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1652发布日期:2021-06-01 23:31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接触网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



背景技术:

防风拉线装置作为柔性接触网供电系统中定位装置的一部分,主要由不锈钢防风拉线、定位环组成;该装置安装于定位器与定位管之间,用于限制定位管及定位器在风力作用下过渡摆动。在线路运行过程中,受电弓通过定位点时,定位器向上动态抬升,从而导致不锈钢防风拉线与定位环两者之间发生相互摩擦,长时间的相互摩擦导致定位环严重磨损,已成为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包括防风拉线、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条形过线孔中卡装有耐磨卡件,所述耐磨卡件上部具有条形孔,下部具有与条形孔十字交错的c型卡槽;所述c型卡槽卡装于所述条形过线孔的底部,且条形孔位于条形过线孔内;所述防风拉线一端从条形孔穿过后端头通过卡箍ⅰ与防风拉线本体固定在一起,并使防风拉线环绕在定位环外围且不与定位环接触。

所述c型卡槽与条形过线孔底部为紧配合,且c型卡槽内表面形状与条形过线孔底部表面形状适配。

所述耐磨卡件为尼龙卡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定位环的过线孔内设置耐磨卡件,使防风拉线与定位环不接触,延长了定位环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线路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定位环与耐磨卡件装配示意图;

图4是耐磨卡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1-5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包括防风拉线6、定位环1,所述定位环1的条形过线孔1-1中卡装有耐磨卡件3,所述耐磨卡件3上部具有条形孔3-1,下部具有与条形孔3-1十字交错的c型卡槽3-2;所述c型卡槽3-2卡装于所述条形过线孔1-1的底部,且条形孔3-1位于条形过线孔1-1内;所述防风拉线6一端从条形孔3-1穿过后端头通过卡箍ⅰ7与防风拉线6本体固定在一起,并使防风拉线6环绕在定位环1外围且不与定位环1接触。

所述c型卡槽3-2与条形过线孔1-1底部为紧配合,且c型卡槽3-2内表面形状与条形过线孔1-1底部表面形状适配。所述耐磨卡件3为尼龙卡件,注塑成型。当然,耐磨卡件3不限于尼龙件,也可采用其它符合使用要求的耐磨材料制成。

使用时,所述定位环1通过u型螺栓副2固定在定位管4外端,定位管4内端下方安装有定位器5;所述防风拉线6另一端从定位器5顶部的穿线孔穿过后端头通过卡箍ⅱ8与防风拉线6本体固定在一起。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包括防风拉线(6)、定位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1)的条形过线孔(1-1)中卡装有耐磨卡件(3),所述耐磨卡件(3)上部具有条形孔(3-1),下部具有与条形孔(3-1)十字交错的c型卡槽(3-2);所述c型卡槽(3-2)卡装于所述条形过线孔(1-1)的底部,且条形孔(3-1)位于条形过线孔(1-1)内;所述防风拉线(6)一端从条形孔(3-1)穿过后端头通过卡箍ⅰ(7)与防风拉线(6)本体固定在一起,并使防风拉线(6)环绕在定位环(1)外围且不与定位环(1)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卡槽(3-2)与条形过线孔(1-1)底部为紧配合,且c型卡槽(3-2)内表面形状与条形过线孔(1-1)底部表面形状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卡件(3)为尼龙卡件。


技术总结
一种柔性接触网防风拉线装置,包括防风拉线、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条形过线孔中卡装有耐磨卡件,所述耐磨卡件上部具有条形孔,下部具有与条形孔十字交错的C型卡槽;所述C型卡槽卡装于所述条形过线孔的底部,且条形孔位于条形过线孔内;所述防风拉线一端从条形孔穿过后端头通过卡箍Ⅰ与防风拉线本体固定在一起,并使防风拉线环绕在定位环外围且不与定位环接触。本实用新型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军;席梦婷;赵晓琴;楚晓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