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后视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6032阅读:9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后视镜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后视镜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简而言之就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电动车按类型分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燃油助力两用电动车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动车因其方便环保越来越得到现代人的青睐。电动车行业在中国崛起仅仅几年时间,在这短短的几年内,电动车行业由无到有,由零星分布到大范围普及,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一方面表现在生产,一方面表现在消费领域,而且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动车行业从小到大,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群,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整个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04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已有1000多家生产厂,年产量达675万辆。2005年,中国的电动车年产量达960万辆,市场保有量在1500万辆以上。2006年国内电动车产量达到近2000万辆,比上年增幅60%以上。2010年,中国轻型电动车的产销量将可能达到3000万辆,出口量将可能达500万-60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700亿元,包括上下游带动产值的产业总体规模,将达1300亿元。市面上一般的后视镜,镜面面积小,可视角度小,人性化设计不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车后视镜结构,它结构简单巧妙,镜面面积大,可视角度大,符合人性化设计,增加了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活动绞接,后视镜在后视镜连杆上在60度沮围内自由调节。后视镜背面设置有一个突出物。本实用新型可视镜面为125_2,增大可视面积,骑行更安全。连杆与后视镜的可调角度为60度,根据不同身高人的需求,随意调节。根据人体工程学,在后视镜背面设有突出物,增大调节时人手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外观造型时尚、大气,适合中、大型及运动款车型。所用材质强度高、耐磨损、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流线感强,符合现代设计趋势。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I和后视镜连杆2,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活动绞接,后视镜在后视镜连杆上在60度沮围内自由调节。后视镜背面设置有一个突出物。本实用新型可视镜面为125_2,增大可视面积,骑行更安全。连杆与后视镜的可调角度为60度,根据不同身高人的需求,随意调节。根据人体工程学,在后视镜背面设有突出物,增大调节时人手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外观造型时尚、大气,适合中、大型及运动款车型。所用材质强度高、耐磨损、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流线感强,符合现代设计趋势。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活动绞接,后视镜在后视镜连杆上在60度沮围内自由调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后视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后视镜背面设置有一个突出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后视镜结构,包括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后视镜和后视镜连杆活动铰接,后视镜在后视镜连杆上在60度范围内自由调节。后视镜背面设置有一个突出物。本实用新型可视镜面为125mm2,增大可视面积,骑行更安全。连杆与后视镜的可调角度为60度,根据不同身高人的需求,随意调节。根据人体工程学,在后视镜背面设有突出物,增大调节时人手的摩擦力。
文档编号B62J29/00GK202728436SQ20122037596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朱仁华 申请人:朱仁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