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27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机械,尤其是涉及用于楼道的爬楼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居住楼房的家庭越来越多,随之而带来的物品搬运困难日渐突出,尤其是搬运较重、较大物件时尤为如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实用的爬楼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爬楼车,它包括顶部为承载面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前侧面朝前倾斜设置;在架体两侧板上沿横向分别对应设置有由滚轮排列组成的滚道槽;在架体上设置有一T形支撑腿,所述T形支撑腿的立杆向下贯穿开设在架体底板上的导向槽延伸出架体之外,其上端的横杆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滚道槽中;在T形支撑腿与架体前侧板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
所述滚道槽为倾斜向上设置在所述架体两侧板上。
在所述架体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轻便实用,利用滚杆原理实现楼道中的搬运工作。使用时,将物品放在架体承载面上,由于架体为倾斜向上放置在楼梯上,重物的重心作用在架体后部的支撑腿上,由于所述前侧板为倾斜朝前设置,因此位于架体前面的搬运人员可轻松地拉动架体沿楼梯向上移动;当移动一定距离后,位于架体后面的搬运人员抬起架体,支撑腿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滚道槽向前移动到架体的前部后支撑起架体,此后重复上述搬运过程将物品搬运到楼上。采用该爬楼车仅需两人即可轻松的将较重、较大的物品从楼下搬运到楼上,非常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爬楼车,包括顶部为承载面1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前侧面2朝前倾斜设置;在架体两侧板3上沿其横向分别倾斜向上对应设置有由滚轮4排列组成的滚道槽5;在架体上设置有一T形支撑腿,所述T形支撑腿的立杆6向下贯穿开设在架体底板上的导向槽7延伸出架体之外,其上端的横杆8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滚道槽5中;在T形支撑腿与架体前侧板2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9。为更利于搬运,在架体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扶手10、11。
权利要求1.一种爬楼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部为承载面(1)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前侧面(2)朝前倾斜设置;在架体两侧板(3)上沿其横向分别对应设置有由滚轮(4)排列组成的滚道槽(5);在架体上设置有一T形支撑腿,所述T形支撑腿的立杆(6)向下贯穿开设在架体底板上的导向槽(7)延伸出架体之外,其上端的横杆(8)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滚道槽(5)中;在T形支撑腿与架体前侧板(2)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道槽(5)为倾斜向上设置在所述架体两侧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楼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架体的前、后分别设置有扶手(10、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楼车,它包括顶部为承载面的架体,所述架体的前侧面朝前倾斜设置;在架体两侧板上沿横向分别对应设置有由滚轮排列组成的滚道槽;在架体上设置有一T形支撑腿,所述T形支撑腿的立杆向下贯穿开设在架体底板上的导向槽延伸出架体之外,其上端的横杆两端分别对应插入所述滚道槽中;在T形支撑腿与架体前侧板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轻便实用,利用滚杆原理实现楼道中的搬运工作。采用该爬楼车仅需两人即可轻松的将较重、较大的物品从楼下搬运到楼上,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B62B11/00GK2871342SQ20052003180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2日
发明者肖俊才 申请人:肖俊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