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二驱与四驱的电控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6423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二驱与四驱的电控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时四驱汽车中二驱与四驱的电控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半时四驱汽车中二驱与四驱的切换装置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不可控的,即只要汽 车后轮出现打滑,其切换装置就会自动接通,由二驱变为四驱;当汽车后轮打滑现象消失后, 其切换装置又自动断开。这类切换装置主要采用传统的单向离合器,其接通或断开的时机由 前后传动比决定。它的缺点主要是不能人为控制其接通或断开;即使在不接通状态,其内部 也存在一定的摩擦,会消耗能量并产生一定的噪声;以及在倒车的状态下无法使用。另一类 是可控的,在任何状况下只要切换装置一接通,汽车就由二驱变为四驱,而且只有在切换装 置断开后,汽车才能由四驱变为二驱。这类切换装置的主要缺点是若采用四驱在摩擦力 大的路面上行驶,其不会自动断开,这会对汽车的轮胎、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等造 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两种切换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时可控的,断开 吋无噪声与能量损耗,接通时在正常路面上行驶能自动切换到二驱,前进与后退均可使 用的二驱-四驱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二驱-四驱电控切换装置,由机械部分的内轴,塑料定位套,弹 簧,滚柱,外轴和铁圈以及电路部分的电磁铁,导线,开关和电源组成,其特征是内轴与 车的半轴相连接;塑料定位套套在左右两根内轴上,两根弹簧环绕于塑料定位套上的环状方 形槽中;滚柱嵌在均匀分布于塑料定位套上的两圈楔形槽中,通过弹簧与外轴内壁的凹弧面 定位;外轴套在塑料定位套上,外接车辆传动轴;铁圈套在塑料定位套一端,与塑料定位套 联成一体;电磁铁固定在车桥上不动,紧挨着铁圈,通过一个开关控制其磁性。
本实用新型机械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内轴。断开时与车轮一起自由转动,接通时 它接受外轴通过滚柱传递过来的转矩,并将转矩传递给车轮。2塑料定位套。位于外轴和内 轴之间,其上有两圈等间距分布的楔形槽和两个环状的方形槽。3楔形槽。有左右两圈,沿 塑料定位套周向均匀分布,其作用是将滚柱均匀的隔开,起到对滚柱的定位作用。4方形槽。 也有左右两圈,与楔形槽相对应,环绕于塑料定位套上,两根弹簧分别嵌于其中,起到对弹 簧的定位作用。5弹簧。环绕于塑料定位套上,在滚柱上施加一个向外扩张的力,使滚柱紧贴外轴内壁,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6滚柱。在接通时通过挤压摩擦将外轴和内轴联成一体, 实现转矩的传递。7外轴。其内部表面有五个均匀分布的凹弧面,接受由传动轴传递过来的 转矩,并带动塑料定位套和滚柱一起转动。8凹弧面。均匀的分布于外轴的内表面,装置接 通时,其表面与滚柱相互挤压,是装置的工作表面;不接通时,使滚柱在弹簧的作用下位于 凹弧面的最外端,对滚柱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9铁圈。紧靠电磁铁,与塑料定位套联成一 体。当电磁铁通电时,铁圈受吸引力作用而减速,同时带动塑料定位套和滚柱一起减速,使 塑料定位套和滚柱与外轴产生一定的相对角位移,实现接通。
本实用新型电路部分是由10电磁铁、11开关、12电源、13导电线组成的回路。电磁铁 与车桥固定在一起,不转动,是整个切换装置的执行机构。开关控制整个回路的通与断,即 控制切换装置的接通与断开。
本实用新型机械部分与电路部分结构简单,提供了一种适时可控的,断开时无噪声 与能量损耗,接通时在正常路面上行驶能自动切换到二驱,前进与后退均可使用的二驱 -四驱切换装置,驾驶员只要通过开关控制电磁铁的通断,就可以即时实现汽车二轮驱动与 四轮驱动的相互转换。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接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半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部分的原理图
