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4083发布日期:2022-05-11 13:0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载重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


背景技术:

2.载重车辆一般均通过前簧前支架和前簧后支架将板簧与车架连接,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较大颠簸时,来自车轮的冲击力通过板簧传递给车架,从而有效缓解冲击力对车架的冲击,起到保护安装在车架上相关部件的作用。现有的前簧后支架必须与板簧限位座组装后才能与车架连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车辆行驶过程中板簧与板簧限位座上的限位槽直接摩擦,造成板簧限位座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使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所述支架上部具有l型连接座、下部外侧具有板簧限位座、内侧具有稳定轴连接座,所述l型连接座的内立面为车架纵梁连接面、水平面为车架纵梁定位面,且连接面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板簧限位座上具有下端敞口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敞口端设有限位孔;所述稳定轴连接座下端外侧具有安装面,且安装面具有安装孔。
5.所述板簧限位座的上端与l型连接座的外侧通过侧板固定连接,且板簧限位座的顶部通过侧板与l型连接座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前后敞开的空腔;所述空腔的底面上设有螺栓孔,所述限位槽的底面上设有耐磨块定位槽。
6.所述稳定轴连接座与板簧限位座及l型连接座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板固定连接。
7.所述l型连接座的竖直部、水平部均为中空结构,且水平部的中空结构中央具有第二加强筋板。
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前簧后支架与板簧限位座设为一体,减少了零件数量,满足重载使用要求,减少了组装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在板簧限位槽内设置方便更换耐磨块的连接孔、定位槽,方便耐磨块的安装更换,延长了板簧限位座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前簧后支架的使用寿命,使维修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4.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所述支架上部具有l型连接座1、下部外侧具有板簧限位座3、内侧具有稳定轴连接座2,所述l型连接座1的内立面为车架纵梁连接面1-1、水平面为车架纵梁定位面 1-2,且连接面1-1上设有连接孔1-3;所述板簧限位座3上具有下端敞口的限位槽3-1,且限位槽3-1的敞口端设有限位孔3-2;所述稳定轴连接座2下端外侧具有安装面2-1,且安装面2-1具有安装孔 2-2。
15.所述板簧限位座3的上端与l型连接座1的外侧通过侧板4固定连接,且板簧限位座3的顶部通过侧板4与l型连接座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前后敞开的空腔3-3;所述空腔3-3的底面上设有螺栓孔3-4,所述限位槽3-1的底面上设有耐磨块定位槽3-5。
16.所述稳定轴连接座2与板簧限位座3及l型连接座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板7固定连接。
17.所述l型连接座1的竖直部、水平部均为中空结构,且水平部的中空结构中央具有第二加强筋板6。
18.本实用新型采用铸造成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6上设有工艺孔 6-1,所述l型连接板1的竖直部位为中空结构,方便铸造排砂。
19.使用时,本实用新型10两个为一套对称设置在车架两侧,且车架左、右侧纵向横梁9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车架纵梁连接面1-1固定连接,并通过车架纵梁定位面1-2定位。车辆底盘稳定轴11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稳定轴连接座2的安装面2-1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板簧限位座3的限位槽3-1顶部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孔3-4固定耐磨块12,并使耐磨块12上的定位凸起插入所述耐磨块定位槽3-5。车辆底盘的板簧13的后端置于限位槽3-1中,并在限位槽3-1下端的限位孔3-2中插装限位销8,以限定板簧13的跳动空间。车辆行驶时板簧13与耐磨块12摩擦,避免了板簧与限位槽直接摩擦,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0.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部具有l型连接座(1)、下部外侧具有板簧限位座(3)、内侧具有稳定轴连接座(2),所述l型连接座(1)的内立面为车架纵梁连接面(1-1)、水平面为车架纵梁定位面(1-2),且连接面(1-1)上设有连接孔(1-3);所述板簧限位座(3)上具有下端敞口的限位槽(3-1),且限位槽(3-1)的敞口端设有限位孔(3-2);所述稳定轴连接座(2)下端外侧具有安装面(2-1),且安装面(2-1)具有安装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限位座(3)的上端与l型连接座(1)的外侧通过侧板(4)固定连接,且板簧限位座(3)的顶部通过侧板(4)与l型连接座(1)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前后敞开的空腔(3-3);所述空腔(3-3)的底面上设有螺栓孔(3-4),所述限位槽(3-1)的底面上设有耐磨块定位槽(3-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轴连接座(2)与板簧限位座(3)及l型连接座(1)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板(7)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座(1)的竖直部、水平部均为中空结构,且水平部的中空结构中央具有第二加强筋板(6)。

技术总结
一种载重车辆用前簧后支架,所述支架上部具有L型连接座、下部外侧具有板簧限位座、内侧具有稳定轴连接座,所述L型连接座的内立面为车架纵梁连接面、水平面为车架纵梁定位面,且连接面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板簧限位座上具有下端敞口的限位槽,且限位槽的敞口端设有限位孔;所述稳定轴连接座下端外侧具有安装面,且安装面具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的不足。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赵逸龙 张亚荣 李红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盟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