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80379发布日期:2022-04-02 08:2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汽车没有将汽车危险状态反馈给驾驶员及其他车辆的报警系统,缺乏对驾驶员适当的提醒,以改善驾驶习惯,提升安全意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缺乏反馈给驾驶员及其他车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包括上盒盖、上壳体、电源输入线、摆锤、车外信号输出线、车内信号输出线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中间凹陷,凹陷呈球体状,下壳体表面设有上壳体,上壳体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穿有电源输入线,电源输入线下部连接摆锤,摆锤与球体状凹陷部处于同一中心,上壳体盖有上盒盖,球体状凹陷部从中心到外依次为绿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绿色区域为正常驾驶区域,黄色区域为激烈驾驶区域,红色区域为危险驾驶区域,电源输入线接电源输入,车内信号输出线外接车内蜂鸣器,车外信号输出线外接车外喇叭和转向灯,通过摆锤在汽车急加速、急刹车、漂移、追尾和被追尾的受力运动状态,接通相对应的车内输出电路和车外输出电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及其他车辆,从而达到预警作用。
6.所述上壳体底部向下凸起,凸起部内壁直径大于上部内壁直径。
7.所述凸起部内壁卡设有转体,转体与摆锤连接。
8.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及时判断驾驶状态,响应快,能起到预警作用。
附图说明
9.图1、3、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1.图5是图4aa向剖面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3.如图1、2、3、4、5所示的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包括上盒盖1、上壳体2、电源输入线3、摆锤4、车外信号输出线5、车内信号输出线6和下壳体7,所述下壳体7中间凹陷,凹陷呈
球体状,下壳体7表面设有上壳体2,上壳体2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穿有电源输入线3,电源输入线3下部连接摆锤4,摆锤4与球体状凹陷部处于同一中心,上壳体2盖有上盒盖1,球体状凹陷部从中心到外依次为绿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绿色区域为正常驾驶区域,黄色区域为激烈驾驶区域,红色区域为危险驾驶区域,电源输入线3接电源输入,车内信号输出线6外接车内蜂鸣器,车外信号输出线5外接车外喇叭和转向灯,通过摆锤4在汽车急加速、急刹车、漂移、追尾和被追尾的受力运动状态,接通相对应的车内输出电路和车外输出电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及其他车辆,从而达到预警作用。
14.所述上壳体2底部向下凸起,凸起部内壁直径大于上部内壁直径。
15.所述凸起部内壁卡设有转体,转体与摆锤4连接。
16.以普通家用轿车为例,0-100km/h加速时间约为8秒,算得汽车加速度约为0.35g,当汽车急加速时,加速度达到80%时约为0.28g时,摆锤指针处于黄色区域,系统判定驾驶员主观为激烈驾驶,接通车内输出电路,车内蜂鸣器鸣响提示驾驶员;当加速度达到90%时约为0.32g时,摆锤指针处于红色区域,系统判定驾驶员主观为危险驾驶,接通车外输出电路,车外喇叭鸣响同时转向灯闪烁,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17.以普通家用轿车为例,100-0km/h刹车距离约为40米,算得汽车制动加速度约为-1g,当汽车急刹车时,制动加速度达到-0.8g时,摆锤指针处于黄色区域,系统判定驾驶员主观为激烈驾驶,接通车内输出电路,车内蜂鸣器鸣响提示驾驶员;当制动加速度达到-0.9g时或汽车追尾时,摆锤指针处于红色区域,系统判定驾驶员主观为危险驾驶,接通车外输出电路,车外喇叭鸣响同时转向灯闪烁,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18.使用时,蓝色信号线是电源输入线3,黄色信号线是车内信号输出线6,红色信号线是车外信号输出线5,此外汽车频繁紧急变道、被追尾、漂移、侧面遭受撞击、停车在侧向坡度较大路面时,摆锤指针处于红色区域,系统判定车辆处于危险状态,接通车外输出电路,车外喇叭鸣响同时转向灯闪烁,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包括上盒盖(1)、上壳体(2)、电源输入线(3)、摆锤(4)、车外信号输出线(5)、车内信号输出线(6)和下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7)中间凹陷,凹陷呈球体状,下壳体(7)表面设有上壳体(2),上壳体(2)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穿有电源输入线(3),电源输入线(3)下部连接摆锤(4),摆锤(4)与球体状凹陷部处于同一中心,上壳体(2)盖有上盒盖(1),球体状凹陷部从中心到外依次为绿色区域、黄色区域和红色区域,绿色区域为正常驾驶区域,黄色区域为激烈驾驶区域,红色区域为危险驾驶区域,电源输入线(3)接电源输入,车内信号输出线(6)外接车内蜂鸣器,车外信号输出线(5)外接车外喇叭和转向灯,通过摆锤(4)在汽车急加速、急刹车、漂移、追尾和被追尾的受力运动状态,接通相对应的车内输出电路和车外输出电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驾驶员及其他车辆,从而达到预警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底部向下凸起,凸起部内壁直径大于上部内壁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内壁卡设有转体,转体与摆锤(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一种危险驾驶报警结构,包括上盒盖、上壳体、电源输入线、摆锤、车外信号输出线、车内信号输出线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中间凹陷,凹陷呈球体状,下壳体表面设有上壳体,上壳体中心设有通孔,通孔中穿有电源输入线,电源输入线下部连接摆锤,摆锤与球体状凹陷部处于同一中心,上壳体盖有上盒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及时判断驾驶状态,响应快,能起到预警作用。能起到预警作用。能起到预警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梓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2/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