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式新型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202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索式新型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轮胎,尤其是涉及一种悬索式新型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轮胎具有的防爆、减震功能,其防爆原理是:就普通轮胎中加多、添、辅、填充等辅助性材料代替胎内空气从而来达到有隐患的防爆功能。其减震原理是:利用压缩气体在轮胎内强制挤压带来的减震效果。本发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车辆在行驶时由于摩擦中产生热膨胀气体带来的爆胎隐患,同时可防尖锐物体扎破的缺点,利用材料性能差异在不同受力条件下产生的应力与内应力的相平衡从而提高了汽车行驶的乘坐舒适及有效增加了汽车的减震系统,同时还节省燃料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悬索式新型轮胎,包括设有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或可充气气囊4,与轮毂5车身连接。三层胎冠体2分上10、中11、下12层,上层10和上层采用高剪切模量高硬度钢质或高分子复合弹性材料,中层11采用低剪切模量材料无塑性材料。在三层胎冠体上设正常的橡胶轮胎胎冠体1,在三层胎冠体2与连接轮毂5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或充气气囊4之间,均匀设有若干个柔性无塑性的悬索模式的柔韧辐条3来连固,所述柔韧辐条3的左右两端和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或可充气气囊4左右两端平齐连固,其作用是将承载力量6传递到三层胎冠体2形成悬索模式,当承载重力6与地面形成的应力7与内应力8在悬索柔韧辐条3上产生对抗力9,达到平衡从而使承重载体6的力量稳稳的悬索在三层胎冠体2之中,当整体运动时对突如其来的瞬间冲击力实行小幅度变形,根据力学应力7、内应力8对应原理,及时吸收并分散到三层胎冠体2消化,从而避免瞬间冲击带来的巨大原动力。作为优选,所述设有采用高分子材料或可充气气囊4,与轮毂5车身连接,高分子材料或可充气气囊4可用其他材料或其他结构组成,作为优选:所述三层胎冠体2分上10、中11、下12层,上层10和下层12采用高剪切模量、高硬度钢质或高分子复合弹性材料,中层11采用低剪切模量无塑性材料,三层胎冠体2上10、中11、下12层可用其他材料或其他排列方式,作为优选:所述三层胎冠体2上设橡胶胎冠体1,橡胶胎冠体1可用橡胶或其他材料,作为优选:所述设有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或可充气气囊4,与轮毂5车身连接,高分子材料或可充气气囊4可用其他材料或其他结构组成,作为优选:所述三层胎冠体分上10、中11、下12三层,上层10和下层12采用高剪切模量高硬度钢质或高分子复合弹性材料,中层10采用低剪切模量材料无塑性材料,三层胎冠体2上10、中11、下12三层可用其他材料或其他排列方式,作为优选:所述三层胎冠体2上设橡胶胎冠体1,橡胶胎冠体1可用橡胶或其他材料。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的使用了橡胶胎冠体1、三层胎冠体2、、柔软辐条3、高分子材料或可充气气囊4、轮毂5、承重载体6、应力7、内应力8、对抗力9、上层10、中层11、下层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正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胎冠分层图。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悬索式新型轮胎,包括设有采用高分子材料或可充气气囊4与轮毂5车身连接。三层胎冠体2分上10、中11、下12层,在三层胎冠体上设正常的橡胶轮胎胎冠体1,在三层胎冠体2与连接轮毂5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或充气气囊4之间,均匀设有若干个悬索柔软辐条3来连固,其作用是将承载力量6传递到三层胎冠体2形成悬索模式,当承载重力6与地面形成的应力7与内应力8在悬索柔软辐条3上产生对抗力9,达到平衡从而使承重载体6的力量稳稳的悬索在三层胎冠体2之中,当整体运动时对突如其来的瞬间冲击力实行小幅度变形,根据力学应力7、内应力8对应原理,及时吸收并分散到三层胎冠体2消化,从而避免瞬间冲击带来的巨大原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夏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涛
技术研发日:2016.06.01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