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674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国家规定客车车宽最大限值为2500mm,但车长大于11000mm的客车,车宽最大限值为2550mm。目前,国内主流的客车主机厂为了将车内空间最大化,通常会采用国标的最大限值作为整车宽度;同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及节约开发成本,一般主机厂会将10米以上同类客车作为同一车型系列开发,采用相同的造型及车身结构,但存在车宽上11米以上级别比10米级别宽50mm的现象。主、副仪表板作为客车主要的内饰及功能件,针对因车宽不同造成的仪表板不通用问题,国内主流客车主机厂通常采用如下方案:
[0003]1)根据不同车宽开发不同宽度的仪表板,仪表板驾驶员侧实现通用,非驾驶员侧局部造型调整,宽度增加50_。此方法适应于采用玻璃钢为主体材质的仪表板,整体模具费用相对较低,可承受2款模具费用。如果采用注塑、模压等整体模具费用较高的工艺,模具成本太高。
[0004]2)通过将主仪表板右侧局部分块,右侧局部根据不同车宽单独开模,来消除不同车型的宽度差值。这种处理方法仅适合右侧造型为平直段的仪表板,如果右侧为曲面造型,则无法实现。同时,增加部分模具新开模具费用。
[0005]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通用主副仪表台与较宽车型宽度差,不能普遍适用的问题。
[0008]( 二 )技术方案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包括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一侧安装于车身一侧,所述主仪表板前侧安装在车身前端,所述主仪表板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下表面与所述副仪表板的一端上表面搭接,所述副仪表板在与所述主仪表板的搭接面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副仪表板与所述主仪表板的搭接面上靠近车身的一侧。
[0010]其中,所述主仪表板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侧面靠于所述隔板的侧面。
[0011]其中,所述隔板的厚度至少为50mm。
[0012]其中,所述主仪表板为通用主仪表板。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副仪表板的与主仪表板搭接的搭接面靠近车身一侧的位置上设置了隔板,主仪表板在搭接时靠于隔板一侧,防止了在应用于宽度大的车型上主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搭接时因存在空隙而导致的相对移动,消除了副仪表板与主仪表板组合后在不同宽度车型里的宽度差。
[00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10米宽客车用副仪表板结构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的总体结构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的副仪表板结构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的通用主仪表板结构图。
[0020]图中:1:10米宽客车用副仪表板;2:副仪表板;3:主仪表板;2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具体为12米宽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包括主仪表板3和副仪表板2,主仪表板3选用通用主仪表板,副仪表板2 —侧安装于车身一侧,主仪表板3前侧安装在车身前端,主仪表板3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下表面与副仪表板2的一端上表面搭接,副仪表板2在与主仪表板3的搭接面上设有隔板21。本实用新型在副仪表板的与主仪表板搭接的搭接面上设置了隔板,主仪表板在搭接时靠于隔板一侧,防止了在应用于宽度大的车型上主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搭接时因存在空隙而导致的相对移动,消除了副仪表板与主仪表板组合后在不同宽度车型里的宽度差,解决了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10米宽客车用副仪表板1与通用主仪表板搭接组合后与12米宽客车车型存在50_的宽度差,从而不能用于12米宽客车车型的问题。
[0023]具体的,隔板21竖直设置于副仪表板2与主仪表板3的搭接面上靠近车身的一侦牝主仪表板3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侧面靠于隔板21的侧面。隔板21的厚度至少为50mm,应用于12米宽客车车型时隔板21厚度为50mm。在保证消除了主副仪表台与12米宽客车车型存在的宽度差的同时,保证主仪表板搭接在副仪表板上时的稳定程度。
[0024]本实用新型在设计制造时,主仪表板3与副仪表板2均按10米宽客车车型设计,不同的是在设计制造副仪表板2时,副仪表板2的模具在与主仪表板3搭接的位置上增加一个活块,活块的不同宽度用来消除主副仪表台在不同客车车型里存在的宽度差,且活块的外部造型与主仪表板3保持一致。在制造12米宽客车用主副仪表台时,将活块安装在副仪表板模具的对应位置上,在制造10米宽客车用主副仪表台时,取消副仪表板模具上的活块即可,这样就可以保证12米宽客车与10米宽客车共用一套主、副仪表板模具,即满足造型要求,又降低了开发成本。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副仪表板的与主仪表板搭接的搭接面靠近车身一侧的位置上设置了隔板,主仪表板在搭接时靠于隔板一侧,防止了在应用于宽度大的车型上主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搭接时因存在空隙而导致的相对移动,消除了副仪表板与主仪表板组合后在不同宽度车型里的宽度差,同时在制造时保证了不同车宽的客车能够共用一套主、副仪表板模具,既满足造型要求又降低了开发成本。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包括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仪表板一侧安装于车身一侧,所述主仪表板前侧安装在车身前端,所述主仪表板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下表面与所述副仪表板的一端上表面搭接,所述副仪表板在与所述主仪表板的搭接面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副仪表板与所述主仪表板的搭接面上靠近车身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板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侧面靠于所述隔板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厚度至少为50mmo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仪表板为通用主仪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用主副仪表台,包括主仪表板和副仪表板,所述副仪表板一侧安装于车身一侧,所述主仪表板前侧安装在车身前端,所述主仪表板位于驾驶位左侧的伸出端的下表面与所述副仪表板的一端上表面搭接,所述副仪表板在与所述主仪表板的搭接面上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副仪表板与所述主仪表板的搭接面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在副仪表板的与主仪表板搭接的搭接面靠近车身一侧的位置上设置了隔板,主仪表板在搭接时靠于隔板一侧,防止了在应用于宽度大的车型上主仪表板与副仪表板搭接时因存在空隙而导致的相对移动,消除了副仪表板与主仪表板组合后在不同宽度车型里的宽度差。
【IPC分类】B62D25/14, B60K37/00
【公开号】CN204956125
【申请号】CN201520633538
【发明人】陈言平, 吴阳年, 汪成应, 蒋勇
【申请人】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