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7639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包括履带安装架、对称固定设置在履带安装架两侧的两个张紧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张紧器安装座上的张紧器和平衡轴安装座;所述张紧器安装座的底面上设置有条形孔;其侧面上设置有过孔I;所述张紧器包括主板和调节螺栓,主板的底面上设置有过孔II,侧面上设置有过孔III,调节螺栓穿过过孔III和过孔I,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张紧器安装座上;所述平衡轴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过孔IV,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平衡轴的过孔Ⅴ;螺栓穿过过孔IV、条形孔、过孔II,通过螺母将平衡轴安装座和张紧器固定连接在张紧器安装座上。
【专利说明】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雪橇车部件,具体的,涉及一种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雪橇车,顾名思义,指能够在雪地里快速移动的交通工具,是积雪地区最广泛、便捷的交通工具,以其灵活轻便、机构可靠而深受欢迎。
[0003]雪橇车作为一种全新的雪上交通娱乐工具,其传动方式是由传动齿轮带动履带完成,而履带的前部通过安装在履带安装架上的驱动轴固定,履带后部装配在履带导轮架外面,导轮架可以前后移动。在履带装配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履带进行张紧进行调整。然而传统的交通工具,如摩托车,其链条、皮带式调节机构又不适合履带式车辆,现有技术中没有适合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可以借鉴。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交通工具的链条、皮带式调节机构不适合履带式雪橇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该机构通过张紧器带动平衡轴安装座的移动,进而由平衡轴带动履带导轮架移动,从而实现履带导轮架对履带的张紧调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包括履带安装架、对称固定设置在履带安装架两侧的两个张紧器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张紧器安装座上的张紧器和平衡轴安装座;所述张紧器安装座的底面上设置有条形孔;其侧面上设置有过孔I;所述张紧器包括主板和调节螺栓,主板的底面上设置有过孔II,侧面上设置有过孔III,调节螺栓穿过过孔III和过孔I,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张紧器安装座上;所述平衡轴安装座的顶面设置有过孔IV,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平衡轴的过孔V ;螺栓穿过过孔IV、条形孔、过孔II,通过螺母将平衡轴安装座和张紧器固定连接在张紧器安装座上。
[0007]优选地,所述张紧器安装座的底面上、条形孔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
[0008]优选地,所述张紧器安装座与履带安装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张紧器的过孔II处焊接有螺母。
[0010]优选地,所述平衡轴安装座的过孔V内设置有轴套。
[0011]优选地,所述轴套焊接在过孔V内。
[0012]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过孔III焊接在主板的侧面上。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4]本实用新型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适用,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能迅速实现雪橇车在装配时或使用过程中的履带调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0016]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0017]图3为张紧器安装座主视图;
[0018]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9]图5为平衡轴安装座主视图;
[0020]图6为图5的俯视图;
[0021]图7为张紧器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张紧器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履带安装架;2.平衡轴安装座;3.螺栓;4.张紧器;5.张紧器安装座;6.驱动轴;7.轴套;8.螺母;9.主板;10.调节螺栓;11.锁紧螺母;21.过孔IV ;22.过孔V ;51.条形孔;52.过孔I ;53.刻度 线;91.过孔II ;92.过孔III ;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包括履带安装架1、对称固定设置在履带安装架I两侧的两个张紧器安装座5、安装在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上的张紧器4和平衡轴安装座2 ;
[0027]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的底面上设置有条形孔51,用以安装张紧器4和平衡轴安装座2 ;其侧面上设置有过孔152,用以安装张紧器4 ;
[0028]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张紧器4包括主板9和调节螺栓10,主板9的底面上设置有过孔1191,侧面上设置有过孔11192,调节螺栓10穿过过孔III92和过孔152,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在张紧器安装座5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栓10穿过过孔III92焊接在主板9的侧面上。
