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64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相关设备,尤其是一种汽车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坐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汽车坐垫作为套在汽车座椅上边的垫子,主要有以下三点功能和作用:其一,所述性,由于驾驶员的特殊职业,长期驾驶容易特别疲劳,有一套所述的坐垫对身体极为重要;其二,保护真皮座椅,由于多数轿车配备了真皮座椅,所以坐垫对座椅的保护作用也非常关键;其三,保障健康,驾乘人员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紧张疲劳,达到保健目的。然而,造成乘驾人员晕车和不适的震动,来于源汽车底部的传动机构以及路面的不平整,现有设计中的汽车坐垫并且考虑通过坐垫来消震。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震的汽车坐垫,能有效消除车底传来的震动,并具有保健功能,为驾乘者提供良好的行车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坐垫,包括垫体,在所述垫体设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设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气凹槽,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内设有弹性吸震层。作为具体化,所述弹性吸震层为高弹性聚合物合成橡胶层。作为具体化,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为半圆形。作为改进,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的边缘设有支撑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内设有弹性吸震层,且弹性吸震层为高弹性聚合物合成橡胶层,能够有效抵消来自车底的震动,减少乘车者晕车的可能性;由于设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气凹槽,一方面有利于空气流通,加速散热,保持坐垫的清凉;另一方面,连接部上的通气凹槽隔离了两个缓冲区,能够起到更佳的吸震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坐垫,包括垫体1,在所述垫体I设有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所述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之间设有连接部3,在所述连接部3上设有通气凹槽4,在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内设有弹性吸震层2 ;其中,所述弹性吸震层2为高弹性聚合物合成橡胶层;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为半圆形;此外,在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的边缘还设有支撑边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一缓冲区11和第二缓冲区12内设有弹性吸震层2,且弹性吸震层2为高弹性聚合物合成橡胶层,能够有效抵消来自车底的震动,减少乘车者晕车的可能性;由于设在所述连接部3上设有通气凹槽4,一方面有利于空气流通,加速散热,保持坐垫的清凉;另一方面,连接部3上的通气凹槽4隔离了两个缓冲区,能够起到更佳的吸震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坐垫,包括垫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体设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设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气凹槽,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内设有弹性吸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震层为高弹性聚合物合成橡I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的边缘设有支撑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坐垫,包括垫体,在所述垫体设有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设有连接部,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气凹槽,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内设有弹性吸震层。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内设有弹性吸震层,且弹性吸震层为高弹性聚合物合成橡胶层,能够有效抵消来自车底的震动,减少乘车者晕车的可能性;由于设在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气凹槽,一方面有利于空气流通,加速散热,保持坐垫的清凉;另一方面,连接部上的通气凹槽隔离了两个缓冲区,能够起到更佳的吸震效果。
文档编号B60N2/62GK203046975SQ2012207224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黄丽 申请人:黄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