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06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包括电机轴、驱动轮、摩擦片、挡片和弹性元件,所述摩擦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轮中,所述电机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驱动轮,所述挡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与所述摩擦片接触,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挡片远离所述摩擦片的一侧并抵压所述挡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通过摩擦片、挡片以及弹性元件来实现电机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非刚性硬连接,可以防止驱动轮被堵转时造成电机烧毁。
【专利说明】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物流轨道车上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轨道物流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等场所,竖直、水平及弯曲的轨道分布在医院的各楼层,智能化的物流轨道车则在轨道上面穿梭运送物品,减化了原有传送物品的流程。然而,市场上目前应用的物流轨道车的驱动单元的电机轴与复合驱动轮均是刚性连接,一旦物流轨道车遇到障碍物被迫停下时,电机会因为驱动轮堵转而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电机因堵转而烧毁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包括电机轴、驱动轮、摩擦片、挡片和弹性元件,所述摩擦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轮中,所述电机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驱动轮,所述挡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与所述摩擦片接触,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挡片远离所述摩擦片的一侧并抵压所述挡片。
[0005]优选地,所述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摩擦片,所述两个摩擦片相对地设置,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位于其中一个摩擦片的外侧并抵压所述摩擦片,所述挡片位于另一摩擦片的外侧,并抵压所述摩擦片。
[0006]优选地,所述电机轴还包括主轴部、转动轴部和连接轴部,所述主轴部用于连接电机转子,所述转动轴部的一端与所述主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部连接,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转动轴部上,所述转动轴部可转动地穿过所述驱动轮,所述连接轴部与锁紧件连接,所述挡片呈环形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部外,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部外,并位于所述挡片与所述锁紧件之间,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压所述挡片,另一端抵压所述锁紧件。
[0007]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多个叠置的碟簧,相邻碟簧反向设置且彼此抵压。
[0008]优选地,所述转动轴部上形成有定位部,所述挡片的内孔壁与所述定位部的形状相配合,以使在所述转动轴部的周向上所述挡片相对于所述转动轴部固定。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轮包括齿轮和车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轮的内侧,并与所述车轮同轴。
[0010]优选地,所述齿轮中开设有供所述电机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摩擦片呈环形,所述摩擦片固定在所述齿轮中,并与所述轴孔同轴。
[0011]优选地,所述齿轮中还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嵌于所述轴孔中,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轴套转动配合,所述摩擦片套设在所述轴套外。
[0012]优选地,所述车轮包括轮胎和轮毂,所述轮毂与所述齿轮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弹性圆柱销穿过所述定位孔以连接所述齿轮和车轮。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通过摩擦片、挡片以及弹性元件来实现电机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非刚性硬连接,可以防止驱动轮被堵转时造成电机烧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爆炸图。
[0016]图3是图1中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0017]图4是图1中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1中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1中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的电机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请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包括电机轴3、驱动轮、摩擦片4、挡片5和弹性元件6。
[0022]电机轴3可转动地穿过驱动轮,且电机轴3与电机转子及驱动轮连接,用于带动驱动轮转动。摩擦片4固定安装在驱动轮中,挡片5固定安装在电机轴3上,并与摩擦片4接触,弹性元件6设置于挡片5远离摩擦片4的一侧并抵压挡片5。弹性元件6向挡片5施加朝向摩擦片4的弹性力,从而使挡片5与摩擦片6紧密接触。电机轴3依靠挡片5和摩擦片4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驱动轮转动。
[002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包括两个摩擦片4,两个摩擦片4相对地设置在驱动轮中。电机轴3上设置有凸出的抵压部33,抵压部33位于其中一个摩擦片4的外侧并抵压摩擦片4,挡片5位于另一摩擦片4的外侧,并抵压摩擦片4,也即抵压部33和挡片5将两个摩擦片4夹持于其中。电机轴3转动时,抵压部33和挡片5与摩擦片4之间均产生摩擦力,由此使电机轴3能更好地带动驱动轮转动。
