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6313发布日期:2022-03-12 13:0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2.自动空调控制程序中数据采集包括:驾乘人员设定温度、室外温度、出风口温度以及室内温度等,其中室内温度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空调控制逻辑,进而影响乘员舒适感知度。目前,室内温度传感器多布置于主驾驶位右侧腿部仪表台后方或中控仪表台空调面板上,只能采集室内一个区域点的温度值,位置较为固定,数据单一。自动空调又可分为单温区、双温区等控制模式。在双温区空调控制时,如采集单一温度值,容易出现参数与两侧实际温度存在偏差的问题,造成空调出风温度与设定温度偏差,降低了驾乘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所述传感器包括中央风管和与所述中央风管连通的环形出风管口,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出风管口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中央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环形出风管口的窄出风通道,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中央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环形出风管口的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通风管连接。
5.其中,所述环形出风管口沿着出风方向具有逐渐变小的横截面。
6.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风管的两侧。
7.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相对于所述中央风管对称设置。
8.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通风管同轴连接。
9.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通风管同轴连接。
10.其中,所述传感器远离所述环形出风管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空调箱连接的卡接结构。
11.其中,所述传感器的外壁上设置有数据接口。
12.其中,所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相对于所述传感器对称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消除空调控制模块使用单一区域温度数据产生误差的风险点;
15.2、提高乘员舒适感知度;
16.3、减少紧固件连接,采用旋转卡接结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1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传感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0.实施例1
2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10、第一通风管20和第二通风管30。所述传感器10包括中央风管11和与所述中央风管11连通的环形出风管口12,所述环形出风管口12沿着出风方向具有逐渐变小的横截面。所述传感器10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出风管口12连通的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优选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风管1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与所述中央风管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环形出风管口12的窄出风通道,同样地,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与所述中央风管11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环形出风管口12的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管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15,所述第二连接管14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16,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温度探头15和第二温度探头16相对于所述中央风管11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管13与所述第一通风管20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与所述第二通风管30同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通风管20和第二通风管30相对于所述传感器10对称设置。所述传感器10远离所述环形出风管口1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空调箱连接的卡接结构。所述传感器1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数据接口19。
22.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可实现分别采集主副驾驶位的实时室内温度数据,有效提驾乘人员位置的数据准确度,保证满足人员的舒适需求。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中,传感器本体通过卡接结构与空调箱相连,第一通风管、第二通风管与传感器本体连接。空调箱内部鼓风机工作时产生正压,将空气压入中央风管,随后流经环形管口时,对两侧通风管产生负压,两侧通风管即与室内空气产生流动,空气流经温度探头,即可准确采集相应温度数据。数据通过与传感器本体连接的线束传输至控制模块,模块进行计算分析及后续控制工作。
23.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能够准确采集主副驾两侧实时室内温度数据,消除控制模块使用单侧数据产生误差的风险点;采用旋转卡接方式安装到空调箱本体上,结构紧凑,无紧固件,便于安装,采用负压吸风结构,无需外部供电。
24.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及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所述传感器包括中央风管和与所述中央风管连通的环形出风管口,所述传感器还包括与所述环形出风管口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中央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环形出风管口的窄出风通道,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中央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所述环形出风管口的窄出风通道;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通风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出风管口沿着出风方向具有逐渐变小的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央风管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和第二温度探头相对于所述中央风管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通风管同轴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通风管同轴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远离所述环形出风管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空调箱连接的卡接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外壁上设置有数据接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相对于所述传感器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自动空调内温采集的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第一和第二通风管;传感器包括中央风管和环形出风管口,传感器还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中央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环形出风管口的窄出风通道,第二连接管与中央风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朝向环形出风管口的窄出风通道;第一连接管的管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探头,第二连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探头,第一连接管与第一通风管连接,第二连接管与第二通风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传感器结构能够消除空调控制模块使用单一区域温度数据产生误差的风险点,提高乘员舒适感知度。乘员舒适感知度。乘员舒适感知度。


技术研发人员:宋博欣 董保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0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