒径在5μm~30μm之间的黄绿色铝酸锶(sral2o4:eu
2+
,dy
3+
)型长余辉发光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120μm的固化层。
97.反光区r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复合胶层(2)、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50μm的pes热熔胶层,复合胶层(2)上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明玻璃微珠(5-1)、透明聚焦层(5-4)、反射镀层(5-2)、调色增反复合层(5-3),所述的调色增反复合层(5-3)为添加有5%~15%银粉的、丙烯酸类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调色增反复合层(5-3)上复合有底部蒸镀有厚度30nm的镀铝反射层(充当反射镀层(5-2))的透明聚焦层(5-4),透明玻璃微珠(5-1)为粒径30μm~60μm、折射率1.93~1.95的透明玻璃微珠,其下部植入调色增反复合层(5-3)内,上部外露在透明聚焦层(5-4)外,按需分切成所需宽幅的反光条带并通过热压转移将其底部的复合胶层(2)复合到长余辉发光层(4)上的特定条形区域内,制成条纹状发光区p和条纹状反光区r沿幅宽方向间位排列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如图9、10。
98.进一步,将如图9、10的反光发光复合布按需裁切成宽度10cm~30cm、长度50m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如图12。
99.进一步,织物基底层(1)也可以采用厚度0.4mm~1.3mm的织带(一般颜色呈柠檬黄或荧光橙等)制成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织带。
100.也可以织物基底层(1)采用厚度0.3mm~0.5mm的橘红色印染荧光布,在织物基底层(1)上沿幅宽方向等间距地复合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的条纹状长余辉发光层(4)、底部带有复合胶层(2)的条纹状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分别形成条纹状发光区p和条纹状反光区r,从而制得两侧和中间空隙的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条纹状发光区p和条纹状反光区r沿幅宽方向间位排列的非全覆盖型反光发光条纹型荧光反光发光复合布,如图11,可避免织物起皱,使织物表面有透气效果。
101.也可以在两侧发光区的长余辉发光层(4)上设置荧光层(6)(一般采用荧光油墨通
过印刷工艺),如图13、14所示,形成类似荧光像素单元。
102.也可以织物基底层(1)采用表面涂布橘红色荧光层(6)的、总厚度1.2mm~2mm的涂层布(又叫人造革或防雨布),按需制作两侧和中间空隙的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非全覆盖型反光发光条纹型荧光反光发光复合布条(可以充当警示带),如图15。
103.进一步,余辉发光层(4)内还可添加荧光黄颜料或荧光绿颜料或荧光橙颜料等,通过白色增亮层(3)的反衬,呈现所需的高饱和度黄色或绿色或橙色,即可制成具有荧光、反光、余辉发光功能的条带(可以充当警示带),如图12。
104.进一步,长余辉发光层(4)、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上还涂布或复合有透明保护层,起改善手感和保护作用。
105.本实施例的反光发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裁切后可充当反光发光功能的面料、辅料,不仅可以做成各种拼料、包边、镶嵌条、警示带等用于制作服装、鞋帽、箱包等传统用途产品,还可用于制作救生、消防、户外运动和其他特种领域的穿戴物或防护用品,经印刷或雕刻后可充当log或标贴等标识用途,同时具有高余辉发光亮度和高反光亮度、高色彩饱和度,能同时兼顾人机识别,版型实现更加灵活,特别与荧光材料结合,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可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的各种特殊要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06.实施例二
107.一种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条带(布条或织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底部带有复合胶层(2)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和复合胶层(2)的长余辉发光层(4)、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如图16-18所示。
108.其中,织物基底层(1)采用厚度0.2mm~0.5mm的白色布条,在织物基底层(1)上满幅通过复合胶层(2)复合长余辉发光层(4),再在长余辉发光层(4)上沿长度方向通过复合胶层(2)等间距地复合条纹(斜纹)状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从而制成带有被发光区p四周镶边的等间距排列的条纹状反光区r的、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
109.其中,发光区p由上至下包括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60μm的pes热熔胶层,白色增亮层(3)为复合胶层(2)上由钛白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30μm的固化层,长余辉发光层(4)为白色增亮层(3)上由主粒径在5μm~30μm之间的黄绿色铝酸锶(sral2o4:eu
2+
,dy
3+
)型长余辉发光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120μm的固化层。