[0024]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6,进一步优选地,电机轴3还包括主轴部31、转动轴部32和连接轴部34。主轴部31用于连接电机转子,以在电机转子的带动下转动。具体地,主轴部31上开设有键槽36,键槽36中设置有平键37,电机轴3通过平键37与电机转子连接。
[0025]转动轴部32的一端与主轴部31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轴部34连接。转动轴部32的半径大于主轴部31和连接轴部34的半径。抵压部33设置于转动轴部32上,并相对于转动轴部32向外凸出。转动轴部32可转动地穿过驱动轮。连接轴部34与锁紧件7连接。具体地,锁紧件7为锁紧螺母,其与连接轴部34螺纹连接。挡片5呈环形且套设在转动轴部32外,弹性元件6套设在连接轴部34外,并位于挡片5与锁紧件7之间。弹性元件6的一端抵压挡片5,另一端抵压锁紧件7。
[0026]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包括多个叠置的碟簧,碟簧大致为弧形环形状,套设在锁紧螺母或连接轴部34上,相邻碟簧反向设置且彼此抵压。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也可以为压簧等。
[0027]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转动轴部32上形成有定位部35,挡片5的内孔壁与定位部35的形状相配合,以使在转动轴部32的周向上挡片5相对于转动轴部32固定。具体地,定位部35通过在转动轴部32的外侧切除部分材料而形成,使定位部35的外表面不是与电机轴3的轴向为中心的圆周面(例如可以为平面),从而使挡片5与定位部35配合后,不能再绕电机轴3的轴向相对于转动轴部32转动。
[0028]请一并参考图2至图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驱动轮包括齿轮2和车轮I,齿轮2固定连接在车轮I的内侧,并与车轮I同轴。车轮I可以在轨道上滚动,齿轮2则可以与齿条配合,使车轮I定位。
[0029]进一步地,齿轮2中可以开设有供电机轴3穿过的轴孔22,摩擦片4呈环形,摩擦片4固定在齿轮2中,并与轴孔22同轴。请参考图4和图5,齿轮2具体可以由铝合金材料制成,其包括齿轮本体21,齿轮本体21的一侧开设有环绕轴孔22的安装槽23,其中一摩擦片4固定安装在该安装槽23中,另一摩擦片4则安装在齿轮本体21的相对的另一侧。
[0030]进一步地,齿轮2中还可以设置有轴套8,轴套8嵌于轴孔22中,并相对于齿轮2固定。电机轴3与轴套8转动配合,摩擦片4套设在轴套8外。轴套8具体可以为铜套。通过设置轴套8,可以使电机轴3与齿轮2的配合更好。
[003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车轮I包括轮胎和轮毂11,轮毂11与齿轮2上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4,多个弹性圆柱销9分别穿过对应的定位孔24,以连接齿轮2和车轮I。具体地,弹性圆柱销9呈空心圆柱状,且其侧壁上开设有平行于弹性圆柱销9的轴向的开口,定位孔24的孔径稍小于弹性圆柱销9在自由状态下的直径。组装时,弹性圆柱销9被压入定位孔24中,在弹性圆柱销9的弹性力作用下,车轮I和齿轮2相对固定。
[0032]该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在轨道上移动时,电机轴3带动挡片5转动,由于电机轴3的抵压部33和挡片5与摩擦片4之间有摩擦力,因此齿轮2和车轮I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被电机轴3带动转动。当车轮I被障碍物挡住无法转动时,车轮I的阻力大于抵压部33和挡片5与摩擦片4之间的摩擦力,此时电机轴3带动挡片5空转,电机不会被烧毁。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通过摩擦片、挡片以及弹性元件来实现电机轴与驱动轮之间的非刚性硬连接,可以防止驱动轮被堵转时造成电机烧毁。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驱动轮、摩擦片、挡片和弹性元件,所述摩擦片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轮中,所述电机轴可转动地穿过所述驱动轮,所述挡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轴上,并与所述摩擦片接触,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挡片远离所述摩擦片的一侧并抵压所述挡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摩擦片,所述两个摩擦片相对地设置,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位于其中一个摩擦片的外侧并抵压所述摩擦片,所述挡片位于另一摩擦片的外侧,并抵压所述摩擦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还包括主轴部、转动轴部和连接轴部,所述主轴部用于连接电机转子,所述转动轴部的一端与所述主轴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部连接,所述抵压部设置于所述转动轴部上,所述转动轴部可转动地穿过所述驱动轮,所述连接轴部与锁紧件连接,所述挡片呈环形且套设在所述转动轴部外,所述弹性元件套设在所述连接轴部外,并位于所述挡片与所述锁紧件之间,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压所述挡片,另一端抵压所述锁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多个叠置的碟簧,相邻碟簧反向设置且彼此抵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部上形成有定位部,所述挡片的内孔壁与所述定位部的形状相配合,以使在所述转动轴部的周向上所述挡片相对于所述转动轴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包括齿轮和车轮,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车轮的内侧,并与所述车轮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中开设有供所述电机轴穿过的轴孔,所述摩擦片呈环形,所述摩擦片固定在所述齿轮中,并与所述轴孔同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中还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嵌于所述轴孔中,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轴套转动配合,所述摩擦片套设在所述轴套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驱动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轮胎和轮毂,所述轮毂与所述齿轮上均开设有定位孔,弹性圆柱销穿过所述定位孔以连接所述齿轮和车轮。
【文档编号】B60K7/00GK203666370SQ201420037149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1日
【发明者】王谦, 庄清 申请人:苏州沃伦韦尔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