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轴变速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11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轴变速操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变速齿轮传动装置控制机构在车内的布置和安装,尤其是变速操纵机构。
现有的动力后置汽车采用机械杆式变速操纵机构换档变速,存在着重量重、惯性大、在车内布置较困难、紧急制动或急加速时易跳档或脱档等弊病。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轻便灵活、手感明确、可靠性高、布置方便的动力后置汽车的变速操纵机构。
动力后置汽车的软轴变速操纵机构由前操纵器、后操纵器、联接前后操纵器的软轴组成。前操纵器包括底座及装在其内的万向节浮动支座,分别装在万向节浮动支座的顶部和底部的操纵杆和中间摇臂,装在中间摇臂和底座上的连杆。后操纵器包括变速操纵臂及装在其内的变速摇臂轴,固定在变速摇臂轴上的变速摇臂,装在变速摇臂上的选档球头撑杆。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1和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操纵器主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操纵器主视图。
如附
图1~4所示,动力后置汽车的软轴变速操纵机构由前操纵器、后操纵器、联接前后操纵器的软轴7组成。前操纵器包括底座5及装在其内的万万向节浮动支座4,装在万向节浮动支座4的顶部的操纵杆1,装在万向节浮动支座4的底部的中间摇臂3,装在中间摇臂3和底座5上的连杆2。后操纵器包括变速操纵臂9及装在其内的变速摇臂轴13,固定在变速摇臂轴13上的变速摇臂10,装在变速操纵臂9上的选档球头撑杆11。变速摇轴13与变速摇臂10用弹性圆柱销18联接,变速摇臂轴13与变速操纵臂9之间装有衬套21,变速操纵臂9与变速摇臂10之间装有油封20,变速操纵臂9的轴孔两端装有防尘塞片22。
如附
图1~3所示,前操纵器有软轴前支架6,安装在底座5上。后操纵器有软轴后支架8,安装在变速箱体上。
如附
图1~3所示,软轴前支架6上装有夹紧块16和垫板15。软轴后支架8上装有蝴蝶夹12。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一般将前操纵器布置在驾驶台地板上、加速踏板的右后方,将后操纵器的内花键19安装在变速箱顶盖输出轴14的花键轴上。连杆2一般安装在中间摇臂3最靠外面的那个孔上。后操纵机构的软轴7一般安装在变速操纵臂9的上部中间的那个孔上,而选档球头撑杆11一般安装在变速操纵臂9的下部中间的那个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扳动操纵杆1,万向节浮动支座4带动中间摇臂3使两根软轴7向后推,软轴7推动变速操纵臂9,变速操纵臂9带动选档球头撑杆11使变速箱顶盖选换档轴转过一个角度,从而完成换档过程。
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使选换档变得轻便灵活,手感明确,可以显著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同时可靠性高,不存在紧急制动或急加速时跳档、脱档现象;选换档时两根软轴7一起工作,提高了软轴7的使用寿命;通用性强,只需购置不同长度的软轴7,就能适应直通式、断开式或桁架式底盘,布置方便,有效地避免与其他系统的干涉。
附图所示的是1703BS软轴变速操纵机构,前操纵器的外形尺寸是385*195*255,后操纵器的外形尺寸是185*90*160。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后置汽车的软轴变速操纵机构,由前操纵器、后操纵器、联接前后操纵器的软轴(7)组成,其特征在于前操纵器包括底座(5)及装在其内的万向节浮动支座(4),分别装在万向节浮动支座(4)的顶部和底部的操纵杆(1)和中间摇臂(3),装在中间摇臂(3)和底座(5)上的连杆(2);后操纵器包括变速操纵臂(9)及装在其内的变速摇臂轴(13),固定在变速摇臂轴(13)上的变速摇臂(10),装在变速操纵臂(9)上的选档球头撑杆(11)。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轴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前操纵器有软轴前支架(6),后操纵器有软轴后支架(8)。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轴变速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软轴前支架(6)上装有夹紧块(16)和垫板(15),软轴后支架(8)上装有蝴蝶夹(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变速齿轮传动装置控制机构在车内的布置和安装,尤其是变速操纵机构。软轴变速操纵机构由前操纵器、后操纵器和软轴组成,前操纵器包括底座、万向节浮动支座、操纵杆、中间摇臂和连杆,后操纵器包括变速操纵臂、变速摇臂轴、变速摇臂和选档球头撑杆。具有轻便灵活、手感明确、可靠性高、布置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K20/02GK2433112SQ0024225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1日
发明者王永庆, 王锦 申请人:玉环县现代汽车配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