[0029]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平衡轴安装座2的顶面设置有过孔IV21,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平衡轴的过孔V 22 ;
[0030]如图2所示,螺栓3穿过过孔IV21、条形孔51、过孔1191,通过螺母将平衡轴安装座2和张紧器4固定连接在张紧器安装座5上;
[0031]如图4所示,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的底面上、条形孔51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53,刻度线的作用是用来比较两边的调节量,以防止履带调节时发生不对称,引起履带歪斜的现象。。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与履带安装架I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牢固可
O
[0033]如图7所示,所述张紧器4的过孔1191处焊接有螺母8,在将张紧器4和平衡轴安装座2安装到张紧器安装座5上时,只需将螺栓3穿过过孔IV21、条形孔51和过孔1191拧紧即可,安装方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螺栓松动的现象。
[0034]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平衡轴安装座2的过孔V 22内设置有轴套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7焊接在过孔V 22内。
[003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过程。[0036]如图1所示,安装时,先将张紧器安装座5对称焊接在履带安装架I的两侧;将调节螺栓10穿过主板9的过孔11192,并将调节螺栓10的端部焊接在主板9的侧面上。
[0037]然后,将固定在张紧器4上的调节螺栓10穿过张紧器安装座5上的过孔152,并通过设置在调节螺栓10上、张紧器安装座5侧面两侧的锁紧螺母11固定安装在张紧器安装座5上。
[0038]最后,将螺栓3穿过平衡轴安装座2上的过孔IV21、张紧器安装座5上的条形孔51、张紧器4上的过孔1191,与焊接在张紧器4上的螺母8相连接,从而将平衡轴安装座2与张紧器4固定连接在张紧器安装座5上。
[0039]由于雪橇车履带的前部是固定安装在履带安装架I的驱动轴6上,而履带的后部装配在履带导轮架外面,当需要对履带进行调节时,只需要调整履带导轮架就可以了。
[0040]在装配时或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张紧履带时,先拧松螺栓3,然后旋转锁紧螺母11,使调节螺栓10通过张紧器4带动螺栓3在条形孔51内向远离驱动轴6的方向移动,在螺栓3的连接下,带动平衡轴安装座2也向远离驱动轴6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安装在平衡轴安装座2上的平衡轴移动,从而使整个履带导轮架移动,实现张紧履带的目的,使其满足使用要求。最后,旋紧螺栓3和锁紧螺母U。
[0041]当需要放松履带时,只需将锁紧螺母11向相反方向旋转,使张紧器4向靠近驱动轴6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履带导轮架与驱动轴6的距离靠近,到达放松履带的目的。
[004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安装架(I)、对称固定设置在履带安装架(I)两侧的两个张紧器安装座(5 )、安装在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 )上的张紧器(4 )和平衡轴安装座(2); 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的底面上设置有条形孔(51);其侧面上设置有过孔I (52); 所述张紧器(4)包括主板(9)和调节螺栓(10),主板(9)的底面上设置有过孔II (91),侧面上设置有过孔III (92),调节螺栓(10)穿过过孔III (92)和过孔I (52),通过锁紧螺母(11)固定在张紧器安装座(5)上; 所述平衡轴安装座(2)的顶面设置有过孔IV (21),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平衡轴的过孔V(22); 螺栓(3)穿过过孔IV (21)、条形孔(51)、过孔II (91),通过螺母将平衡轴安装座(2)和张紧器(4)固定连接在张紧器安装座(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的底面上、条形孔(51)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安装座(5)与履带安装架(I)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器(4)的过孔II (91)处焊接有螺母(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轴安装座(2)的过孔V (22)内设置有轴套(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7)焊接在过孔V (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车履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10)穿过过孔III (92)焊接在主板(9)的侧面上。
【文档编号】B62D55/30GK203511812SQ20132064137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邓爵, 张向东, 周祥安, 曾智勇, 付仕春, 甘平 申请人:重庆柯瑞迪摩托车有限公司, 贾万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