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0947发布日期:2020-08-21 15:1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量产车型,都是通过加装一个雨量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检测雨滴滴落在传感器表面时,带来光线暗度或者电容值变化,来判断雨量大小,最终向bcm控制器发出雨刮间歇、低俗、高速运行的指令,达到自动控制雨刮摆动的功能。这种方案需要一个独立的雨量传感器的支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包括前挡风玻璃、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及控制器、bcm控制器、自动雨刮,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在图像中提取雨滴特征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控制指令,车记录仪摄像头采集雨滴下落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控制器调用雨滴特征识别算法,提取图像中的形似雨滴的特征;雨滴特征分析处理模块继续处理上一步中获取的雨滴特征,计算出雨滴的大小;

自动雨刮控制输出模块依据计算的雨滴大小值,定义三个不同的区间:

若雨滴值在区间1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间歇运行控制的指令;

若雨滴值在区间2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低速运行控制的指令;

若雨滴值在区间3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高速运行控制的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通过在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集成雨滴识别算法,运用图像识别的方法实现雨滴大小的判断。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雨量传感器检测的效果,降低单个雨量传感器的成本,提升整车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框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系统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包括前挡风玻璃、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及控制器、bcm控制器、自动雨刮,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在图像中提取雨滴特征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控制指令,车记录仪摄像头采集雨滴下落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控制器调用雨滴特征识别算法,提取图像中的形似雨滴的特征;雨滴特征分析处理模块继续处理上一步中获取的雨滴特征,计算出雨滴的大小;

自动雨刮控制输出模块依据计算的雨滴大小值,定义三个不同的区间:

若雨滴值在区间1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间歇运行控制的指令;

若雨滴值在区间2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低速运行控制的指令;

若雨滴值在区间3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高速运行控制的指令。

本系统通过在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集成雨滴识别算法,运用图像识别的方法实现雨滴大小的判断。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雨量传感器检测的效果,降低单个雨量传感器的成本,提升整车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包括前挡风玻璃、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及控制器、bcm控制器、自动雨刮,其特征在于: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在图像中提取雨滴特征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控制指令,车记录仪摄像头采集雨滴下落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控制器调用雨滴特征识别算法,提取图像中的形似雨滴的特征;雨滴特征分析处理模块继续处理上一步中获取的雨滴特征,计算出雨滴的大小;

自动雨刮控制输出模块依据计算的雨滴大小值,定义三个不同的区间:

若雨滴值在区间1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间歇运行控制的指令;

若雨滴值在区间2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低速运行控制的指令;

若雨滴值在区间3时,则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高速运行控制的指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自动雨刮系统,包括前挡风玻璃、行车记录仪摄像头及控制器、BCM控制器、自动雨刮,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在图像中提取雨滴特征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向BCM控制器发送雨刮控制指令,车记录仪摄像头采集雨滴下落的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控制器调用雨滴特征识别算法,提取图像中的形似雨滴的特征;雨滴特征分析处理模块继续处理上一步中获取的雨滴特征,计算出雨滴的大小。本系统通过在行车记录仪控制器中集成雨滴识别算法,运用图像识别的方法实现雨滴大小的判断。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雨量传感器检测的效果,降低单个雨量传感器的成本,提升整车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楠;宁予;汪进;任志刚;郭聪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