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0339发布日期:2021-12-15 13:0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移动办公和休闲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车辆的要求不再只是满足于代步工具,而是逐渐趋向家居、办公的可移动空间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人们能够在车内会客、休闲、休息等不同场景的切换需求,对于座椅的功能性、可变化性提出了要求,收纳座椅由此衍生而来。
3.传统轿车后排座椅的翻折机构通常是将后排座椅的靠背向前翻折,让靠背正面与坐垫正面紧密相贴,呈水平放置,以此增加座椅上方的可用空间。但对于一些将收纳座椅处的位置作为通道的车型来说,上述翻折机构无法满足要求,且由于后排座椅收纳时占用车内太多的空间,前排座椅的靠背调节也受到了限制,严重影响前排乘客的舒适性,所以目前市面上也逐渐出现了坐垫翻折机构。坐垫翻折机构即是靠背不动、将坐垫翻折,以此留出翻折前坐垫位置处的空间。但目前的坐垫翻折机构大多都是直接在靠背底端进行翻转,受靠背的影响,坐垫只能翻转一定的角度,无法实现90
°
或大于90
°
的大角度的翻折,翻折后的坐垫占用的空间仍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翻折过程中不受靠背的影响,能实现大角度的翻折,甚至能轻松实现90
°
或大于90
°
的翻折,最大程度地增加后排座椅的可利用空间。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包括坐垫骨架和驱动电机,所述坐垫骨架至少包括上横管和座框弯管,所述座框弯管固定在上横管上,所述上横管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根下横管,所述下横管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上横管和下横管的同一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板上,上横管和下横管的另一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支架上,所述上横管焊接有第一齿板,下横管上焊接有第二齿板,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连接板外侧,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穿过连接板后设置在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齿板、第二齿板外啮合,当驱动电机带动输出齿轮转动时,第二齿板固定不动,输出齿轮绕第二齿板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板带动坐垫骨架转动到预定的位置及角度,从而实现向前退出的同时向上翻折,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均采用扇形齿板,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支架均采用钣金件冲压而成,且连接板和连接支架皆沿着周向冲设有朝向内侧的加强翻边。
6.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横管和下横管的两端均安装有堵头,每个堵头的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横管、下横管均通过堵头和台阶螺钉配合实现与连接板、连接支架铰接。该铰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
7.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横管通过两对称设置的“l”型支耳固定在车身上,所述“l”型支耳一面设置有供下横管穿过的通孔,另一面与车身贴合固定。该固定方式稳定性好、不易
脱落。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巧妙,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副实现两旋转点联动,使坐垫骨架向前移动一小段从靠背骨架底端退出,并向上旋转实现翻折;2、由于坐垫骨架从靠背骨架底端退出,翻折时不会受靠背骨架影响,能实现大角度的翻折,甚至能轻松实现90
°
或大于90
°
的翻折,最大程度地增加后排座椅的可利用空间,解决了车内过道被座椅挡住的问题,提高了座椅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

3所示的一种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主要由坐垫骨架、驱动电机1和下横管9组成,坐垫骨架至少包括上横管8和座框弯管12,座框弯管12固定在上横管8上。上横管8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根下横管9,下横管9固定在车身上。
13.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4和连接支架10的安装方位可互换。
14.一种形式为:上横管8的左端和下横管9的左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板4上,上横管8的右端和下横管9的右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支架10上。
15.另一种形式为:上横管8的右端和下横管9的右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板4上,上横管8的左端和下横管9的左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支架10上。
16.上横管8焊接有第一齿板6,下横管9上焊接有第二齿板7,驱动电机1安装在连接板4外侧,驱动电机1的输出齿轮3穿过连接板4后设置在第一齿板6与第二齿板7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齿板6、第二齿板7外啮合。当驱动电机1带动输出齿轮3转动时,第二齿板7固定不动,输出齿轮3绕第二齿板7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板6带动坐垫骨架转动到预定的位置及角度,从而实现向前退出的同时向上翻折。第一齿板6和第二齿板7均采用扇形齿板,所述连接板4和连接支架10均采用钣金件冲压而成,且连接板4和连接支架10皆沿着周向冲设有朝向内侧的加强翻边。
17.最好是,上横管8和下横管9的两端均安装有堵头5,每个堵头5的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孔,上横管8、下横管9均通过堵头5和台阶螺钉2配合实现与连接板4、连接支架10铰接。该铰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拆装方便。
18.最好是,下横管9通过两对称设置的“l”型支耳11固定在车身上,“l”型支耳11一面设置有供下横管穿过的通孔,另一面与车身贴合固定。该固定方式稳定性好、不易脱落。
1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是:通过调整第一齿板6、第二齿板7和输出齿轮3的分度圆直径,能使第一齿板6和输出齿轮3的传动比、第二齿板7和输出齿轮3的传动比达到相应的转动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包括坐垫骨架和驱动电机(1),所述坐垫骨架至少包括上横管(8)和座框弯管(12),所述座框弯管(12)固定在上横管(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管(8)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根下横管(9),所述下横管(9)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上横管(8)和下横管(9)的同一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板(4)上,上横管(8)和下横管(9)的另一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支架(10)上,所述上横管(8)焊接有第一齿板(6),下横管(9)上焊接有第二齿板(7),所述驱动电机(1)安装在连接板(4)外侧,驱动电机(1)的输出齿轮(3)穿过连接板(4)后设置在第一齿板(6)与第二齿板(7)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齿板(6)、第二齿板(7)外啮合,当驱动电机(1)带动输出齿轮(3)转动时,第二齿板(7)固定不动,输出齿轮(3)绕第二齿板(7)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板(6)带动坐垫骨架转动到预定的位置及角度,从而实现向前退出的同时向上翻折,所述第一齿板(6)和第二齿板(7)均采用扇形齿板,所述连接板(4)和连接支架(10)均采用钣金件冲压而成,且连接板(4)和连接支架(10)皆沿着周向冲设有朝向内侧的加强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管(8)和下横管(9)的两端均安装有堵头(5),每个堵头(5)的中心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横管(8)、下横管(9)均通过堵头(5)和台阶螺钉(2)配合实现与连接板(4)、连接支架(10)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管(9)通过两对称设置的“l”型支耳(11)固定在车身上,所述“l”型支耳(11)一面设置有供下横管穿过的通孔,另一面与车身贴合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副式坐垫翻折机构,坐垫骨架至少包括上横管和座框弯管,上横管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根下横管,下横管固定在车身上,上横管和下横管的同一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板上,上横管和下横管的另一端一上一下铰接在连接支架上,上横管焊接有第一齿板,下横管上焊接有第二齿板,驱动电机的输出齿轮设置在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齿板、第二齿板外啮合,当驱动电机带动输出齿轮转动时,第二齿板固定不动,输出齿轮绕第二齿板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齿板带动坐垫骨架转动到预定的位置及角度。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副实现两旋转点联动,从而实现坐垫的翻折,最大程度地增加了后排座椅的可利用空间。的可利用空间。的可利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唐江 阳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1
技术公布日:2021/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