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行押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7620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行押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领域,尤其是押运车的报警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银行押运车,普遍采用双开尾门的设计,也就是说,载物箱的尾部,设有对开的两扇门。
[0003]据网络报道,有某地银行押运车在行驶途中,尾门不慎打开,安保人员、驾驶人员都没有发现,于是丢失了押运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
[0005]—种银行押运车,包括设有双开尾门的押运车本体,其特征是:
[0006 ]载物箱的上门框设有第一干簧管、第二干簧管,
[0007]第一尾门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的第一磁体,第二尾门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干簧管的第二磁体,
[0008]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的电路连接关系为并联,
[0009]电源、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构成的并联电路、报警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为串联,
[0010]报警灯设置于驾驶室,
[0011]第一干簧管、第二干簧管都是常闭型干簧管。
[0012]本实用新型可在尾门打开的时候,以报警灯发光的方式提醒安保人员、驾驶人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
[0015]图中:1-载物箱,2-上门框,3-第一尾门,31 -第一磁体,311 -第一干簧管,4_第二尾门,41-第二磁体,411-第二干簧管,5-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银行押运车,包括设有双开尾门的押运车本体,其特征是:
[0017]载物箱1的上门框2设有第一干簧管311、第二干簧管411,
[0018]第一尾门3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311的第一磁体31,第二尾门4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干簧管411的第二磁体41,
[0019]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图:第一干簧管311和第二干簧管411的电路连接关系为并联,
[0020]电源、第一干簧管311和第二干簧管411构成的并联电路、报警灯5,这三者的电路连接方式为串联,
[0021]报警灯5设置于驾驶室,
[0022]第一干簧管311、第二干簧管411都是常闭型干簧管。
[0023]为了避免歧义,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特此定义:常闭型干簧管,是指磁体吸引干簧管时,干簧管处于电路断路状态;干簧管不被磁体吸引时,干簧管处于电路导通状态。
[0024]尾门在打开的时候,干簧管不被磁体所吸引,于是电路联通,报警灯5发出灯光警不ο
[0025]因为第一干簧管311和第二干簧管411的电路连接关系为并联,所以,只要有一个尾门打开,报警灯5就可以发出灯光警示。
[0026]本实用新型可在尾门打开的时候,以报警灯5发光的方式提醒安保人员、驾驶人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主权项】
1.一种银行押运车,包括设有双开尾门的押运车本体,其特征是: 载物箱的上门框设有第一干簧管、第二干簧管, 第一尾门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的第一磁体,第二尾门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干簧管的第二磁体, 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的电路连接关系为并联, 电源、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构成的并联电路、报警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为串联, 报警灯设置于驾驶室, 第一干簧管、第二干簧管都是常闭型干簧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领域,现有银行押运车尾门打开时,不易被发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银行押运车,包括设有双开尾门的押运车本体,其特征是:载物箱的上门框设有第一干簧管、第二干簧管,第一尾门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一干簧管的第一磁体,第二尾门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第二干簧管的第二磁体,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的电路连接关系为并联,电源、第一干簧管和第二干簧管构成的并联电路、报警灯的电路连接方式为串联,报警灯设置于驾驶室,第一干簧管、第二干簧管都是常闭型干簧管。本实用新型可在尾门打开的时候,以报警灯发光的方式提醒安保人员、驾驶人员。并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IPC分类】B60Q9/00
【公开号】CN205086779
【申请号】CN201520849024
【发明人】曾庆涛
【申请人】曾庆涛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