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95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铁路车辆,而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使用降低弯曲地板、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
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被用于运输装载诸如煤和其它粒料的散装物。一种已知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已被公开在1982年11月30日授于乔纳斯(Jones)等人的美国专利4,361,097上。示于上述乔纳斯等人专利中的这种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包含由弯曲地板组成沿纵向分布的料桶件,上述地板则被固定在一连续的中心底梁的每一侧上。将料槽或料桶使用在铁路敞车上可增加其容量并降低其重心使其有较好的装卸效果。在乔纳斯等人专利所示的铁路车辆中是将这些料桶直接附加在中心底梁上。尽管这一技术适宜于某些横截面形状的中心底梁,但在该中心底梁具有突出的侧部时就不适合于直接固定,比如该底梁具有一下水平突缘。许多类型中心底梁上却是都有突出的下突缘,例如具有一对Z部相互焊接的中心底梁。
在一典型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上其侧壁均用许多支撑件来加强,这些支撑件沿该车身长度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按一种支撑件的形状是由一些梁组成一K形,因为其十字梁、垂直梁和斜梁接近于这一形状。在已有技术中需要对固定这些支撑件提出一种改进技术,使所需支撑件的数量减至最少,而仍能保持车身结构的牢固性。减少铁路车辆中的支撑件可使重量减至最少,以便形成一种更具经济性的车辆。因此,需要在现有技术中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此时还包含增强对其车身构件的固定。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来装载诸如煤和类似物品。本文所公开的也就是实施本发明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使该铁路敞车设置有一独特的支撑组件,由此使该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的车身得到充分加强,此时可用最少数量与该中心底梁和两对置侧壁相互连接的构件来达到。本发明还包含一对具有弯曲地板的纵向料桶,这些料桶均被固定在唯一的中心底梁连接板装置上,使其固定得到改进并且易于制造。该中心底梁连接板装置包含设置在一主要部位上的一些垂直突缘,使这些待固定到该中心底梁上的降低料桶件与该中心底梁的任何侧向突出结构都有足够的空间,例如可设一对相互连接的Z形件。该中心底梁连接板装置还对该钢中心底梁起防止腐蚀物质的作用,此时与每一侧上的料桶件形成密封连接。该中心底梁连接板装置沿该中心底梁长度配置,并在其中心部加强,以适用于将一支撑组件锚固在该车身的中心。
现在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一侧视图,除去部分构件;图2为图1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一端视图,除去部分构件,部分以剖面示出;图3为图1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底架一侧视图;图4为图3的底架一顶视图,除去部分构件;图5为按图3沿线5-5的中心底梁连接板一端视图,部分以剖面示出;图6为图5的中心底梁连接板一侧视图;图7为按图3沿线7-7的中心底梁连接板和车架锚固板一端视图,部分以剖面示出;图8为按图7的中心底梁连接板和车架锚固板一侧视图;图9为一局部端视图,部分以剖面示出,表示该中心底梁连接板,该内支撑件对该中心底梁的连接和图2的料桶固定。
图10为按图1沿线10-10的一端视图,表示按图1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的料桶外壳;和图11为按图2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的一托架和侧支撑连接一顶视图。
现参阅图1和2所示的本发明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总的件号设为2。该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2设有一上车身4,该上车身形成一装载隔段4a并具有一敞口顶部以接收和排放待运物料。该上车身4是由一底架6支承的,该底架则由沿纵向分布的中心底梁6a如图1至5所示来加强的。该底架6由如图1和3所示惯用结构的对置载重组件8来承载。在该中心底梁6a的各端装有一牵引底梁10,其上设有已知的挂钩(未示出)。在该车的各端按已知方式配有一碰撞器12。
