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7228发布日期:2022-03-16 14: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座椅按照头枕是否能够升降分为升降头枕式座椅和一体式座椅,一体式座椅为了提升头枕和靠背之间的视觉区分度,一般在对应人颈部的位置设置有镂空,一般采用塑料件对该镂空处进行包边覆盖。
3.如图1所示,中国专利cn110329126a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汽车座椅靠背总成,其含有的一种颈饰盖方案是“所述颈饰盖包括装饰壳体、以及分别连接在装饰壳体两端的前饰盖和后饰盖,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挡片均设置在所述装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后饰盖的底部,所述第三限位槽设置在所述后饰盖的顶部。”其还通过卡勾与座椅内部的钢丝形成限位和固定。然而并非所有座椅都具有内部钢丝,同时内部钢丝在受力晃动时易带动颈饰盖晃动或撞击颈饰盖,而颈饰盖距离人耳较近,一旦产生噪音极易被人耳感知,影响行车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连接稳固避免因晃动产生的噪音。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包括穿过颈部镂空处的中筒,中筒前端设置有前饰板,后端设置有后饰板,对应镂空处周边的座椅内部靠后位置处设置有与座椅骨架固定的框状钣金,后固定框的前侧与框状钣金构成固定连接,后饰板的前侧与后固定框的后侧构成固定连接。
6.这样设置框状钣金后能够有效形成稳固的连接,并且整个装饰件与座椅的硬性连接点位于座椅后部,即使产生噪音也难以传递至人耳处。
附图说明
7.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9.图3是框状钣金的结构示意图;
10.图4是后固定框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后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12.图6是中筒的结构示意图;
13.图7是前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一种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包括穿过颈部镂空处的中筒40,中筒40前端设置有
前饰板50,后端设置有后饰板30,对应镂空处周边的座椅内部靠后位置处设置有与座椅骨架固定的框状钣金10,后固定框20的前侧与框状钣金10构成固定连接,后饰板30的前侧与后固定框20的后侧构成固定连接。
15.上述方案中前后指的是车辆方向的前后,这样设置框状钣金10后能够有效形成稳固的连接,并且整个装饰件与座椅的硬性连接点位于座椅后部,即使产生噪音也难以传递至人耳处。
16.所述后固定框20前侧外圈设置的定位销与框状钣金10上的定位孔11构成xy向的定位,后固定框20外圈设置的螺钉安装位21与框状钣金10上的螺钉孔12连接,后固定框2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供座椅面料嵌入的面料槽23。上述方案中的x向指的是车长方向,y向指的是车宽方向,z向指的是上下方向。安装时先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然后通过螺钉连接,避免在狭小的安装空间对准螺钉孔。
17.后饰板30的前侧的周向布置的公扣33与后固定框20内圈上的母扣24构成插接配合。实际安装时先将后饰板30与中筒40安装然后将后饰板30与后固定框20安装,能够避免在狭小的座椅空间上进行中筒40的安装,同时插扣结构安装时十分简便。
18.所述后饰板3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中筒40上的后定位通孔41构成xy向定位的后定位柱31,后饰板30的前侧周向布置的塑料柱32与中筒40外圈设置的固定孔43构成热熔连接,中筒40后端上下中部悬置的定位卡42与后饰板30的内圈板构成z向定位。由于无需在座椅上对中筒40和后饰板30进行组装,只需要将中筒40和后饰板30组装好之后再将该总成插入座椅镂空处即可,这样便可以在空旷处对中筒40和后饰板30进行更为稳固的组装,例如热熔连接。
19.所述前饰板5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中筒40上的前定位通孔45构成xy向定位的前定位柱51,前饰板50的后侧周向的卡扣53与中筒40前端设置的卡座44构成拆卸式卡扣连接,中筒40前端上下中部悬置的定位卡46与前饰板50的内圈板构成z向定位。这样该装饰件便构成了拆卸式部件,当需要更换该装饰件造型或者颜色的时候便可以将前饰板50拆下,更换前饰板,或者更换装饰件总成,由于前饰板是人视觉效果主要能观察到的部位,因此为减少更换成本只需更换前饰板即可。
20.所述中筒40为截面积均匀变化的前小后大的多边形筒。这样便于组装好的中筒40和后饰板30从座椅镂空处的后部插入。
21.前饰板50、后饰板30、框状钣金10、后固定框20、中筒40均为关于座椅中轴对称的五边形状,五边形的上边水平,与上边相临的侧边竖直,剩余两边形成朝下的箭头。
22.前饰板50的外圈与内圈前后错位形成向后的收口框状,后饰板30的外圈与内圈前后错位形成向前的收口框状。这样饰板的边缘与镂空处出便形成了圆滑过渡,避免饰板影响人体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包括穿过颈部镂空处的中筒(40),中筒(40)前端设置有前饰板(50),后端设置有后饰板(30),其特征在于:对应镂空处周边的座椅内部靠后位置处设置有与座椅骨架固定的框状钣金(10),后固定框(20)的前侧与框状钣金(10)构成固定连接,后饰板(30)的前侧与后固定框(20)的后侧构成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框(20)前侧外圈设置的定位销与框状钣金(10)上的定位孔(11)构成xy向的定位,后固定框(20)外圈设置的螺钉安装位(21)与框状钣金(10)上的螺钉孔(12)连接,后固定框(20)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供座椅面料嵌入的面料槽(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后饰板(30)的前侧的周向布置的公扣(33)与后固定框(20)内圈上的母扣(24)构成插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饰板(3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中筒(40)上的后定位通孔(41)构成xy向定位的后定位柱(31),后饰板(30)的前侧周向布置的塑料柱(32)与中筒(40)外圈设置的固定孔(43)构成热熔连接,中筒(40)后端上下中部悬置的定位卡(42)与后饰板(30)的内圈板构成z向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饰板(5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中筒(40)上的前定位通孔(45)构成xy向定位的前定位柱(51),前饰板(50)的后侧周向的卡扣(53)与中筒(40)前端设置的卡座(44)构成拆卸式卡扣连接,中筒(40)前端上下中部悬置的定位卡(46)与前饰板(50)的内圈板构成z向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40)为截面积均匀变化的前小后大的多边形筒。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前饰板(50)、后饰板(30)、框状钣金(10)、后固定框(20)、中筒(40)均为关于座椅中轴对称的五边形状,五边形的上边水平,与上边相临的侧边竖直,剩余两边形成朝下的箭头。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前饰板(50)的外圈与内圈前后错位形成向后的收口框状,后饰板(30)的外圈与内圈前后错位形成向前的收口框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座椅颈部装饰件,包括穿过颈部镂空处的中筒,中筒前端设置有前饰板,后端设置有后饰板,对应镂空处周边的座椅内部靠后位置处设置有与座椅骨架固定的框状钣金,后固定框的前侧与框状钣金构成固定连接,后饰板的前侧与后固定框的后侧构成固定连接。这样设置框状钣金后能够有效形成稳固的连接,并且整个装饰件与座椅的硬性连接点位于座椅后部,即使产生噪音也难以传递至人耳处。处。处。


技术研发人员:赵敏 李绵宁 王存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