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2822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适用于儿童所使用之玩具车、滑板车、滑板、尤溜冰鞋、三轮车、二轮车及拖式行李箱的轮子,特别是指一种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儿童所使用的玩具车、滑板车、滑板、溜冰鞋、三轮车、二轮车及拖式行李箱等构造之轮,均于前述物品下装设两个以上的单一轮体,利用轮体于转动时,可以带动前述物品前进,但由于其轮体较小,因此在转弯时会产生倾斜而造成前述物品翻覆,尤其是儿童的操控能力不佳,更容易造成儿童使用上的危险。
另,目前在儿童使用的学习用脚踏车上,为避免操作中发生翻覆,会于主轮的二侧分别偏心加装有较小的辅助轮,而可供主轮子于转弯倾斜时,藉由轮助轮的支撑作用,可以避免车体翻覆,而具有较佳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增加辅助轮的构造,不仅增加了制造、组装成本,而且由于构件增多,于组装上也耗费时间,行驶时更容易发出噪音,以及发生故障损坏,所以使用上并不甚理想。
故,近来乃有于主轮两侧一体成型辅助轮(轮径小于主轮)与复轮(轮径与主轮相同)的轮子,然而,此结构各轮会一起转,有时不很平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藉以转弯时主轮部与副轮部可分别转动,而达到平稳转弯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包括一个主轮部与二个副轮部,其中各副轮部设于主轮部两侧,其中主轮部两侧设有圆形枢接件,而副轮部则对应设有圆形枢接件以对应枢接于主轮部。
上述主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孔,而副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管。
上述主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管,而副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孔。
上述副轮部外径小于主轮部的辅助轮。
上述主轮部与副轮部外径相同而形成复轮。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下列的优点1、转弯时主轮部与副轮部可分别贴地转动,而达到平稳转弯的功效。
2、主轮部与副轮部的模具分开,个别模具较小,较易开模,总成本也较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实施示意图(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例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例的组合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例的组合剖视图。
1主轮部 2副轮部 11圆形枢接孔21圆形枢接管3轮轴4轮架1A主轮部2A副轮部11A圆形枢接孔21A圆形枢接管1B主轮部2B副轮部11B圆形枢接管21B圆形枢接孔1C主轮部2C副轮部11C圆形枢接管21C圆形枢接孔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包括一个主轮部1与二个副轮部2,其中各副轮部2设于主轮部两侧,其特征在于主轮部1两侧设有圆形枢接件,在本实例中其圆形枢接件为圆形枢接孔11,而副轮部2则对应设有圆形枢接件,且本实例中其圆形枢接件为圆形枢接管21,藉之,副轮部2以圆形枢接管21对应插于主轮部1的圆形枢接孔11而相对枢接。
而,主轮部1与副轮部2的模具分开,个别模具较小,较易开模,总成本也较低。
在本实例中副轮部2外径小于主轮部1的辅助轮。
组合于轮架时,如图2所示,副轮部2以圆形枢接管21对应插于主轮部1的圆形枢接孔11而相对枢接,但,副轮部2的圆形枢接管21进一步固接在轮轴3上,轮轴3再枢接于轮架4。
藉之,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实例于转弯时,副轮部2之一可与主轮部1同时接触地面,从而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并达到平稳转动的功效。
另,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例,其中主轮部1A与副轮部2A外径相同而形成复轮,在本实例中主轮部1A的圆形枢接件仍为圆形枢接孔11A,而,副轮部2A的圆形枢接件仍为圆形枢接管21A,并副轮部2A以圆形枢接管21A对应插于主轮部1A的圆形枢接孔11A而相对枢接,且副轮部2A的圆形枢接管21A进一步固接在轮轴3上,轮轴3再枢接于轮架4。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例,其中副轮部2B外径小于主轮部1B外径的辅助轮,在本实例中主轮部1B的圆形枢接件为圆形枢接管11B,而,副轮部2B的圆形枢接件仍为圆形枢接孔21B,并主轮部1B以圆形枢接管11B对应插于副轮部2B的圆形枢接孔21B而相对枢接,且主轮部1B的圆形枢接管11B进一步固接在轮轴3上,轮轴3再枢接于轮架4。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例,其中主轮部1C与副轮部2C外径相同而形成复轮,在本实例中主轮部1C的圆形枢接件仍为圆形枢接管11C,而,副轮部2C的圆形枢接件仍为圆形枢接孔21C,并主轮部1C以圆形枢接管11C对应插于副轮部2C的圆形枢接孔21C而相对枢接,且主轮部1C的圆形枢接管11C进一步固接在轮轴3上,轮轴3再枢接于轮架4。
权利要求1.一种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包括一个主轮部与二个副轮部,其中各副轮部设于主轮部两侧,其特征在于主轮部两侧设有圆形枢接件,而副轮部则对应设有圆形枢接件以对应枢接于主轮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孔,而副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管,而副轮部的圆形枢接件是圆形枢接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副轮部外径小于主轮部的辅助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轮部与副轮部外径相同而形成复轮。
专利摘要一种具辅助轮或复轮的轮子组合结构,包括一个主轮部与二个副轮部,其中各副轮部系设于主轮部两侧,且其特征在于主轮部两侧设有圆形枢接件,而副轮部对应设有圆形枢接件以枢接管于主轮部,藉之,于转弯时主轮部与副轮部可分别转动,而达到平稳转弯的功效。
文档编号B60B11/00GK2806198SQ20052006081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陈定兴 申请人:陈定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