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823986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尤其是一 种适用客车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诸如大客车等车辆的外摆门通常包括下述构件:门泵(气动或电动)、回转臂、门 轴、支撑轴及平衡杆组成。
[0003] 对于现有的设计方式一般是被动借用法,就是将标杆车外摆门运动机构的设计参 数或以前同类车的外摆门运动机构直接借用。但是,由于设计车辆与以前车辆在结构与形 状上的差异,使得设计车辆上的外摆门运动机构容易出现与车辆的其他部分干涉的问题, 且此类问题要到车辆试制的时候才能发现,严重影响整车的开发进度。
[0004] 因此,希望有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 陷。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 术的上述缺陷。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所述外摆门运动机 构设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07] A1.选择门轴轴线位置;
[0008] A2.选择回转臂工作长度,并选择回转臂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关闭状态下 相对于外摆门的位置: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
[0009] A3.选择平衡杆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关闭状态下相对于外摆门的位置:平 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
[0010] A4.选择回转臂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下的位置:回转臂门铰接点 关门位置,其中,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位于以门轴轴线位置为中心且以回转臂工作长 度为半径的圆上;
[0011] A5.以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为约束条件,选择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位置;
[0012] A6.基于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位置以及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确定平衡杆与 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下相对于外摆门的位置: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
[0013] A7.做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与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的连线的中垂线,在 所述中垂线上选择支撑轴的轴线位置:支撑轴轴线位置。
[0014] 优选地,基于经验选择门轴轴线位置,且所述门轴轴线位置符合门泵安装尺寸要 求。
[0015] 优选地,基于经验选择回转臂工作长度,且选择的回转臂工作长度符合回转臂标 准件的工作长度规格。
[0016] 优选地,基于经验选择支撑轴轴线位置,且使得支撑轴轴线位置与平衡杆门铰接 点关门位置之间连线的长度符合平衡杆标准件的工作长度规格。
[0017] 优选地,所述支撑轴轴线位置与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之间连线的长度不等于 回转臂工作长度。
[0018] 优选地,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位置平行于外摆门在关闭状态的位置。
[0019] 优选地,所述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进一步包括下述校验步骤:检验外摆门在 打开状态的开度是否符合开度要求和/或外摆门运动机构是否与车辆的其他部分干涉。
[0020] 优选地,所述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进一步包括调整步骤,如果外摆门在打开 状态的开度不符合要求,按下述步骤调整外摆门运动机构:
[0021] B1.对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符合开 度要求;
[0022] B2.确定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调整后的当前回转臂门铰接点开门位置;
[0023] B3.做当前回转臂门铰接点开门位置与所述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的连线的中 垂线,在该中垂线上选择一点作为新的门轴轴线位置;
[0024] B4.确定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调整后的当前平衡杆门铰接点开门位置;以及。
[0025] B5.做当前平衡杆门铰接点开门位置与所述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的连线的中 垂线,在该中垂线上选择一点作为新的支撑轴轴线位置。
[0026] 优选地,所述新的门轴轴线位置符合门泵安装尺寸要求。
[0027] 优选地,所述外摆门运动机构是用于客车的外摆门运动机构。
[0028] 本发明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主动设计方法来针对所需车型来 设计外摆门运动机构,避免了被动借用方法的盲目性,使得设计出来的外摆门运动机构更 匹配车辆具体形状与尺寸,而且能够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干涉等问题,从而加快整车的开 发进度。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外摆门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30] 图2是根据外摆门运动机构的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31] 图3是沿图2中A向观察的示意图,示出外摆门运动机构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32] 图4是说明本发明设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33] 图5是说明平行四边形的连杆结构运动平稳性差的原因的示意图。
[0034] 图6是说明本发明设计方法的调整步骤的示意图。
[0035] 图7是示出门泵安装尺寸要求的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
[0037]
【主权项】
1. 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l.选择门轴轴线位置(Ol); A2.选择回转臂工作长度,并选择回转臂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关闭状态下相对 于外摆门的位置: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2); A3.选择平衡杆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关闭状态下相对于外摆门的位置:平衡杆 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 A4.选择回转臂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下的位置: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 位置(02'),其中,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2')位于以门轴轴线位置为中心且以回转 臂工作长度为半径的圆上; A5.以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2')为约束条件,选择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位置; A6.基于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位置以及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确定平衡杆 与外摆门的铰接点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下相对于外摆门的位置: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 (04,); A7.做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与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的连线的中 垂线,在所述中垂线上选择支撑轴的轴线位置:支撑轴轴线位置(0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经验选择门轴轴 线位置(01),且所述门轴轴线位置(01)符合门泵安装尺寸要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经验选择回转臂 工作长度,且选择的回转臂工作长度符合回转臂标准件的工作长度规格。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经验选择支撑轴 轴线位置(03),且使得支撑轴轴线位置(03)与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之间连线的 长度符合平衡杆标准件的工作长度规格。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轴线位置 (03)与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之间连线的长度不等于回转臂工作长度。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摆门在 打开状态的位置平行于外摆门在关闭状态的位置。
7.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下述校验步骤:检验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开度是否符合开度要求和/或外摆门运动机构 是否与车辆的其他部分干涉。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调整步骤, 如果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开度不符合要求,按下述步骤调整外摆门运动机构 : BI.对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符合开度要 求; B2.确定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调整后的当前回转臂门铰接点开门位置; B3.做当前回转臂门铰接点开门位置与所述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的连线的中垂 线,在该中垂线上选择一点作为新的门轴轴线位置; B4.确定在外摆门打开状态位置调整后的当前平衡杆门铰接点开门位置;以及。 B5.做当前平衡杆门铰接点开门位置与所述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的连线的中垂 线,在该中垂线上选择一点作为新的支撑轴轴线位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的门轴轴线位 置符合门泵安装尺寸要求。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摆门运动机构 是用于客车的外摆门运动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摆门运动机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1.选择门轴轴线位置(01);A2.选择回转臂工作长度;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2);A3.选择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A4.回转臂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2′);A5.选择外摆门在打开状态的位置;A6.确定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A7.做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与平衡杆门铰接点关门位置(04′)的连线的中垂线,在所述中垂线上选择支撑轴轴线位置(03)。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主动设计方法来针对所需车型来设计外摆门运动机构,避免了被动借用方法的盲目性,使得设计出来的外摆门运动机构更匹配车辆具体形状与尺寸,而且能够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干涉等问题,从而加快整车的开发进度。
【IPC分类】B60J5-00
【公开号】CN104553692
【申请号】CN201310520606
【发明人】文广南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