该上车身4包含一对沿纵向每一侧分布的侧梁14。这些侧梁被固定在垂直侧支柱16上,而这些侧支柱则向上延伸形成如图1和2所示的该车身4的侧壁18结构支承。这些侧壁18是由许多垂直铝侧板18a组成的,这些铝侧板由机械紧固件固定在该垂直侧支柱16的突缘16a上,其底部则被固定在侧梁14上。在图1中应该理解为仅示出该车右端的侧板18a,而侧板18a是沿该车全长配置的,示于图1右侧的还有其对称部分。侧壁14的上边部由机械连接件固定在一对沿纵向分布的上弦杆20上,这些弦杆的长度相当于车身4的长度。参阅图1和2清楚地示出,配置在载重组件8上方的车身4的端部。该车身4设有一上水平地板28,一下垂直壁30和一倾斜的上地板端壁32,基本上在载重组件上方组成该车身地板。该车身4的两端部被沿侧向分布的上端壁34包围,该上端壁则被适配地固定在端梁上(未示出)。该端壁34可组成两个板,其间由一中间垂直支柱(未示出)按惯用方式相互连接。该车身4是借助于一承梁组件36支承在中心底梁上的。该承梁组件36包含一承梁切边中厚板38和一垂直承梁腹板40,这在图4中是很清楚的。一对斜支撑42设在该中心底梁的两对置侧,位于该承梁切边中厚板38的上方,而该车的端部则是由一端底梁44和一角部连接件46支承的,该连接件设成可连接到这些侧底梁14上。
现参阅图1、2、9和10所示可知,对置载重组件8之间的车身地板是由一对沿纵向分布的料桶48组成,其中一个料桶示于图2和10内。这些料桶48被配置在该中心底梁6a的两侧,而且其顶部是敞口的又是分布在该中心底梁的下方,可在该中心底梁的每一侧形成承载能力。这些料桶48是由沿垂直方向设有端部挡板50的弯曲地板48a组成的,就如图1和10所示。这些端部挡板50一般具有一半圆形状以适配这些料桶48的形状。这些端部挡板50由机械紧固件通过L形托架52来固定,而托架则具有一曲线部52a和一平面部52b。如图1所示可知,该端部挡板50的顶部54设有一水平突缘,由适当的连接件将上地板28固定在其上。在上述车身上,最好是用一种适宜而重量轻的诸如铝的抗蚀材料来组成端壁、地板构件和侧壁,而底架构件,例如中心底梁则是用一种诸如钢的材料来构成。如图10所示可知,该弯曲地板48a的外边部是借助于机械紧固件沿这些料桶48的长度连接在侧梁14的内面上。
在图3至9中很清楚地示有将料桶48内上边48b固定在中心底梁6a上的中心底梁连接板组件60。该中心底梁连接板组件60包含一对端部中心底梁连接板62和一中间加强中心底梁连接板64,后者被配置在车身4的纵向中点部,这在图3和4中示出很清楚。这些端部中心底梁连接板62是由一对L形件66,66a组成的,并按待描述方式装在中心底梁6a上。不过本申请发明还可以使用具有其他形状的中心底梁,在图5和7中所示的中心底梁6a就具有两个Z形部68,并在该中心底梁6a顶部沿接缝68a被相互焊接。该中心底梁6a的Z形截面68形成一水平下突缘70,在每一侧向外突出。这些L形件66和66a相应地包含一具有重叠段76,76a的水平板部74和74a,而且在中心底梁6a的顶部呈固定关系平放。这些L形件66,66a突出于该中心底梁6a的两侧,其伸出量一般沿垂直方向可与该中心底梁6a的突出突缘70的边缘齐平或是超出。这些L形件66和66a的端部均向上弯曲,以沿其长度形成垂直料桶固定突缘82,82a。
如图1和9清楚示出可知,料桶48的上内边部48b被固定在料桶安装突缘82上,此时借助于机械紧固件,即可将其装在沿突缘82,82a长度所钻制的孔86a内。如图5所示,L形件66a是被L形件66的一个偏置部90所重叠的,该L形件66超出L形件66a的端部,在该中心底梁6a的两Z形部68之间的接缝68a上方形成一空间92。实际上连接该两Z形截面68的焊缝向上突出于该中心底梁的表面,这样就使该空间92可适合这种表面高出的情况。该偏置部90的端部和L形件66a的下部均被相互焊接,而且这些焊缝还存在于该中心底梁6a的上角和L形件66和66a之间。
现参阅图7和8清楚地可见中间中心底梁连接板64的结构。因为该中间中心底梁连接板64还用于锚固到本发明待描述的中间车架组件上,因此该板64是由单一的U形件组成,一般还厚于端部中心底梁连接板62。如图7所示,该U形件64包含一平底100被支承在中心底梁6a的顶部。为了容纳该中间件的U形结构而且与该中心底梁顶部形成紧密接触,可将板64底下该中心底梁6a顶部上的焊缝磨光以形成一平整的表面。该U形件100的两端均向上弯曲,以形成料桶固定突缘102,这些突缘与端部中心底架连接板的突缘82,82a是对齐的。在这些突缘102(图8)上还设有许多孔104,以装入固定料桶48的机械紧固件。由上所述,明显的是两端部中心底梁连接板62和该中间连接板64沿这些料桶48长度分布,并可靠地固定在这些料桶的内部48b上,还与该中心底梁6a的底突缘70形成空隙。此外,因有端部中心底梁连接板62和中间中心底梁连接板64作为覆盖该钢中心底梁6a的遮板,以此方式可使其不致因装料而发生腐蚀。该端部中心底梁连接板62和该突出于中心底梁6a的中间连接板64的部分均用许多具有三角形的支撑件106来加强,就如图5至8所示那样。
在图2、7、8、9和11中示有本发明的支撑组件110。该支撑组件110是设置在车身4的中点,并支撑在中心底梁连接板64上方的这些侧壁16上。在图2中仅示出左侧支撑组件110,但该支撑组件在该中心底梁6a的右侧相反方位也是一样的。支撑组件110的上侧梁112相当于延伸在两相对侧壁116之间的车身4宽度。一斜梁114从邻近上侧梁112的部位向下延伸至一固定在该中心底梁6a上的部位。一下侧梁分布在一侧壁18和该中心底梁6a之间。这些梁112、114和116最好是由挤压铝材组成,不过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在图2和11中,斜梁114是由一T形托架118固定到侧壁18上的。该T形托架118的腹板118a被插入到下侧梁116端部上所设的一狭槽120内。一销钉(未示出)穿过该T形托架腹板和该斜梁116的端部来固定。上侧梁112和斜梁114端部均由如图11所示的狭槽和销钉结构以类似方法被固定在上托架122上。