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势动气能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464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势动气能应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尤其是能将车辆颠簸时的势能转化为 气能的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车辆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得到广泛的使用,时至今日,可以 说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已离不开车辆。但近年来,各种能源价格的不断高涨让各 种车辆的运行成本不断提髙,世界各国的车辆生产企业都在努力研制各种各样 的新型节能的车辆,以适应能源紧张形势下人们对车辆的使用需求。然而,车 辆在运行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能量却长期以来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而白白浪费 了。发明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辆运行中自身所产生的能量,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 势动气能应用系统,包括车辆势动气能应用方法和应用装置。该应用系统能够 有效地收集车辆在运行中自身颠簸时所产生的势能,并且能将这种势能转化为 气能,从而方便地被人们所利用。车辆势动气能应用方法是利用车辆运行时 颠簸运动产生的势能带动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縮机)工作,从而产生能被人们 方便利用的高压气动能量。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车辆势动气能应用装置,包 括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縮机)位于车身 和轮轴之间,气泵(空气压縮机)的两端分别和车身和轮轴连接(或其一端与车身或轮轴连接),在车辆某一部位安装一储气罐,气泵(空气压縮机)用高压 气管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再用髙压气管和其它用气装置连接。根据其设计结 构的不同,气泵(空气压縮机)可以从属于车辆的减震系统,也可以作为独立 的装置与减震装置并列存在,还可以替代车辆的减震装置独立存在。气泵(空气压縮机)与车身和/或轮轴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构件 间接连接。气泵(空气压縮机)与轮轴的连接,包括气泵(空气压縮机)与各 种车辆车桥的连接。本发明是利用车辆颠簸时的势能来转化为气能,在车辆运行时,其颠簸运 动带动气泵(空气压縮机)工作,产生高压气体,髙压气体通过高压气管进入 储气罐,再由储气罐控制分配到其他的用气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现并利用了一种新型能源,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辆运行时的能源消耗,并 且可以有效的分担车辆减震系统所承受的压力,延长了车辆减震系统的使用寿 命和增强了车辆的减震效果。


车辆势动气能应用系统结构原理示意中1、车身2、车轮 3、轮轴 4、气泵(空气压縮机)5、储气罐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縮机)4安装在车身1和轮轴3之间,其 两端分别与车身1和轮轴3连接(或其一端与车身1或轮轴3连接),轮轴3和 车轮2连接;气泵(空气压縮机)4通过高压气管和储气罐5连接,储气罐5再 用高压气管和其它用气装置连接。
权利要求
1.车辆势动气能应用系统,包括应用方法和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车辆运行时颠簸运动产生的势能带动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缩机)工作,从而产生高压的气动能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势动气能应用系统,其应用方法是将车辆运行 时颠簸运动产生的势能转化为气能再加以利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动气能应用系统,其应用装置的特征在于气 泵(空气压縮机)位于车身和轮轴之间,并通过气管与储气罐连接,其两端 分别与车身和轮轴连接(或其一端与车身或轮轴连接)。气泵(空气压缩机)与车身和/或轮轴的连接,包括通过其它构件的间接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空气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根据其设计结构 的不同,气泵(空气压縮机)可以从属于车辆的减震系统,也可以作为独立 的装置与减震装置并列存在,还可以替代车辆的减震装置独立存在;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空气压縮机),其特征在于气泵(空气压縮 机)的数量是一个以上,包括一个和多个。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泵(空气压縮机)与轮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 括气泵(空气压縮机)与各种车辆车桥的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轴,其特征在于既包括连接两组或两组以上车轮 的轮轴,也包括只连接单个车轮的轮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公开了一种车辆势动气能应用系统,包括车辆势动气能应用方法和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车辆在运行中自身颠簸时所产生的势能带动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缩机)工作,从而产生能被人们方便利用的高压气动能量。活塞式气泵(空气压缩机)位于车身和轮轴之间,气泵(空气压缩机)的两端分别和车身和轮轴连接(或其一端与车身或轮轴连接),气泵(空气压缩机)用高压气管与储气罐连接,储气罐再用高压气管和其它用气装置连接。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辆运行时的能源消耗,并且可以有效的分担车辆减震系统所承受的压力,延长了车辆减震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增强了车辆的减震效果。
文档编号B60K25/10GK101244694SQ20081000250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5日
发明者孙振国 申请人:孙振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