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51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自行车脚架。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的车架侧面一般都安装有脚架,利用脚架作为自行车停放时的支撑,由于自行车具有不同大小的各种规格,且使用者的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出现了一种可调整脚架长度自行车脚架,达到一种脚架可适用多种规格和用途的目的,这种脚架是通过一个可变化长度的脚柱来实现的,脚柱由一卡结块、一外杆及一内杆所组成,其中卡结块中设有一螺孔,下方设有一契合斜面,外杆为一空心管体,其上方设有一配合卡结块的契合斜面,内杆为细长状,上端设有螺纹,下端设有大头状的脚根。内杆由下而上穿过外杆后与卡结块螺旋连接,在卡结块未完全螺紧前,将卡结块穿入脚架固定座的插接孔中,这时可调整脚柱的伸出长度,当长度确认后,用一手抓住外杆,另一只手抓住内杆下端旋转,即可使卡结块被向下拉,这时卡结块和外杆二个相对的契合斜面会相切,使卡结块向插接孔施压,即可使脚柱固定于此选定的高度上。但是,当仅单纯旋转内杆时,由于卡结块和外杆没有定位,会发生与内杆同时转动的情形,产生空转现象,导致无法使卡结块与插接孔压紧,因此必须用一只手抓住外杆使卡结块与外杆被固定而不会转动,才能调整高度,这样使用会引起一定的不便,尤其是当整个脚架已经固定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一只手必须扶着自行车,而仅能用一手旋转内杆,就很难调整脚架高度。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脚架,可以方便调整脚架高度,而不会产生空转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一个固定座和一个可变化长度的脚柱,所述固定座下端设有一个预设深度的插接孔,所述脚柱由一卡结块、一外杆和一内杆组成,所述卡结块中设有一螺孔,其下方设有一契合斜面,所述外杆为一空心管体,其上方设有一与卡结块相配的契合斜面,所述内杆为细长状,其上端设有螺纹,所述内杆由下而上穿过外杆,内杆上端的螺纹与卡结块的螺孔螺旋连接,卡结块插入插接孔中,所述插接孔内壁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限位槽沟,所述卡结块外壁上设置有与之对应数量的限位卡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槽沟有2个,所述限位卡条为与限位槽沟相对应位置的2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可以单手调整脚架高度的优点,而且制造简单,结构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结块与插接孔的组合横向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调整状态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的组合剖面图。
图8是现有技术的卡结块与插接孔的组合横向剖面图。
图9是现有技术的调整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6、7、8、9所示,现有可调整高度的脚架是由一个固定座10下方插入一个可变化长度的脚柱20组成,固定座10设有一个根据所需调整脚架的高度而预设深度的插接孔11,脚柱20由一卡结块21、一外杆22及一内杆23所组成,其中卡结块21中设有一螺孔211,下方设有一契合斜面212,外杆22为一空心管体,其上方设有一配合卡结块21的契合斜面221,内杆23为细长状,上端设有螺纹231,下端设有大头状的脚根232。内杆23由下而上穿过外杆22,内杆23的螺纹231与卡结块21的螺孔211螺旋连接在卡结块21未完全螺紧前,将卡结块插入固定座10的插接孔11中,这时可调整脚柱20的伸出长度,当长度确认后,以一手抓住外杆22,另一手抓住内杆23下端旋转,即可使卡结块21被螺纹231向下拉,这时卡结块21和外杆22的二个相对的契合斜面212、221会相切,使卡结块21向插接孔11施压,即可使脚柱20固定于此选定的高度上。但是,如果仅单纯旋转内杆23时,由于卡结块21和外杆22没有定位,会发生与内杆23同时转动的情形,产生空转现象,导致无法使卡结块21与插接孔11压紧因此必须用一只手抓住外杆22使卡结块21与外杆22被确实固定而不会转动,才能调整高度,这样使用会引起一定的不便,尤其是当整个脚架已经固定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一只手必须扶着自行车,而仅能用一手旋转内杆23,就很难调整脚架高度。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脚架由一个固定座30下方插入一可变化长度的脚柱40组成,固定座30下端设有一预设深度的插接孔31,插接孔31内壁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限位槽沟32。脚柱40由一卡结块41、一外杆42及一内杆43组成,其卡结块41中设有一螺孔411,下方设有一契合斜面412,而其外壁相对配合固定座30的限位槽沟32设有限位卡条413,外杆42为一空心管体,其上方设有一配合卡结块41的契合斜面421,内杆43为细长状,上端设有螺纹431,下端设有大头状的脚根432。
如图3、4、5所示,内杆43由下而上穿过外杆42后,内杆43的螺纹431与卡结块41的螺孔411螺旋连接,在卡结块41未完全螺紧前,卡结块41插入固定座30的插接孔31中,插入时卡结块41上的限位卡条413必须契合入固定座30的限位槽沟32中,以两相契合的方式使卡结块41与插接孔31沿横截面方向固定,而仍可纵向移动,这时可顺着纵向调整脚柱40的伸出长度,到达定位后只需直接转动内杆43的下端部,即可使卡结块41被内杆43的螺纹431向下拉,使卡结块41与外杆42相切的契合斜面412、421压紧,并使卡结块41偏向一边对插接孔31推挤,即可使脚柱40固定于此选定的高度上。
如欲再度改变脚柱40的延伸长度时,仅需逆向转动内杆43下端的脚根432部位,即能使卡结块41对插接孔31松动,而可再顺着纵向方向于插接孔31中调整脚柱40的长度,完成后再直接螺转内杆43即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在插接孔31设有2个限位槽沟32,配合卡结块41设有的相应限位卡条413,使限位卡条413契合入限位槽沟32中,即可使卡结块41与插接孔31沿横截面方向被牢牢固定,而仅能做纵向移动,这时仅需使用一手即能转动内杆43达到定位或松动的目的,方便调整脚架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脚架,包括一个固定座(30)和一个可变化长度的脚柱(40),所述固定座(30)下端设有一个预设深度的插接孔(31),所述脚柱(40)由一卡结块(41)、一外杆(42)和一内杆(43)组成,所述卡结块(41)中设有一螺孔(411),其下方设有一契合斜面(412),所述外杆(42)为一空心管体,其上方设有一与卡结块(41)相配的契合斜面(421),所述内杆(43)为细长状,其上端设有螺纹(431),所述内杆(43)由下而上穿过外杆(42),内杆(43)上端的螺纹(431)与卡结块(41)的螺孔(411)螺旋连接,卡结块(41)插入插接孔(3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31)内壁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限位槽沟(32),所述卡结块(41)外壁上设置有与之对应数量的限位卡条(4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沟(32)有2个,所述限位卡条(413)为与限位槽沟(32)相对应位置的2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脚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方便调整脚架高度,而不会产生空转现象。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固定座和一个可变化长度的脚柱,固定座下端设有一个预设深度的插接孔,脚柱由一卡结块、一外杆和一内杆组成,卡结块中设有一螺孔,其下方设有一契合斜面,外杆为一空心管体,其上方设有一与卡结块相配的契合斜面,内杆为细长状,其上端设有螺纹,内杆由下而上穿过外杆,内杆上端的螺纹与卡结块的螺孔螺旋连接,卡结块插入插接孔中,插接孔内壁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限位槽沟,卡结块外壁上设置有与之对应数量的限位卡条。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可以单手调整脚架高度的优点,而且制造简单,结构可靠。
文档编号B62H1/00GK2926011SQ200620016820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施和仁 申请人:乃兴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