斜梁114和下侧梁116的端部均被固定在一下垂直锚固板124上,该锚固板则由焊接固定在该车身纵向中点的中间底梁连接板64的顶部。如图7和9中可知,该板124设有两对定位孔126a和126b,也是由诸如图11中所示的狭槽和销钉结构分别固定在该斜梁114和该下侧梁116的内端。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料桶的铁路敞车包含车身装置是由一对置载重组件对承载的,所述车身装置具有一沿纵向分布的中心底梁,一对沿纵向分布的料桶是在所述中心底梁的两对置侧承载的,所述料桶组成所述车身装置的地板,固定在所述中心底梁上的板装置,和将所述料桶对固定在所述板装置上的固定装置。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被固定在所述中心底梁的顶部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包含一对配置在所述中心底梁两对置侧的突缘,所述固定装置是被固定在所述突缘上和所述料桶上的。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形成两对置的垂直面,其上固定所述料桶对的一相应料桶。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沿所述料桶长度形成连续的垂直面。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包含一固定在所述中心底梁上的下表面。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被固定在所述中心底梁的所述顶部。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包含一U形构件,该构件具有一对大致垂直的间隔部和一底部,该底部相互连接所述间隔垂直部,所述料桶被固定在所述垂直间隔部上。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沿所述中心底梁延伸所述料桶对的长度。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包含一对相互并列沿至少一部分所述板装置长度固定的板件。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件形成一连续垂直面和一水平部,该垂直面至少沿该所述板装置的所述部,而该水平部则固定在所述中心底梁的顶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板件的所述水平部大致是平的,并具有相互固定的各自端部。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的一个所述端部包含一偏置端部,其他所述板件具有一平坦端部,所述偏置部重叠所述平坦端部,并呈固定关系。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部在所述板件对和所述中心底梁之间形成一空间。
15.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包含一单片式U形构件,该构件至少沿一部分所述板装置长度。
16.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间隔部包含许多孔,所述固定装置是许多穿过所述料桶和将所述料桶固定到所述垂直突缘上一些所述孔的机械紧固件。
1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装置和所述料桶在所述中心底梁上方形成一封闭装置,使所述中心底梁免受腐蚀物料作用。
18.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底梁包含侧向突出部,所述板装置的所述垂直面是沿所述中心底梁侧向定位的,以形成所述料桶相对于所述沿侧向突出部的空隙。
1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铁路敞车还包含一固定在所述板装置上的锚固板,一固定在所述锚固板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具有至少一支撑件从所述锚固板伸出到所述车身装置。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铁路敞车,其特征在于,支撑件包含一端部开口的狭槽在其每一端,托架装置固定在所述车身装置并具有平担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平坦部被相应插入到固定的所述狭槽内,还有销钉装置将所述支撑件固定到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平坦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料槽的铁路敞车具有一对沿纵向分布的料桶,这对料桶被配置在两对置侧,并形成一凹陷的弯曲地板。中心底梁连接板被固定在该中心底梁的顶部,并包含垂直配置的突缘。一部分连接板是由L形件组成的,这些L形件以重叠关系配置。
文档编号B61D7/02GK1189426SQ9710052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28日
发明者雷恩B·绍特 申请人:约翰斯汤美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