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3056发布日期:2020-10-23 12:14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



背景技术:

导流板的作用是为了减少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所产生的升力,汽车前端的保险杠下方设置的向下倾斜的连接板为保险杠下导流板,保险杠下导流板与车头的风口格栅联成一体。

汽车散热器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

夏天高温的情况下,发动机舱的温度很难降低,目前市场上多通过加大风扇的送风量来降低发动机舱内的温度,而在现有大风量大功率的风扇工作时,自身产生的热量也较大,也极易导致车内噪音的增加。重新开发送风量更大、噪音较小的风扇,面临研发周期过长,资金投入过高,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通过增加通风量来降低发动机舱的温度,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包括下导流板和侧导流板,所述侧导流板设置在下导流板的两侧,所述下导流板包括矩形板以及连接矩形板的过渡曲面,所述下导流板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包括设置在下导流板上的通风槽及设置在通风槽内的加强筋组成,加强筋呈波浪形交叉设置在通风槽内,加强筋与下导流板注塑为一体,加强筋呈网状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板设置在汽车散热器下方,过渡曲面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导流板表面设有条状凸起的导流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口设置在下导流板的过渡曲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之间围成若干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导流板、加强筋及导流筋为树脂一体式注塑成型,侧导流板为钣金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导流板、侧导流板、加强筋及导流筋为树脂一体式注塑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通过在汽车前保险杠与车身设置一体化的下导流板,侧导流板用于安装和支撑下导流板,侧导流板与下导流板配合形成通风腔体;气流经过下导流板的过渡曲面导向,从通风口进入通风槽,带走汽车散热器的热量,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加强筋呈波浪形交叉设置在通风槽内,加强筋与下导流板注塑为一体,加强筋呈网状分布,方便空气流通且能够替代过滤网使用,还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加强通风槽处下导流板的结构强度。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导流板、2-侧导流板、3-前保险杠、4-矩形板、5-过渡曲面、6-通风口、7-加强筋、8-通风槽、9-导流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包括下导流板1和侧导流板2,所述侧导流板2设置在下导流板1的两侧,下导流板1包括设置在汽车散热器下方的矩形板4以及连接矩形板4的过渡曲面5,所述过渡曲面5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3下方,所述下导流板1表面设有条状凸起的导流筋9,用于增强下导流板1的结构强度;

所述下导流板1上设有通风口6,优选的,通风口6设置在下导流板1的过渡曲面5上;所述通风口6包括设置在下导流板1上的通风槽8及设置在通风槽8内的加强筋7组成;所述加强筋7呈波浪形交叉设置在通风槽8内,加强筋7与下导流板1注塑为一体,所述加强筋7呈网状分布,加强筋7之间围成若干通孔,方便空气流通且能够替代过滤网使用,还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加强通风槽8处下导流板1的结构强度。

所述下导流板1、加强筋7及导流筋9为树脂一体式注塑成型,所述侧导流板2为钣金件,其通过一次性冲压成型,侧导流板2与下导流板1之间通过螺钉或铆钉连接。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图2,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包括下导流板1和侧导流板2,所述侧导流板2设置在下导流板1的两侧,所述下导流板1表面设有条状凸起的导流筋9,所述下导流板1上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包括设置在下导流板1上的通风槽8及设置在通风槽8内的加强筋7组成;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下导流板1、侧导流板2、加强筋7及导流筋9为树脂一体式注塑成型,直接与汽车散热器及汽车的前保险杠3组装,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汽车前保险杠3与车身设置一体化的下导流板1,侧导流板2用于安装和支撑下导流板1,侧导流板2与下导流板1配合形成通风腔体;气流经过下导流板1的过渡曲面5导向,从通风口6进入通风槽8,带走汽车散热器的热量,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包括下导流板(1)和侧导流板(2),所述侧导流板(2)设置在下导流板(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1)包括矩形板(4)以及连接矩形板(4)的过渡曲面(5),所述下导流板(1)上设有通风口(6),通风口(6)包括设置在下导流板(1)上的通风槽(8)及设置在通风槽(8)内的加强筋(7)组成,加强筋(7)呈波浪形交叉设置在通风槽(8)内,加强筋(7)与下导流板(1)注塑为一体,加强筋(7)呈网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4)设置在汽车散热器下方,过渡曲面(5)设置在汽车的前保险杠(3)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1)表面设有条状凸起的导流筋(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6)设置在下导流板(1)的过渡曲面(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之间围成若干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1)、加强筋(7)及导流筋(9)为树脂一体式注塑成型,侧导流板(2)为钣金件。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板(1)、侧导流板(2)、加强筋(7)及导流筋(9)为树脂一体式注塑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散热器右下导流板总成,属于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解决了汽车下导流板上通风孔需要加装过滤网,且减弱下导流板结构强度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下导流板和侧导流板,所述侧导流板设置在下导流板的两侧,通过在汽车前保险杠与车身设置一体化的下导流板,侧导流板用于安装和支撑下导流板,侧导流板与下导流板配合形成通风腔体;气流经过下导流板的过渡曲面导向,从通风口进入通风槽,带走汽车散热器的热量,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加强筋呈波浪形交叉设置在通风槽内,加强筋与下导流板注塑为一体,加强筋呈网状分布,方便空气流通且能够替代过滤网使用,还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加强通风槽处下导流板的结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殷炳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晶信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4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