110.反光区r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复合胶层(2)、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60μm的pes热熔胶层,复合胶层(2)上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明玻璃微珠(5-1)、反射镀层(5-2)、调色增反复合层(5-3),所述的调色增反复合层(5-3)为添加有5%~15%银粉的、丙烯酸类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透明玻璃微珠(5-1)为粒径30μm~60μm、折射率1.93~1.95的透明玻璃微珠,其上部外露在调色增反复合层(5-3)外,下部表面蒸镀有厚度30nm的镀铝反射层充当反射镀层(5-2)并植入到调色增反复合层(5-3)内,按需通过激光(或刀模)雕刻由下自
上穿透复合胶层(2)、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雕刻出等间隔的多个条纹(斜纹)状反光区,再通过热压转移将其底部的复合胶层(2)复合到长余辉发光层(4)上的特定条形区域内,制成带有被发光区p四周镶边的等间距排列的条纹(斜纹)状反光区r的、全覆盖型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布条,如图16。
111.进一步,也可以织物基底层(1)采用其上带有柠檬黄色荧光层(6)的、总厚度0.5mm~1.5mm的荧光织带,在织物基底层(1)上的中间区域复合沿长度方向呈条形的长余辉发光层(4),再在长余辉发光层(4)上沿条形长余辉发光层(4)延伸方向等间距复合呈条纹状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从而制得两侧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非全覆盖型反光条纹型荧光反光发光复合织带,如图17。
112.进一步,还可在织物基底层(1)中间沿长度方向分区复合菱形的长余辉发光层(4)单元,再在各长余辉发光层(4)单元上沿长度方向分别复合3个条纹状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单元,从而制成两侧和中间空隙的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带有条纹状的菱形反光发光单元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反光发光复合织带,如图18,可避免织物起皱,使织物表面有透气效果。
113.本实施例的反光条纹型反光发光复合条带,可充当背带、系带等用于制作服装、鞋帽、箱包等传统用途产品,还可用于制作救生、消防、户外运动和其他特种领域的穿戴物或防护用品,同时具有高余辉发光亮度和高反光亮度、高色彩饱和度,能同时兼顾人机识别,版型实现更加灵活,特别与荧光材料结合,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可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的各种特殊要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14.实施例三
115.一种蜂窝形反光发光复合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底部带有复合胶层(2)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和复合胶层(2)的长余辉发光层(4)、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如图19-24所示。
116.其中,织物基底层(1)采用厚度0.2mm~0.4mm的白棉布,在织物基底层(1)上满幅或中间区域通过复合胶层(2)复合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的长余辉发光层(4),再在长余辉发光层(4)上通过复合胶层(2)复合呈蜂窝状六边形阵列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从而制成带有被发光区p四周镶边的六边形反光阵列组成的蜂窝状反光区r的、蜂窝状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
117.其中,发光区p由上至下包括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40μm的pes热熔胶层,白色增亮层(3)为复合胶层(2)上由钛白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30μm的固化层,长余辉发光层(4)为白色增亮层(3)上由主粒径在5μm~30μm之间的黄绿色铝酸锶(sral2o4:eu
2+
,dy
3+
)型长余辉发光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100μm的固化层。
118.反光区r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复合胶层(2)、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40μm的pes热熔胶层,复合胶层(2)上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明玻璃微珠(5-1)、透明聚焦层(5-4)、反射镀层(5-2)、调色增
+
,dy
3+
)型长余辉发光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150μm的固化层。
127.反光区r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复合胶层(2)、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50μm的pes热熔胶层,复合胶层(2)上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明玻璃微珠(5-1)、透明聚焦层(5-4)、反射镀层(5-2)、调色增反复合层(5-3),所述的调色增反复合层(5-3)为添加有5%~15%银粉的、丙烯酸类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调色增反复合层(5-3)上复合有底部蒸镀有厚度30nm的镀铝反射层(充当反射镀层(5-2))的透明聚焦层(5-4),透明玻璃微珠(5-1)为粒径30μm~60μm、折射率1.93~1.95的透明玻璃微珠,其下部植入到调色增反复合层(5-3)内,上部外露在透明聚焦层(5-4)外,按需通过激光(或刀模)雕刻由下自上穿透复合胶层(2)、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雕刻出等间隔的多个菱形反光区,再通过热压转移将其底部的复合胶层(2)复合到长余辉发光层(4)上,制成带有被发光区p四周镶边的菱形反光阵列组成的反光区r的菱形反光多单元排列型反光发光复合布,如图25、26。
