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风量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8160发布日期:2020-08-07 17:2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空调风量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调风量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车载空调调节装置均是空调风量调节旋钮和传动连杆在同一个水平平行方向上,只能适用于空调风管是直筒的风管,无法适用于空调的进风口和空调出风口呈垂直方向(呈现“十”字行结构)的风管,严重制约了空调位置的摆放空间。目前的调节行程受旋钮周长的限制,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调节行程的变化,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增加了变速齿轮,让转动的行程变得更加的长,推动连杆得到更多的力,同时减少因生产制造中的误差带来的风叶角度调节失效和多连杆中链接带动更多摩擦力减少力的损耗;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风量调节旋钮的转动量,无需用太大力拨动风量调节旋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风量调节旋钮、齿条、风叶、壳体;壳体的下部一端旋接有风量调节旋钮,壳体为空心结构,其下端壁开设有出风口,壳体的上端口为入风口,入风口中旋接有风叶;它还包含变速齿轮、一号连杆、二号连杆、三号连杆、一号转动点、二号转动点;变速齿轮旋接在壳体的下端一端,且变速齿轮轴心上的传动齿与风量调节旋钮内侧面的传动齿相互啮合设置,变速齿轮环壁上的锯齿与齿条啮合设置,齿条上的推动柱上下活动卡设在一号连杆一端的滑动槽中;一号连杆的中部旋接在壳体侧壁上的一号转动点上,一号连杆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杆的一端通过二号转动点旋接,二号连杆的另一端与三号连杆的一端旋接,三号连杆的另一端与风叶一端的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风口上用轴旋接有若干个百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转动点为轴状结构,且该轴状结构的外端套设固定有限位套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二号转动点为支撑卡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风量调节旋钮的外环面上设有风量调节符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增加了变速齿轮,让转动的行程变得更加的长,推动连杆得到更多的力,同时减少因生产制造中的误差带来的风叶角度调节失效和多连杆中链接带动更多摩擦力减少力的损耗;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风量调节旋钮的转动量,无需用太大力拨动风量调节旋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风量调节旋钮1、风量调节符号1-1、传动齿1-2、变速齿轮2、齿条3、推动柱3-1、一号连杆4、滑动槽4-1、二号连杆5、三号连杆6、风叶7、壳体8、出风口8-1、入风口8-2、风管平面8-3、一号转动点9、限位套环9-1、二号转动点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风量调节旋钮1、齿条3、风叶7、壳体8;壳体8的下部一端旋接有风量调节旋钮1,风量调节旋钮1内设有角度旋转限位圈,该角度旋转限位圈控制风叶7旋转角度在60-90°范围内,风量调节旋钮1的外环面上设有风量调节符号1-1;壳体8为空心结构,其下端壁开设有出风口8-1,壳体8的上端口为入风口8-2,出风口8-1上用轴旋接有若干个百叶,用于调节出风方向;入风口8-2中旋接有风叶7(以上结构以及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的车在空调调节装置相同);它还包含变速齿轮2、一号连杆4、二号连杆5、三号连杆6、一号转动点9、二号转动点10;变速齿轮2旋接在壳体8的下端一端,且变速齿轮2轴心上的传动齿1-2与风量调节旋钮1内侧面的传动齿相互啮合设置,变速齿轮2环壁上的锯齿与齿条3啮合设置,齿条3上的推动柱3-1上下活动卡设在一号连杆4一端的滑动槽4-1中;一号连杆4的中部活动套接在壳体8侧壁上一体成型的轴状结构的一号转动点9上,该轴状结构的外端套设固定有限位套环9-1,用于对一号连杆4进行限位,防止其脱离一号转动点9;一号连杆4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杆5的一端通过二号转动点10旋接,二号转动点10为支撑卡柱,二号连杆5的另一端与三号连杆6的一端利用卡柱旋接,三号连杆6的另一端与风叶7一端的转轴相连接(该转轴穿过壳体8的上端前侧壁后与三号连杆6连接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风叶7关闭状况时候,风量调节旋钮1上的风量调节符号1-1向上(参看图5),此时拨动风量调节旋钮1只能向上旋转,通过风量调节旋钮1上的齿轮推动变速齿轮2转动,变速齿轮2带动齿条3向上运动,通过齿条上面的推动柱3-1拉动一号连杆4,绕着一号转动点9转动,此时的齿条3上的推动柱3-1在向上移动的同时拉动一号连杆4,推动柱3-1在一号连杆4的滑动槽4-1内做绕一号转动点9做半径减少的直线运动;同时二号转动点10绕一号转动点9做定半径向下运动,拉动二号连杆5向下滑动,二号连杆5拉动三号连杆6旋转,从而带动连接在三号连杆6上的风叶7旋转,最终转动到和风管平面8-3成90°角垂直方向,此时壳体8内的风量最大;

拨动风量调节旋钮1向下旋转,以上传动流程相反进行,风叶7从90°开始逐渐减小,用来调节风量的大小;

继续拨动风量调节旋钮1向下旋转,最终风叶7和风管平面8-3形成垂直60°夹角,此时为关闭状况,壳体8中无风。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增加了变速齿轮,让转动的行程变得更加的长,推动连杆得到更多的力,同时减少因生产制造中的误差带来的风叶角度调节失效和多连杆中链接带动更多摩擦力减少力的损耗;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风量调节旋钮的转动量,无需用太大力拨动风量调节旋钮。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它包含风量调节旋钮(1)、齿条(3)、风叶(7)、壳体(8);壳体(8)的下部一端旋接有风量调节旋钮(1),壳体(8)为空心结构,其下端壁开设有出风口(8-1),壳体(8)的上端口为入风口(8-2),入风口(8-2)中旋接有风叶(7);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变速齿轮(2)、一号连杆(4)、二号连杆(5)、三号连杆(6)、一号转动点(9)、二号转动点(10);变速齿轮(2)旋接在壳体(8)的下端一端,且变速齿轮(2)轴心上的传动齿(1-2)与风量调节旋钮(1)内侧面的传动齿相互啮合设置,变速齿轮(2)环壁上的锯齿与齿条(3)啮合设置,齿条(3)上的推动柱(3-1)上下活动卡设在一号连杆(4)一端的滑动槽(4-1)中;一号连杆(4)的中部旋接在壳体(8)侧壁上的一号转动点(9)上,一号连杆(4)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杆(5)的一端通过二号转动点(10)旋接,二号连杆(5)的另一端与三号连杆(6)的一端旋接,三号连杆(6)的另一端与风叶(7)一端的转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8-1)上用轴旋接有若干个百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转动点(9)为轴状结构,且该轴状结构的外端套设固定有限位套环(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转动点(10)为支撑卡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风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量调节旋钮(1)的外环面上设有风量调节符号(1-1)。


技术总结
空调风量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变速齿轮环壁上的锯齿与齿条啮合设置,齿条上的推动柱上下活动卡设在一号连杆一端的滑动槽中;一号连杆的中部旋接在壳体侧壁上的一号转动点上,一号连杆的另一端与二号连杆的一端通过二号转动点旋接,二号连杆的另一端与三号连杆的一端旋接,三号连杆的另一端与风叶一端的转轴相连接。增加了变速齿轮,让转动的行程变得更加的长,推动连杆得到更多的力,同时减少因生产制造中的误差带来的风叶角度调节失效和多连杆中链接带动更多摩擦力减少力的损耗;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风量调节旋钮的转动量,无需用太大力拨动风量调节旋钮。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歌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