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卧工作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909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躺卧工作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卧工作车。
目前,汽车司机、修理人员在行驶途中停车或在无地沟的修理厂检修车辆时,往往靠司机座位垫、塑料布放在车下,曾有人设计过一种小平板车,但都因为使用不便、携带不易而使司机和修理人员感到烦恼。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携带方便,尤其是修车时方便的使用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汽车司机、修理人员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实用的躺卧工作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箱底部采用前、中、后三组六只单向走轮机构,横向不作滑动,避免使用万向轮易于横向滑动影响操作的缺点,中间部位一组轮使用二只小铁轮,采用内连杆机构支撑,折合时小轮藏于箱体内空间位置,打开后位于两箱盖中间,支撑两箱边缘,使整体受力合理,前、后轮组固定在箱体两侧,分别为四轮两组,并使其在箱体折合时能相互错开,箱体前部装有可调式自锁枕头,上下可自由调节,枕头上下高度设置有齿卡调节装置,可翻转折叠藏于箱体内,在箱体中间部分设置有工具箱,工具箱为长方形,箱上把手即是整个工作车的提手,修理人员修车时可从工具箱中随手取出工具,为使箱体打开后中间轮不至于卡上箱体边缘,在中部轮组连杆机构旁设置有弹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合后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合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打开时的表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躺卧工作车由箱体1,翻转可调枕2,软性材料3,可调枕齿状卡体4,翻转主体5,抽屉6,提手7,锁体8,15,连杆支架9,滑轮10、12、13,弹簧11,中轮支体14和前后轮支体16、17构成。在箱体1的表面镶入软性材料3,翻轮可调枕2安装在箱体1一端,可调枕齿状卡体4可卡在翻转主体5的边沿,使其打开箱子后使枕2沿一转轴转动,在卡体作用下而将枕2固定。在箱体1的中部一侧设有抽屉6,作为工具箱使用;提手7与抽屉6联接,使其既成为工具箱把手又成为整个提箱把手,锁体15镶入6的提手下端。箱体1上还镶有锁体8,作为箱体折叠后起牢固作用。滑轮10固定在连杆支架9上,连杆支架9与箱体1连接,滑轮10的上端有横梁14,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横梁14和箱体1连接,滑轮12、13由支体16、17固定,固定体16、17连接在箱体1上,后轮12的外侧与前轮13的内侧在箱体折叠后应正好错开。
本产品在使用时,只要打开箱子,平放地上,人躺在上面,即可用脚蹬地在单向轮的带动下较好地进入车底进行修理工作。
本发明的实施将会广泛得到汽车司机们的赞许。
权利要求1.一种躺卧工作车。其特征在于由长方形箱体、软性材料、可调枕、工具盒、前中后三组轮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卧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可调枕上设有齿状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卧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工具盒(6)设置在箱体(1)的中间部位,(6)的外侧设有提手(7)和锁体(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躺卧工作车,其特征在于中部轮组中滑轮(10)固定在连杆支架(9)上,连杆支架(9)与箱体(1)连接,滑轮(10)的上端有横梁(14),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横梁(14)和箱体(1)连接,滑轮(12)、(13)由支体(16)、(17)固定,固定体(16)、(17)连接在箱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躺卧工作车,其特征在于前后轮组固定在箱体两侧,并使其在箱体折合时能相互错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卧工作车,是专供司机、汽车修理人员在检修车辆进入车底操作时有利于快速检修的工具。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为手提箱,展开后为一软垫,内设可翻转、高低可调枕、三组单向走轮和工具盒,使用时前后可移动。本装置设计紧凑、巧妙,外形美观,使用和携带极为方便,将成为司机、修理人员的得力工具。
文档编号B60S5/00GK2063101SQ8922140
公开日1990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宏达 申请人:北京朝阳双益童车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