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5796发布日期:2021-09-22 21:09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椅套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


背景技术:

2.车主一般都会对自己的爱车安装汽车座椅套以便于改变内观更符合自己喜好,同时也能防止对汽车座椅直接污垢,现有的椅套安装时需要卸下头靠才可以安装靠部的椅套,有些车座椅不容易卸下头靠,这样有可能得通过剪刀破坏椅套才可安装,或是简易橡皮筋收口通过绑带再绑上织带,弊端是剪口存在不确定性,用户如没有剪好容易造成不对口,简易松紧的弊端是容易皱褶不平整不美观;此外市面上椅套为全包裹,带扶手的无法使用;此外椅套的背部是简易松紧裙边,没有办法根据座椅的大小调整,遇到偏小座椅变松垮,大的座椅特别紧容易撕裂,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不服帖;此外椅套的固定方式往往是用单独的拉片和橡皮筋圈+塑料钩,通过下拉到座椅下方,再找出下方任意孔进行固定,弊端是固定位子不一定有,安装还费劲,一段时间橡皮筋容易失去弹性,椅套容易跑位。以上问题均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结构合理,可根据汽车座椅的曲线抓版,安装后服帖平整。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包括靠背套、座套和头套,所述靠背套顶部设有套接开口,所述套接开口两端分别设有和汽车座椅头靠插杆相配合的凹孔,所述套接开口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扣带,所述靠背套两侧设有扇形开口,所述扇形开口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靠背套下端和座套后端分别设有拉片,所述拉片内形成贯通的通槽,且通槽两端内设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通槽内设有珍珠棒,所述座套下边缘处为松紧带一,所述松紧带一两端设有扣带,所述座套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和扣带相配合插接的插扣带。
5.进一步的,所述套接开口的尺寸大于汽车座椅头靠尺寸,能够不拆头靠时候从上直接拆除靠背套。
6.进一步的,所述扇形开口之间为镂空。
7.进一步的,所述靠背套侧边内缝制有橡皮筋。
8.进一步的,所述头套下部开口处设有松紧带二。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卸下头靠便可套头安装椅套,在头靠插扣处制作了服帖的版型,采用不扎手魔术贴,用户使用过程中不伤手,版型的包裹性好,覆盖面完整,侧边设计半遮挡,解决带有扶手的座椅使用问题,强适配好,同时解决侧边安全气囊口遮挡问题;背后固定方式,同样使用不扎手的魔术贴,大面积的毛面,适配许多车型座椅,特别是有扶手的汽车座椅,电子按钮座椅,很好的固定好椅套靠部,安装轻松方便。
10.靠背套、座套都车缝有珍珠棒固定,在端部的珍珠棒套口处做了魔术贴开口,便于适配不同座椅中间缝隙大小,部分座椅中间的缝隙特别小,可以卸掉靠部的珍珠棒,利用坐部的珍珠棒紧压坐部的拉片,轻松安装。珍珠棒的优点是,宽版的珍珠棒让上下座套更服帖和平整的套在汽车座椅上,不跑位。
11.座套下方固定方式,裙边前端松紧车缝与两侧橡皮筋插扣形成链接,有效的固定好坐部下方,适配大部分坐部版型,且安装简易。整个侧边分别车缝了橡皮筋包边,收紧后端的版型,使之适配不同大小版型的汽车座椅,在各种大小的座椅上都能紧贴座椅,不跑偏。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15.如图所示:1、靠背套,2、座套,3、头套,4、套接开口,5、魔术贴扣带,6、扇形开口,7、固定带,8、拉片,9、松紧带一,10、扣带,11、橡皮筋。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包括靠背套1、座套2和头套3,所述头套3下部开口处设有松紧带二,所述靠背套1顶部设有套接开口4,所述套接开口4两端分别设有和汽车座椅头靠插杆相配合的凹孔,所述套接开口4的尺寸大于汽车座椅头靠尺寸,所述套接开口4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扣带5,所述靠背套1两侧设有扇形开口6,所述扇形开口6之间为镂空,所述扇形开口6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靠背套1下端和座套2后端分别设有拉片8,所述拉片8内形成贯通的通槽,且通槽两端内设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通槽内设有珍珠棒,所述座套2下边缘处为松紧带一9,所述松紧带一9两端设有扣带10,所述座套2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和扣带10相配合插接的插扣带,所述靠背套1侧边内缝制有橡皮筋11。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套(1)、座套(2)和头套(3),所述靠背套(1)顶部设有套接开口(4),所述套接开口(4)两端分别设有和汽车座椅头靠插杆相配合的凹孔,所述套接开口(4)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扣带(5),所述靠背套(1)两侧设有扇形开口(6),所述扇形开口(6)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7),所述固定带(7)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靠背套(1)下端和座套(2)后端分别设有拉片(8),所述拉片(8)内形成贯通的通槽,且通槽两端内设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通槽内设有珍珠棒,所述座套(2)下边缘处为松紧带一(9),所述松紧带一(9)两端设有扣带(10),所述座套(2)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和扣带(10)相配合插接的插扣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开口(4)的尺寸大于汽车座椅头靠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开口(6)之间为镂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套(1)侧边内缝制有橡皮筋(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3)下部开口处设有松紧带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座椅套,包括靠背套、座套和头套,所述靠背套顶部设有套接开口,所述套接开口两端分别设有和汽车座椅头靠插杆相配合的凹孔,所述套接开口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魔术贴扣带,所述靠背套两侧设有扇形开口,所述扇形开口下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所述靠背套下端和座套后端分别设有拉片,所述拉片内形成贯通的通槽,且通槽两端内设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所述通槽内设有珍珠棒,所述座套下边缘处为松紧带一,所述松紧带一两端设有扣带,所述座套上部两侧分别设有和扣带相配合插接的插扣带。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可根据汽车座椅的曲线抓版,安装后服帖平整。平整。平整。


技术研发人员:林珠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宜众贸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