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水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6206发布日期:2022-09-06 20:3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水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水切结构。


背景技术:

2.内水切作为侧门玻璃升降系统的重要零件,在升降系统前期开发中较为关键,现有内水切通过卡接的型式装配的车门窗框内钣上,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
3.1) 此种结构卡接在车门窗框内板上,通过装配唇边夹持在钣金上,稳定性较低。
4.2) 此结构z向高度较高,下密封唇边pp骨架悬空,容易产生振动。
5.3)此结构在玻璃下降过程中,因发生粘-滑运动引起下密封唇边pp骨架悬臂振动,敲击窗框内钣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稳定性更好的内水切结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水切结构,包括内水切主体,所述内水切主体包括n型凹槽,所述n型凹槽内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装配唇边,所述装配唇边自由端设有蘑菇头结构,所述n型凹槽内另一侧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型凹槽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的一侧侧壁下端还设悬臂,所述悬臂靠近所述装配唇边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梯形支撑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臂靠近所述装配唇边的一侧还设有倒钩支撑部,所述倒钩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梯形支撑部下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水切主体的n型凹槽外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密封唇边。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了内水切装配在车窗内钣金上的夹持力,提高了内水切的稳定性,并且解决了悬臂振动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水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1-内水切主体;2-n型凹槽;3-装配唇边;4-第一梯形支撑部;5-第二梯形支撑部;6-倒钩支撑部;7-密封唇边。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水切结构,包括内水切主体1,所述内水切主体1包括n型凹槽2,所述n型凹槽2内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装配唇边3,所述装配唇边3自由端设有蘑菇头结构,所述n型凹槽2内另一侧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4,通过自由端设有蘑菇头结构的装配唇边3与第一梯形支撑部4配合夹持在钣金上,大大增加了内水切装配的夹持力,大大提高了稳定性。
15.本技术方案中,所述n型凹槽2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4的一侧侧壁下端还设悬臂,所述悬臂靠近所述装配唇边3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梯形支撑部5,通过设置第二梯形支撑部5能够使其悬臂抵靠在钣金上,实现对悬臂内侧的有效支撑,避免内水切在玻璃下降过程中发生翻转现象,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该内水切夹持的稳定性。
16.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悬臂靠近所述装配唇边3的一侧还设有倒钩支撑部6,所述倒钩支撑部6位于所述第二梯形支撑部5下方,通过设置倒钩支撑部6,进一步对悬臂内侧进行有效支撑,减少内水切在玻璃上升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异响。
17.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水切主体1的n型凹槽2外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密封唇边7,实现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及切水效果。
18.所述第一梯形支撑部4、第二梯形支撑部5及倒钩支撑部6均为tpv(热塑性硫化橡胶)材料制成。
1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了内水切装配在车窗内钣金上的夹持力,提高了内水切的稳定性,并且解决了悬臂振动异响的问题。
2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水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水切主体,所述内水切主体包括n型凹槽,所述n型凹槽内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装配唇边,所述装配唇边自由端设有蘑菇头结构,所述n型凹槽内另一侧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水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凹槽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的一侧侧壁下端还设悬臂,所述悬臂靠近所述装配唇边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梯形支撑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水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靠近所述装配唇边的一侧还设有倒钩支撑部,所述倒钩支撑部位于所述第二梯形支撑部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水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水切主体的n型凹槽外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密封唇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水切结构,包括内水切主体,所述内水切主体包括n型凹槽,所述n型凹槽内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装配唇边,所述装配唇边自由端设有蘑菇头结构,所述n型凹槽内另一侧设有第一梯形支撑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增加了内水切装配在车窗内钣金上的夹持力,提高了内水切的稳定性,并且解决了悬臂振动异响的问题。振动异响的问题。振动异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东 肖河容 成淑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25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