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89437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车厢底板下表面左、右侧的两个上座和对称连接于副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对称连接两个下座,两个所述上座支撑在两个下座之间,且所述上座下表面与支撑梁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可以提高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车辆因路况恶劣或转弯过急导致的车厢左右倾斜或摆动引起的车辆故障率,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卸车在路况不佳的道路上运输货物时,车辆转弯或车辆因路面不平颠簸晃动极易造成车厢扭曲变形,长时间工作会使车厢变形严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甚至造成翻车事故。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减少车辆因路面不平而造成的车厢变形,延长自卸车的使用寿命,这就需要提高车厢刚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可以提高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车辆因路况恶劣或转弯过急导致的车厢左右倾斜或摆动引起的车辆故障率,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中包括对称设置于车厢底板下表面左、右侧的两个上座和对称连接于副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对称连接两个下座,两个所述上座支撑在两个下座之间,且所述上座下表面与支撑梁之间留有间隙。
[0005]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中所述副车架与两个支撑梁之间设置有两个垫板,两个所述垫板分别焊接在副车架的左、右侧面上,两个所述垫板下面延伸至底盘大梁上,两个所述支撑梁焊接在两个垫板上。
[0006]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垫板的下部分别与一加强槽板一端焊接,两个所述加强槽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的悬置端下表面焊接。
[0007]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中所述上座及加强槽板的横截面均为U形。
[0008]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梁为矩形管。
[0009]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中所述两个下座内侧面上部分别为向外倾斜的斜面。
[0010]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通过将两个支撑梁连接于副车架两侧,在两个支撑梁上对称连接两个下座,且底板下表面对应连接两个上座,自卸车运行时,两个上座与两个下座侧面贴齐,且上座下端面与支撑梁之间留有间隙,这样设计可以限制车厢的左右倾斜,两个上座与两个下座配合,可以限制车厢的左右摇摆,提高了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车辆因路况恶劣或转弯过急导致的车厢左右倾斜或摆动引起的车辆故障率,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的单侧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在车厢下落时的状态图。
[001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包括对称焊接于车厢底板I下表面左、右侧的两个上座2和焊接于副车架3左、右侧的两个垫板4。上座2为U形板。两个垫板4的下面延伸至底盘大梁5上。两个垫板4的上部分别垂直焊接一支撑梁6,两个支撑梁6对称设置于副车架3的左、右两侧。支撑梁6为矩形管。两个垫板4的下部分别焊接一加强槽板7,两个加强槽板7的横截面均为U形。两个加强槽板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6的悬置端下表面焊接在一起。两个支撑梁6的上表面对称连接两个下座8,两个上座2支撑在两个下座8之间,且上座2的下表面与支撑梁6之间留有间隙。如图3所示,当车厢下落时,通过将两个下座8的内侧面上部分别设置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其便于两个上座2顺利安装于两个下座8内,该斜面具有导向功能。
[0016]自卸车运行时,两个上座2与两个下座8侧面贴齐,由于上座2的下端面与支撑梁6之间留有间隙,这样可以限制车厢的左右倾斜,两个上座2与两个下座8配合,可以限制车厢的左右摇摆,提高了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同时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001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于车厢底板下表面左、右侧的两个上座和对称连接于副车架左、右两侧的两个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上表面对称连接两个下座,两个所述上座支撑在两个下座之间,且所述上座下表面与支撑梁之间留有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与两个支撑梁之间设置有两个垫板,两个所述垫板分别焊接在副车架的左、右侧面上,两个所述垫板下面延伸至底盘大梁上,两个所述支撑梁焊接在两个垫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垫板的下部分别与一加强槽板一端焊接,两个所述加强槽板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梁的悬置端下表面焊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及加强槽板的横截面均为U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为矩形管。
6.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卸车平衡翼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下座内侧面上部分别为向外倾斜的斜面。
【文档编号】B60P1/28GK203651571SQ201420000724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日
【发明者】杜鹏程, 高磊, 庄传海 申请人:三河市新宏昌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