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669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
背景技术
对高速铁路来说,列车进出站必须满足最小3min追踪间隔、咽喉距离必须 控制在较小范围内的要求。传统的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包括单一的平面 车场和各方向线路的咽喉区,咽喉区和平面车场位于同一平面内。如果仍沿用传 统的设计方式,咽喉区距离和车场长度将无法适应高速铁路行车要求,各方向列 车进路冲突成倍增加,咽喉区距离将是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因为在引入方向多、 车场规模大时,所有车流交叉均集中在平面关键节点上,限制了车场通过能力和 作业效率,且咽喉区需要设计复杂的道岔组合结构,造成咽喉区距离和车场长度 过长。同时,复杂的道岔组合增加了进路联锁系统的复杂性,设备维修困难,安 全指标下降。同时咽喉区距离和站坪长度过长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客运站占地面积、减少咽喉区距离、工程 投资成本低、便于设备维修的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层车场、下层车 场、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所述上层车场和上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 一平面内,所述下层车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上层车场与下 层车场相互平行,所述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之间设有双向联络线。
所述上层车场的中心线和下层车场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所述上层车场的中心线和所述下层车场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它包括上层车场、下层车场、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上层车场和上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下层 车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之间 设有双向联络线,通过双向联络线进站列车可选择进入上层车场和下层车场。采 用该设计方案,与单一平面车场相比,节约了车场和咽喉区占地面积。同时,克 服了传统平面疏解方式的缺点__所有车流交叉均集中在平面关键节点上,限制 了车场通过能力和作业效率。本发明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使各方向列车 进路冲突不再成为通过能力的瓶颈,咽喉区距离和站坪长度明显縮短,简化了咽 喉区道岔组合,提高了进路安全系数。本发明可以满足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 高安全性等特点的运营需求,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客运专线车站各线路方向之间列 车进路交叉严重、咽喉结构复杂、咽喉区距离过长、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 了运营安全性、节约了工程投资、咽喉结构的简化节省设备维护费用,并且减少 了安全隐患等产生的运营费用。


图1为本发明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便于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目的手段,兹附以较佳实施例图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l、图2所示, 一种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上层车场1、下层车场2、上层车场咽喉区3和下层车场咽喉区4,上层车场1 和上层车场咽喉区3位于同一平面内,下层车场2和下层车场咽喉区4位于同一 平面内,上层车场1与下层车场2相互平行,上层车场咽喉区3和下层车场咽喉 区4之间设有双向联络线5。
上层车场的中心线和下层车场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如图l所示)。 上层车场的中心线和下层车场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如图2所示)。
本发明根据需要还可以设计成3个以上的多层车场,各车场具有自己的咽喉 区,各车场之的咽喉区之间设有双向联络线。
权利要求
1、一种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层车场、下层车场、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所述上层车场和上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下层车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上层车场与下层车场相互平行,所述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之间设有双向联络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层车场的中心线和下层车场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上层车场的中心线和所述下层车场的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它包括上层车场、下层车场、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上层车场和上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下层车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位于同一平面内,上层车场咽喉区和下层车场咽喉区之间设有双向联络线,通过双向联络线进站列车可选择进入上层车场和下层车场。本发明客运专线大型客运站站型结构可以减小客运站占地面积、减少咽喉区距离、工程投资成本低、便于设备维修。
文档编号B61B1/00GK101585362SQ200910148409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刘启钢, 徐利民, 亮 朱, 博 李, 杜旭升, 旭 杨, 杨文韬, 王相平, 伟 花 申请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运输及经济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