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轨快速运输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1133发布日期:2018-09-04 23:2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用于轻轨运输乘客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乘坐轻轨,轻轨列车每到一个中间站必须先减速停车然后等待乘客上下,乘客上下完毕后轻轨列车再加速到正常速度,这一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如果轻轨线路上有多个中间站,累计上下乘客所需要的时间就很多了,这种传统的上下乘客方式已经严重拖慢了轻轨的运输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当轻轨列车经过中间站时,轻轨列车不需停车也不需减速就可以完成乘客上下车的工作,节省了乘客上下车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轻轨的运输速度;所述轻轨快速运输方式的设施主要包括门架(1)、摆渡车(4)、过渡车厢(5)、轨道(8)、多个连接系统(13);门架(1)及轨道(8)组成摆渡车(4)的悬吊系统,门架(1)由横梁(2)、立柱(3)、轨道支撑梁(7)组成,横梁(2)固定在两根立柱(3)的上端,横梁(2)固定有轨道支撑梁(7),轨道(8)与轨道支撑梁(7)固定;摆渡车(4)的上端固定有车轴支架(10),摆渡车(4)的车轮(9)的轴与车轴支架(10)固定,摆渡车(4)的下端固定有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摆渡车(4)的车轮(9)在悬吊系统的轨道(8)上运行;轻轨列车(17)的中部有过渡车厢(5),轻轨列车(17)的过渡车厢(5)及车厢a(14)的车顶上均固定有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的纵向位置与摆渡车(4)下端的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的纵向位置相对应,摆渡车(4)有供乘客上下的楼梯口,过渡车厢(5)有上下乘客楼梯(6),过渡车厢(5)的车顶是开口的,过渡车厢(5)的上部两侧安装有连接系统(13),连接系统(13)由油缸(15)、活塞(16)、插杆(19)、插环(20)组成,油缸(15)与过渡车厢(5)的上部侧面固定,插环(20)与摆渡车(4)的下部侧面固定,插环(20)有通孔,活塞(16)的前端有插杆(19),插杆(19)可以插入插环(20)的通孔内,活塞(16)的外径大于插环(20)的通孔内径;所述轻轨运输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乘客上下轻轨列车(17)前,要上车的乘客先进入摆渡车(4)内等待,同时摆渡车(4)停在悬吊系统的右端,要下车的乘客预先进入轻轨列车(17)的过渡车厢(5)内等待,当轻轨列车(17)高速从右边进入悬吊系统的第一个门架(1)时,摆渡车(4)的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及轻轨列车(17)的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通电,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施加给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向右的推力,摆渡车(4)在轻轨列车(17)的带动下在悬吊系统的轨道(8)上由停止状态开始加速,当摆渡车(4)的速度加速到与轻轨列车(17)的速度同步且摆渡车(4)的上下乘客楼梯口对准轻轨列车(17)的上下乘客楼梯(6)时,连接系统(13)的活塞(16)上升,插杆(19)插入插环(20)的通孔内,当活塞(16)的上端与插环(20)的下端接触时活塞(16)停止上升,此时轻轨列车(17)已经到达悬吊系统的左端,摆渡车(4)的车轮(9)脱离悬吊系统的轨道(8),摆渡车(4)的重量全部由连接系统(13)承担,摆渡车(4)的下端与过渡车厢(5)的上端仍保持20至50毫米的间隙,此时摆渡车(4)的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及轻轨列车(17)的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断电,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与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之间不再产生推力,摆渡车(4)在轻轨列车(17)的背负下前行,此时需上车的乘客通过上下乘客楼梯(6)进入过渡车厢(5)后再进入轻轨列车(17)的其它车厢,需下车的乘客通过上下乘客楼梯(6)进入摆渡车(4)内,当轻轨列车(17)进入下一个中间站时,摆渡车(4)的车轮(9)重新进入悬吊系统的轨道(8)上,连接系统(13)的活塞(16)下降,插杆(19)下降退出插环(20)的通孔,摆渡车(4)的重量全部由轨道(8)承担且摆渡车(4)在轨道(8)上惯性向前滑动,并切换至另一条轨道停止,要下车的乘客下车,同时轻轨列车(17)再次背负下一辆摆渡车(4)前行;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与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并不接触,保留20至50毫米的间隙。

附图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1-门架,2-横梁,3-立柱,4-摆渡车,5-过渡车厢,6-上下乘客楼梯,7-轨道支撑梁,8-轨道,9-车轮,10-车轴支架,11-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2-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3-连接系统,14-车厢a,15-油缸,16-活塞,17-轻轨列车,18-车厢b,19-插杆,20-插环。

图1是本发明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门架的立面图。

图3是摆渡车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是摆渡车的仰视图。

图5是轻轨列车的俯视图。

图6是多个门架的布置图。

图7是轻轨列车进入门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摆渡车与轻轨列车对接的立面示意图。

图9是连接系统的立面位置示意图。

图10是连接系统的大样图。

图11是摆渡车切换轨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不再重复,需说明: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11与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12并不接触,保留20至50毫米的间隙,这一设计方案主要是保证摆渡车4与轻轨列车17对接时不产生振动,摆渡车4平稳加速到与轻轨列车17同步;车厢b18的车顶不需要安装直线电机次级线圈;本发明适用于中间站多且乘客上下车人数比较少的情况。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轻轨快速运输方式主要用于轻轨运输乘客使用;它节省了乘客上下车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轻轨的运输速度;它主要包括门架、摆渡车、过渡车厢、连接系统;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在乘客上下轻轨列车前,要上车的乘客先进入摆渡车内等待,要下车的乘客预先进入轻轨列车的过渡车厢内等待,当轻轨列车高速从右边进入悬吊系统时,摆渡车的两组直线电机初级线圈及轻轨列车的两组直线电机次级线圈同时通电,摆渡车在轻轨列车的带动下由停止状态加速至与轻轨列车的速度同步,连接系统将摆渡车顶住,摆渡车的车轮脱离悬吊系统的轨道,需上车的乘客进入过渡车厢,需下车的乘客进入摆渡车内,完成上下乘客的交换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彭宝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思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5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