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破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28936发布日期:2022-08-13 04:4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破窗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破窗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破窗器。


背景技术:

2.当车辆发生事故后,车门、车窗无法打开,导致乘人无法逃生,此时便可以使用破窗器,通过破窗器强行击碎车窗玻璃,方便人员逃出,市场上的破窗器大多均为手持式,易丢失,且破窗器在破窗时所需要的破坏力较大,对部分社会群体并不方便,于是便有了车载破窗器,但是,市场上的车载式破窗器需要通电,当车辆坠入水中时存在失效风险,且放在车内影响整车造型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车载式破窗器需要通电,存在失效风险,且放在车内影响整车造型美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破窗器。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车载破窗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子弹头,子弹头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子弹头后方设有限位垫片,子弹头与限位垫片活动连接,限位垫片与拉索连接,支架与车门钣金件连接。
5.所述支架上部形成圆筒状安装位,子弹头安装在安装位内。
6.所述子弹头前部形成破窗部,弹簧一端与破窗部接触,弹簧另一端与支架内壁接触。
7.所述子弹头后部形成限位卡头,限位垫片上部开有限位卡口,限位卡头与限位卡口配合连接。
8.所述支架后部设有定位凸块,限位垫片上部开有定位孔,定位凸块与定位孔配合连接。
9.所述限位垫片下部开孔,拉索头部设有铸头,拉索穿过限位垫片下部的孔并通过铸头与限位垫片连接。
10.所述支架上部设有连接孔,支架通过螺钉与车门钣金件固定连接。
11.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主要部件采用高强度塑料注塑,适合于低成本大批量生产;车载破窗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拆卸报废率低;该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零件数量少,产品重量轻,成本低;可布置在车身内部,不影响车身美观;破窗器开启力小,适合所有的司机操作;车载破窗器为纯机械机构,无需通电,车辆坠入水中时也不存在失效风险。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初始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子弹头射出后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说明,并不对本发明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
14.如图1~5所示的车载破窗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内设有子弹头2,支架1上部形成圆筒状安装位,子弹头2安装在安装位内,子弹头2与支架1之间设有弹簧3,子弹头2前部形成圆锥状破窗部201,弹簧3前端与破窗部201后端面接触,弹簧3后端与支架1安装位内壁接触,弹簧3对子弹头2提供瞬时的破窗力,子弹头2后方设有限位垫片4,子弹头2与限位垫片4活动连接,子弹头2后部形成限位卡头202,限位垫片4上部开有限位卡口401,限位卡头202卡入限位卡口401内,将子弹头2固定在安装位内,支架1后部设有定位凸块101,限位垫片4上部开有定位孔402,定位孔402设置在限位卡口401下方,定位凸块101卡入定位孔402内,起到保险作用,防止限位垫片4与子弹头2在轻微振动中脱离而导致意外破窗,限位垫片4下部开孔,拉索5头部设有铸头,拉索5穿过限位垫片4下部的孔并通过铸头与限位垫片4活动连接,拉索5设置在直丝管6内,直丝管6起到保护拉索5的作用,并固定走线路径,直丝管6头部设有管帽7,管帽7与直丝管6固定连接,管帽7卡接在支架1下端,固定直丝管6,拉索5尾部设有铸头,并通过铸头与拉手连接,支架1上部设有连接孔102,螺钉穿过连接孔102拧入车门钣金件,将支架1与车门钣金件固定连接。
15.市场上现有的破窗器大多为手持式的安全锤,虽然也能达到破窗目的,但是安全锤容易遗失,并且破窗需要一定的力值要求和施力准备,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完成破窗,部分公交车采用了电磁共振的破窗器,电磁共振随是车载式,不易遗失,也不需要特别大的力,但在车辆坠入水中时存在失效风险,本发明设计中公开的车载破窗器是纯机械的车载式破窗器,结构小巧,安装在车身内部,采用螺栓固定,不易遗失,并且将对车窗的撞击力转换成了对限位垫片4的抽出力,用户只需轻松地通过拉动拉索5这单一的动作便可实现破窗,破窗器开启力小,适合所有的司机操作,并且可根据车窗大小调节拉索5和直丝管6的长度。在成功破窗后,如需再次使用破窗器,只需要将破窗器上的限位垫片4复位,便可再次正常使用破窗器。
16.破窗器通过螺栓将支架1固定在车身钣金件上,不影响车身美观,支架1支撑起整个破窗器结构,弹簧3套设在子弹头2外,子弹头2采用金属材质,一端为圆锥形,对准车窗,另一端设有限位卡头202,在将子弹头2与弹簧3压入支架1内的安装位后,利用限位垫片4卡住子弹头2上的限位卡头202,使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限位垫片4连接拉索5,与拉索5上的铸头限位,拉索5整根穿过直丝管6,另一端的铸头与手柄连接,用户只需要拉动手柄,限位垫片4便会从子弹头2的限位卡头202上脱落,弹簧3快速复原,子弹头2顺势向外弹射,实现破窗。
17.所述车载破窗器主要部件采用高强度塑料注塑,适合于低成本大批量生产;车载
破窗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拆卸报废率低;该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零件数量少,产品重量轻,成本低;车载破窗器为纯机械机构,无需通电,车辆坠入水中时也不存在失效风险。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破窗器,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设有子弹头(2),子弹头(2)与支架(1)之间设有弹簧(3),子弹头(2)后方设有限位垫片(4),子弹头(2)与限位垫片(4)活动连接,限位垫片(4)与拉索(5)连接,支架(1)与车门钣金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部形成圆筒状安装位,子弹头(2)安装在安装位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头(2)前部形成破窗部(201),弹簧(3)一端与破窗部(201)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支架(1)内壁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弹头(2)后部形成限位卡头(202),限位垫片(4)上部开有限位卡口(401),限位卡头(202)与限位卡口(401)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后部设有定位凸块(101),限位垫片(4)上部开有定位孔(402),定位凸块(101)与定位孔(402)配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垫片(4)下部开孔,拉索(5)头部设有铸头,拉索(5)穿过限位垫片(4)下部的孔并通过铸头与限位垫片(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破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部设有连接孔(102),支架(1)通过螺钉与车门钣金件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破窗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破窗器。一种车载破窗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子弹头,子弹头与支架之间设有弹簧,子弹头后方设有限位垫片,子弹头与限位垫片活动连接,限位垫片与拉索连接,支架与车门钣金件连接。本发明的有益之处:主要部件采用高强度塑料注塑,适合于低成本大批量生产;车载破窗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拆卸报废率低;该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零件数量少,产品重量轻,成本低;可布置在车身内部,不影响车身美观;破窗器开启力小,适合所有的司机操作;车载破窗器为纯机械机构,无需通电,车辆坠入水中时也不存在失效风险。失效风险。失效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熊林辉 柴鑫 屠林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正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2
技术公布日:2022/8/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