图中l.左右内轴,2.塑料定位套,3.楔形槽,4.方形槽,5.弹簧,6.滚柱,7.外轴,8.凹弧 面,9.铁圈,IO.电磁铁,ll.开关,12.电源,13.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开关11处于断开状态,电路没有电流,电磁铁IO没有磁力,铁圈9、塑料 定位套2和滚柱6 —起与外轴7旋转,滚柱6在弹簧5张力的作用下紧贴外轴7内壁的凹弧 面8,由于凹弧面8的限位作用,滚柱6会自动处于凹弧面8的最顶端,这样滚柱6就与内 轴1产生一定的间隙,切换装置就处于断开状态,不传递任何转矩。在断开状态下,滚柱6 与内轴1没有任何摩擦,也就避免了噪声的产生而能量的消耗。
在图2中,开关ll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10通电,产生磁力,吸引铁圈9,使铁圈9、 塑料定位套2和滚柱6—起减速。由于外轴7未减速,所以塑料定位套2和滚柱6就会与外
4轴7产生一定的相对角位移,滚柱6进入由凹弧面8与内轴l所形成的空间的窄的一端。此 时,若外轴7的转速大于内轴1的转速,则滚柱6将外轴7和内轴1联成一体,传递转矩; 若外轴7转速小于或等于内轴1转速,则滚柱6不会将外轴7和内轴1联成一体,也就无法 传递转矩。正是由于以上这个特点,使得本实用新型能使处于四驱状态的汽车进入到正常路 面时自动切换为二驱,避免了汽车相应零部件的损坏。
在图3中,可以看到内轴l分为左、右半轴,与之相对应的是左右均布的两圈滚柱6。 它们的作用是当处于四驱状态的汽车在复杂路面上或转弯行驶吋,左右轮能产生一定的转 速差。
本实用新型在汽车前进和倒退两种情况下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都如上所述。
在图4中,电源12为整个电路提供电能;开关11控制电磁铁10的通电与断电,驾驶员
就是通过简单的操作丌关来控制二驱与四驱的切换;电磁铁10是执行机构,在整个切换装置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二驱-四驱电控切换装置,由机械部分和电路部分组成,所述机械部分包括内轴(1),塑料定位套(2),弹簧(5),滚柱(6),外轴(7)和铁圈(9),其中塑料定位套(2)上有两圈均匀分布的楔形槽(3)和两个环状的方形槽(4),外轴内壁均匀的分布有凹弧面(8);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磁铁(10),开关(11),电源(12)和导线(13)组成,其特征是内轴(1)与车的半轴相连接;塑料定位套(2)位于外轴(7)和内轴(1)之间,套在左右两根内轴(1)上,两根弹簧环(5)绕于塑料定位套(2)上;滚柱(6)嵌在塑料定位套上,通过挤压摩擦将外轴和内轴联成一体;外轴(7)套在塑料定位套(2)上,外接车辆传动轴,外轴(5)的内部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凹弧面(8);铁圈(9)套在塑料定位套一端,与塑料定位套(2)联成一体;电路部分是由电磁铁(10)、开关(11)、电源(12)、导电线(13)组成的回路,电磁铁(10)固定在车桥上不动,紧挨着铁圈(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二驱-四驱电控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外轴(7)内部有均匀分布的凹弧面(8)。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二驱-四驱电控切换装置,其特征是塑料定位套(2)有两排楔形槽(3),两排槽孔上下对称分布,绕塑料定位套(2)圆周均匀分布,滚柱(6)嵌 在这些楔形槽(3)中;同时塑料定位套(2)外圈有环状的方形槽(4),弹簧嵌于其中; 铁圈(9) 一端与塑料定位套(2) —端相连,并随塑料定位套(2) —起转动。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二驱-四驱电控切换装置,由机械部分的内轴,塑料定位套,弹簧,滚柱,外轴和铁圈以及电路部分的电磁铁,导线,开关和电源组成,具有结构简单、适时可控,断开时无噪声与能量损耗,接通时在正常路面上行驶能自动切换,前进与后退均可使用。驾驶员只要通过开关控制电磁铁的通断,就可以即时实现汽车二轮驱动与四轮驱动的相互转变。
文档编号B60R16/02GK201346997SQ20092011271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19日
发明者锋 吴, 宋小文, 岑达希, 杨志家, 强 王, 耘 王, 胡树根, 马国宸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