128.也可以按需通过激光(或刀模)雕刻由下自上穿透复合胶层(2)、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雕刻出带有多个规则排列的菱形空载区的菱形网格,再通过热压转移将其底部的复合胶层(2)复合到长余辉发光层(4)上,制成带有被反光区r四周镶边的菱形发光阵列组成的发光区p的、菱形反光网孔型反光发光复合布,如图27、28。
129.进一步,反光发光复合布按需裁切成宽度5cm~20cm、长度50m的反光发光复合布条,如图29。
130.进一步,也可以织物基底层(1)采用厚度0.2~0.6mm的柠檬黄色印染荧光布,按需制作两侧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非全覆盖型荧光反光发光复合布及布条,如图30。
131.进一步,还可在织物基底层(1)中间沿长度方向分区复合菱形的长余辉发光层(4)单元,再在各长余辉发光层(4)单元上沿长度方向分别复合2行(4个)菱形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单元,从而制成两侧和中间空隙的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带有小菱形反光单元的菱形反光发光单元沿长度方向排列的反光发光复合布条,如图31,可避免织物起皱,使织物表面有透气效果。
132.本实施例的多菱形反光发光复合布,裁切后可充当反光发光功能的面料、辅料,不仅可以做成各种拼料、包边、镶嵌条、警示带等用于制作服装、鞋帽、箱包等传统用途产品,还可用于制作救生、消防、户外运动和其他特种领域的穿戴物或防护用品,经印刷或雕刻后可充当log或标贴等标识用途,同时具有高余辉发光亮度和高反光亮度、高色彩饱和度,能同时兼顾人机识别,版型实现更加灵活,特别与荧光材料结合,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可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的各种特殊要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33.实施例五
134.一种带有孔洞的荧光反光发光涂层织带,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底部带有复合胶层(2)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底部带有白色增亮层(3)和复合胶层(2)的长余辉发光层(4)、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如图32所示。
135.其中,织物基底层(1)采用厚度0.5mm~1.6mm的、其上带有柠檬黄色荧光层(6)的
混纺织带(人造革)或为混合有荧光黄丝线的织带或为荧光黄印染的织带,在织物基底层(1)上的中间区域沿长度方向通过复合胶层(2)复合条形的长余辉发光层(4),再在长余辉发光层(4)上沿长度方向通过复合胶层(2)复合带有圆孔阵列的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从而制成带有发光圆孔阵列的荧光反光发光复合织带。
136.其中,发光区p由上至下包括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60μm的pes热熔胶层,白色增亮层(3)为复合胶层(2)上由钛白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30μm的固化层,长余辉发光层(4)为白色增亮层(3)上由主粒径在5μm~30μm之间的黄绿色铝酸锶(sral2o4:eu
2+
,dy
3+
)型长余辉发光粉与丙烯酸树脂、乙酸乙酯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的、厚度160μm的固化层。
137.反光区r由上至下包括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复合胶层(2)、长余辉发光层(4)、白色增亮层(3)、复合胶层(2)、织物基底层(1),复合胶层(2)为厚度60μm的pes热熔胶层,复合胶层(2)上复合有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由上至下依次为透明玻璃微珠(5-1)、反射镀层(5-2)、调色增反复合层(5-3),所述的调色增反复合层(5-3)为添加有5%~15%银粉的、丙烯酸类树脂、溶剂、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涂布烘干的固化层,透明玻璃微珠(5-1)为粒径30μm~60μm、折射率1.93~1.95的透明玻璃微珠,其上部外露在调色增反复合层(5-3)外,下部表面蒸镀有厚度50nm的镀铝反射层充当反射镀层(5-2)并植入到调色增反复合层(5-3)内,通过冲压工艺由下自上穿透透明玻璃微珠镀膜植珠反光层(5)、复合胶层(2)打孔得到带有圆孔阵列的反光条带并通过热压转移将其底部的复合胶层(2)复合到长余辉发光层(4)上的中间条形区域内,制成两侧荧光基底层颜色外露的、带有发光圆孔阵列的荧光反光发光复合织带,可避免织带起皱,使织带表面有透气效果。
138.本实施例的反光条纹型荧光反光发光复合织带,可充当背带、系带等用于制作服装、鞋帽、箱包等传统用途产品,还可用于制作救生、消防、户外运动和其他特种领域的穿戴物或防护用品,同时具有高余辉发光亮度和高反光亮度、高色彩饱和度,能同时兼顾人机识别,版型实现更加灵活,特别与荧光材料结合,使之更利于人眼识别和机器识别,无论阴雨天或者晴天、白天或者晚上都能有很好的警示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应用,可满足特种行业、救生、应急、警用、军用、交通等领域的各种特殊要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各种修改或变形、组合或叠加、等同替换等,或者将本技术应用于相关和类似技术领域,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