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899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车内饰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汽车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领域,内饰件中运动件常常需要设计解锁机构系统,实现储物件或运动件的外盖解锁开闭的功能,其中以副驾驶侧手套箱最为典型。以手套箱为例,一般而言,手套箱解锁都是用手抠动抠手机构来实现,如图1、2所示的现有抠手式解锁机构中,抠手1 一般是旋转机构,抠手1与运动件2 —体运动,抠手1通过抠手转轴3铰接在运动件2上并与锁舌4联动,手对抠手1的力的作用,在锁解的同时,在手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件2绕转轴旋转,当手离开抠手1时,锁舌4会回到初始自然状态,但手套箱已经实现了解锁。如果想实现按钮式的解锁机构,一般要将图1中的抠手1与运动件2分离,此时抠手应更名为按钮,并且在解锁时与运动件不再一起运动。
[0003]现有的按压平动式按钮解锁机构,如图3所示,按钮5是打开整个手套箱的启动或施力机构,当手离开按钮5让手套箱因重力的作用打开时,锁舌4同样需要缩回,因此为了避免锁舌4的复位使锁舌4自动误锁,而引起打开不畅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解决该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将按钮5与手套箱运动件的部分分离,这样解锁机构与按钮全布置在固定不动的部分上,当按下按钮5时,运动件2由于重力开启打开,手并不需要离开按钮5避免误锁;为了不增大整个解锁机构占用的车内饰板空间,但这种结构会造成运动件2的某区域具有一个缺角用于布置按钮5,这样不但整个手套箱结构要重新设计,还会使得造型外观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通过阻尼齿轮和具有一段空行程的主动齿条相配合,即避免了在解锁操作中因误锁造成的打开不畅,又能保证运动件在复位回锁操作中能立即实现锁止,无需等待阻尼回位,大大提升了汽车内饰运动件的操作性能,保证了用户的舒适度。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包括:
一运动件;
设置在运动件上的按钮,所述按钮上连接有连杆;
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杆相连的锁杆,所述锁杆的顶端设置有锁舌;
所述连杆和锁杆上都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阻尼齿轮和传动齿轮组,所述连杆上带有主动齿条,所述锁杆上带有被动齿条,所述阻尼齿轮与主动齿条啮合,所述被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出侧啮合,所述主动齿条在按钮的带动下具有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主动齿条处于锁止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侧脱开,当主动齿条处于解锁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侧啮合。
[0006]所述运动件通过箱体转轴铰接在安装基座上,所述基座上开设有锁舌孔,所述锁舌孔与锁舌相配合。
[0007]所述锁舌为锁杆的一个部分,两者为一个整体。
[0008]所述按钮、连杆和主动齿条为一个整体。
[0009]所述锁杆与被动齿条为一个整体。
[0010]所述的运动件为储物盒。
[0011 ] 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0012]本发明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通过阻尼齿轮和具有一段空行程的主动齿条相配合,即避免了在解锁操作中因误锁造成的打开不畅,又能保证运动件在复位回锁操作中能立即实现锁止,无需等待阻尼回位,大大提升了汽车内饰运动件的操作性能,保证了用户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的抠手式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抠手式解锁机构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按钮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运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抠手、2运动件、3抠手转轴、4锁舌、5按钮、6连杆、7锁杆、8箱体转轴、9安装基座、10锁舌孔、11阻尼齿轮、12传动齿轮组、13主动齿条、14被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如图4、5、6所示,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包括运动件2、按钮5、锁杆7和安装基座9,所述锁杆7的顶端设置有锁舌4,所述运动件2通过箱体转轴8铰接在安装基座9上,所述基座9上开设有锁舌孔10,所述锁舌孔10与锁舌4相配合;所述按钮5设置在运动件2上,所述按钮5上连接有连杆6 ;所述连杆6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锁杆7动作实现解锁;在本发明中,为了简化结构以及便于装配,所述锁舌4为锁杆7的一个部分,两者为一个整体,所述按钮5与连杆6同样为一个整体;并且在连杆6和锁杆7上都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将锁舌4和按钮5自动复位到锁止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如图7所示,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阻尼齿轮11和传动齿轮组12,为了便于直观看出齿轮的运动轨迹,图7中的阻尼齿轮11和传动齿轮组12只画出部分齿数;所述连杆6上带有主动齿条13,所述锁杆7上带有被动齿条14,所述阻尼齿轮11与主动齿条13啮合,所述被动齿条14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出侧啮合,所述主动齿条13在按钮5的带动下具有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主动齿条13处于锁止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入侧脱开,当主动齿条13处于解锁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入侧啮合。
[0017]本发明中的运动件2在汽车内饰上一般是储物盒类的零件,以副驾驶的手套箱最为典型,安装基座9为用于安装整个运动件2的零件,在汽车内饰中一般是仪表板本体,锁舌孔10与锁舌4配合进行锁止,通常都为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另外同样是考虑到简化结构的原因,所述连杆6与主动齿条13为一个整体,以及锁杆7与被动齿条14为一个整体;整个传动机构安装在运动件2上跟随运动件2运动,在运动件2打开时,按钮5向下运动一段距离使主动齿条13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入侧开始啮合时,传动齿轮组12跟随转动会带动锁杆7和锁舌4回缩,实现解锁;然后手离开按钮5时,由于阻尼齿轮11的阻尼作用,锁舌4复位速度变慢,锁舌4还来没得及回位到锁孔中时,运动件2由于重力,已经向下打开,不会出现误锁造成打开不畅。当运动件2关闭时,锁舌4带动锁杆7运动,使得传动齿轮组12开始转动,但是因为此时,主动齿条13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入侧脱开,阻尼齿轮11并不会影响到锁舌4的复位,因此可实现锁舌的快速复位,进行成功锁止,阻尼齿轮11不会影响运动件2的锁止操作。
【主权项】
1.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包括: 一运动件⑵; 设置在运动件(2)上的按钮(5),所述按钮(5)上连接有连杆(6); 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杆(6)相连的锁杆(7),所述锁杆(7)的顶端设置有锁舌(4); 所述连杆(6)和锁杆(7)上都设置有弹性复位机构; 其特征是: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阻尼齿轮(11)和传动齿轮组(12),所述连杆(6)上带有主动齿条(13),所述锁杆(7)上带有被动齿条(14),所述阻尼齿轮(11)与主动齿条(13)啮合,所述被动齿条(14)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出侧啮合,所述主动齿条(13)在按钮(5)的带动下具有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主动齿条(13)处于锁止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入侧脱开,当主动齿条(13)处于解锁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12)的输入侧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运动件(2)通过箱体转轴(8)铰接在安装基座(9)上,所述基座(9)上开设有锁舌孔(10),所述锁舌孔(10)与锁舌⑷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锁舌(4)为锁杆(7)的一个部分,两者为一个整体。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按钮(5)、连杆(6)和主动齿条(13)为一个整体。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锁杆(7)与被动齿条(14)为一个整体。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运动件(2)为储物盒。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车内饰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压式汽车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一种内饰运动件解锁机构,包括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阻尼齿轮和传动齿轮组,所述连杆上带有主动齿条,所述锁杆上带有被动齿条,所述阻尼齿轮与主动齿条啮合,所述被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出侧啮合,所述主动齿条在按钮的带动下具有解锁位置和锁止位置;当主动齿条处于锁止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侧脱开,当主动齿条处于解锁位置时与传动齿轮组的输入侧啮合。本发明通过阻尼齿轮和具有一段空行程的主动齿条相配合,即避免了在解锁操作中因误锁造成的打开不畅,又能保证运动件在复位回锁操作中能立即实现锁止,大大提升了汽车内饰运动件的操作性能,保证了用户的舒适度。
【IPC分类】E05B83/30, B60R7/06
【公开号】CN105438085
【申请号】CN201510425903
【发明人】刘庆上, 张 成, 杜莉
【申请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